I'm 楞严经讲解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第12课
从历史上看,《楞严经》是极受佛教徒重视的一部甚深经典,尤其对于汉传佛教各个宗派的修行人而言,它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必修典籍,历代都有很多人通过修学此经而对心性有所了悟。然而在当代,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楞严经》的学习、传讲及修持状况不太理想。
时代始终处于无常迁变之中,我们的闻思修行也是如此。每个人自身的因缘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是佛法中常讲的“世事无常”。这次讲《楞严经》以来,大多数听众的学习态度都很认真,对此我非常随喜。
希望各位做好心理准备,不管讲的时间多长,我们都要有坚持学习、善始善终的信念。如果有人开头没有听闻,那在缘分具足时,哪怕听一两节课也是可以的。虽然除了后两卷以外,我没有得过此经完整的传承,但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佛陀所说的心性有所领悟,那么就可以说是得到了听闻的功德和加持。
大家要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些人只在刚开课时听一两节课,最后一两节课时再来参加一下,除此之外,就消失于法界之中了——这是一部分人特有的闻法方式,但大多数闻法者还是认认真真、始终如一地坚持着。
◎弟子当了达上师的密意
在“七处征心”之后,阿难说:我是佛陀最疼爱的小弟弟,虽然也算广闻博学,但修行却一塌糊涂,在遇到违缘之时根本无法抵挡,所以我今后一定要好好修行。
阿难在外面遇到问题就想起了修行,于是祈求佛陀传授一个能通达三摩地的修行法门。此时佛陀即将传法,阿难五体投地向佛陀请法,大众也都渴仰听受。
讲闻的因缘很重要。阿难与佛陀心心相印,所以他提的问题特别善巧,而佛陀的回答也非常对机,因此这部广大甚深的《楞严经》才能如此圆满。如果当时阿难尊者只问了一两个问题,可能这部经典就比较略;但不管佛陀是示现不悦还是呵斥,阿难都不轻易放弃,一个观点被驳斥了,马上又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才开显了本经的甚深要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解脱妙法。
一些高僧大德身边特别得力且知晓上师密意的弟子,会通过各种方式让上师在住世期间留下甚深难得的诸多教言;而若上师身边的弟子总是喜欢谈论是非,执著世间琐事,未祈请上师宣说与众生结下善缘的甚深言教,那么这位上师留下的著作或教言就会比较少。一位上师能否对人类社会做出流芳后世的卓越贡献,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愿力和智悲力,另一方面与所处的时代、周围的环境以及身边的弟众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阿难尊者就非常了解佛陀的密意。《增一阿含经·分别功德论》中讲到,佛陀之所以一直都让阿难做自己的侍者,最主要的原因是,阿难能善巧了知佛陀的密意,且不希求自己获得涅槃果位。
《分别功德论》中还提到弟子了知上师密意的重要性。现在有些人根本不去想上师的密意到底是什么,有些人更是南辕北辙,对上师的密意明明不知道还要胡乱揣测,比如上师本来不喜欢化缘,他却说:“我知道上师的密意其实是想化缘,因为上师很缺钱,他只是口头上说不要化缘而已。”上师要求大家闻思修行,他却认为:“这是不了义的,上师的密意是要我们发心。”上师说要发心,他却理解为:“这就是不要闻思的意思。”
了知密意这一点,对于在上师或法师们身边的人来说非常关键。虽然在上师和法师心里不存在地位等级之分,但现实中还是有上下级的区别,下位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达上级的想法和意图——不管是做事还是修行,这方面的能力对弟子来说都很重要。
◎正文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接下来,佛陀开始宣说甚深法要。
此时,佛陀从面门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其光璀璨夺目,如同百千个日轮同时照耀于世间一般。
若是百千个太阳的光积聚在一起,人的眼睛很难直视,但佛光与阳光有所不同。此处主要是形容佛陀光彩夺目,极其耀眼、庄严。
关于“面门”,有注疏说是从佛陀的口中发出光芒,藏译说是从眉间发出白毫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中提到,如来有多处可以放光,包括足下、膝上、密处、脐中、胸前、口中、眉间、顶上等八处。一般来说,佛陀口中放光意为宣说三乘法,白毫放光意为宣说大乘法。如此推断,这里的“面”很有可能指的是白毫,因为这既属于面部发出的光芒,又相合佛陀将要宣说的大乘法要。
◎《楞严经》的宣说时间
关于《楞严经》的宣说时间,长水子璇认为本经应该是在《法华经》之后、《涅槃经》之前的这一时期宣说的,原因有二:
第一,《楞严经》前有波斯匿王与佛陀的对话,后又提到琉璃王继位后诛灭释迦族人之事,而琉璃王是波斯匿王的儿子,从波斯匿王在世至琉璃王继位的时间跨度很长,这样看来,宣讲《楞严经》也是如此,应该是分了几次宣说,而不是在短期内宣说的。
第二,本经中提到一些修行人获得佛陀的授记,这其实是在法华会上发生的,当时有很多声闻得佛授记,得未曾有、欢喜踊跃;在本经的后文中,持地菩萨也曾提及法华一会。这说明本经是在《涅槃经》之前讲的。
有大德提到,佛陀宣讲《涅槃经》时也面部发光。佛陀即将示现涅槃时问弟子是否还有问题,如果有就尽快提问,因为如来很快就要趋入涅槃了,这是最后的机会——《涅槃经》中也有类似的情节。
总之,当时佛陀面部或者说眉间发光,光芒照耀整个世界。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所有的佛刹顿时出现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指动、涌、起三种形象上的震动,以及震、吼、击三种声音上的震动。这些景象只在菩萨、阿罗汉等具缘者的境界中才会出现,并非像世间发生地震一样,整个世界地动山摇,让人惊恐万状。
不仅佛陀宣说这部法时会出现这样的瑞相,后来的许多高僧大德或成就者们在转法轮、入涅槃或示现一些特殊神变神通之时,整个世界也会出现震动、彩虹或祥云等各种瑞相。
部分道友偶尔看到一些景象时会很欣喜:“快看快看,太阳周围有光,那边有彩虹……”其实夏天经常出现彩虹,不一定都是瑞相。尤其我以前在山上放牦牛的时候到处都能看见彩虹,因为山上经常下雨;但有时彩虹确实是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加持力所致的真正瑞相。总之这个不太好区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不能太过耽著。有些上师圆寂之后,弟子把日晕拍下来,用图片编辑软件与上师的照片合成在一起做出“圆光”——这种“瑞相”其实大可不必。
所谓“震动”不仅指外器世界,也指有情内心的震撼,因为外在的山河大地与人内在的四大实际上是一体的。若外面出现瑞相,内心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反之亦然。尤其是圣者转法轮的时候,法器弟子内心之中一定会产生种种触动。比如你见到特别有加持的圣者,一听闻法音就感到身心无比震撼,以前实有的执著开始土崩瓦解,从此以后堪为真正的法器——有时外在的因缘确实会给内心带来巨大的改变。
在喇荣,很多初来乍到的人在山顶俯瞰全院时会受到一种震撼,这种感觉很重要,常常会令人陷入对佛法和人生的思考中,如此一来,在他的阿赖耶识中就种下了解脱的种子。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本师将转法轮之时,由于诸佛的加持,十方无量世界千万国土在一时中全部现前,之后依靠佛陀的威神力又合为一个世界。
佛陀的神力令世界一变成多、多变成一。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这些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都住于本国未曾离开,合掌承听佛陀宣说的法要。
对古人而言,此中情形可能难以想象,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却不难实现。依靠电脑程序,普通人也可以把一个视频、音频剪辑复制成多个,又可以犹如变幻明点那样把多个视频、音频合为一个。这些犹如神变一般的能力,也是古人难以想象的。
据说科学家正在研究味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虚拟现实的同步感知技术,这一技术能否实现呢?目前来说有点挑战。从《俱舍论》的观点出发,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声尘与其他尘的属性不同,故而比较特别;从现代物理的角度讲,图像和声音可以通过光波或声波实现分享,但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涉及诸多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所以要同步会有一定的困难。
无论如何,以上所举都是“一变多、多成一”或“皆住本国、合掌承听”的例子。现在我们为大家传讲佛法也是依靠网络技术,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同一时间中,既能看到画面又能听到声音,网络上的听众也是在“皆住本国”的境界里享受着与现场无二无别的同步课程。虽然大多数听者也许不是菩萨,讲者也不是佛,但在凡夫的境界中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即时交流,也有类似佛菩萨的待遇,这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闻思修不能间断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无论是依靠网络还是其他方式,大家的闻思修行都千万不要间断。在喇荣佛学院,不管是十多年前还是几年前,我们都曾遇到过一些违缘,却从来没有中断过一节课。如今大家各自的共修,也许可以通过放假、自学等方式进行调整,但在这期间希望大家坚持闻思,不要半途中断。在必要的时候,自学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共同学习花费半年时间的课程,自学可能一两个月就完成了。
在放假期间,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大家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查阅相关电子书籍等方式进行学习。毕竟在网络时代,查找资料也很方便。另外在管理方面,包括分专业、奖励发心人员等事宜,我们也会进行方式上的调整。关于研讨班的学习,在自学期间部分资料会以另一种方式为大家提供,有部分也许明年年初就能得到。总而言之,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学习方式,我们的闻思修行都不应间断。
长远来看,我们的闻思修行、度化众生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当然,也许个别地方无需变动,可以一如既往地闻思修行,但有些地方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多样的学习形式。这时候,各位负责人也要有智慧和胆量,善巧地为大家提供方便,令大家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完成学习,这非常重要。
此处讲到,很多菩萨都是安坐在自己的国土如如不动,但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同样能听受到如来的教言。过去有许多前辈为了求法而不畏艰难险阻,越过刀山火海、崇山峻岭,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而如今依靠网络的便利,我们足不出户、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包含如来甚深密意的教法与证法,如果没有珍惜,确实非常令人遗憾和惋惜。
佛陀示现神变的时候,所有闻法眷属都在各自的地方聚精会神地合掌恭听如来的教法。此时佛和阿难同在一处,而其他刹土的菩萨也能同时看到佛陀和阿难对话的场面。
接下来开始正式传法,一般在开始前,佛陀还会叮嘱阿难和所有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佛陀告诉阿难:“世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各种各样的颠倒之业,在自相续播种下颠倒业惑习气的种子,业果自然成熟以后,就如同恶叉聚一样。
众生无始以来之所以在轮回中不断流转,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惑,指无明烦恼,是业的种子;第二是业,即善、恶及无记之业;第三是业种子自然成熟之后产生的各种痛苦。
此处将惑业苦比喻成恶叉聚。恶叉是印度的一种植物,又叫金刚子,可以用来串成念珠。这种植物的形状比较特殊,果实皆是三粒同一蒂,有些大德说它们代表“烦恼”“业”和“痛苦”。在十二缘起中,惑、业、苦这三个因缘比较重要,因为它们互为因果,烦恼造业,业生苦,苦又引发新的烦恼。
长水大师在《首楞严义疏注经》里引用过一段佛经:“诸法于识藏,藏于法亦然,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诸法以种子的形式藏在阿赖耶识中,有些通过意识而显现,有些透过外部环境而呈现,一个法有时成为果,有时又成为因,就像恶叉果一样,果实成熟后掉到地上又成为种子,慢慢长出新的苗芽。
对于人道众生来说,世间有些果藏于阿赖耶识中,平时表现为人的习气,比如有人从小脾气就不好,这是阿赖耶识上有前世种子的缘故;有些果成熟于外境,比如转生到非常贫瘠、荆棘遍地、战乱不断的地方,就像《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四种业果中的增上果一样。
这些因果相互纠缠、迁延不绝,圣者可以把先前的业债一世了结,而众生在感果时又会不断地造下新业。古大德常说:“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成就者依靠今世的遭遇将旧的恶业消受殆尽,就不会再造作新的业因;而凡夫则难免一边感受着前业的苦果,一边又不断地造作新的苦因,就像地狱众生在感受着地狱痛苦的同时又产生剧烈的嗔恨心,又如旁生一边感受着愚痴的痛苦,一边又产生贪嗔之心,如此连续不断地造下新恶业。
由此可见,众生从无始以来,以种种业而不断流转于轮回中。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诸修行人之所以不能获得无上菩提而堕入声闻、缘觉二乘,或成为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的眷属,都是由于不知二种根本而错乱修习所致。就像无论如何烹煮细沙也无法变成美味佳肴一样,这样的人纵然经历了微尘数劫,也始终得不到真正的菩提。
按理来说,修行人可以通过修行而获得成就,但由于往昔业力的束缚,有些人即便非常想即身成就,却无法获得无上菩提,乃至误入歧途,堕于声闻、缘觉二乘——虽获得了解脱,但没能成就佛道;与之相比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堕入外道,或成为魔王波旬那样的天魔及其眷属,等等。
众生如此反复造业,在轮回中无有出头之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都是由于不知二种根本而错乱修习,就像人们常说的“沙子里榨不出油”。蕅益大师以“沙”指遍计法,以“嘉馔”指圆成实,意思是,若人依靠邪分别念之遍计法来修行,想获得圆成实的“嘉馔”也不过是痴心妄想。好比无论是认绳为蛇、还是执蛇为绳都不合理,如果一个人从根本上对“绳子”或“蛇”有一种遍计的执著,那对心的本来面目——“圆成实”的实相就很难了悟。
众生若要修行,就一定要认识心的本性;如果对心的本性没有认识,那再多的勤作也是枉然。
◎马祖开悟记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中记载,马祖禅师在开悟前修行特别精进。怀让和尚知其修行有偏,就专挑马祖坐禅的时候在他附近磨砖。一人在禅修,另一人在磨砖,禅修者受到的干扰肯定很大。就像别人在闭关时,有人在一旁叽叽喳喳地发出声响,自然会招人厌烦——这人可能是专门来给禅修者提供证悟“方便”的。
怀让禅师在一旁磨砖,马祖有些心烦,便问道:“你在干什么?”怀让禅师答:“磨镜子。”马祖问:“把砖磨成镜子,这可能吗?”师答:“那依靠坐禅想成佛,这可能吗?”禅师又以“鼻孔索头”的比喻指引马祖认识心性的要领,因为如果没有认识心的本性,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的精进修持,也不会获得佛果。据说后来马祖以此因缘而开悟。
如瓜熟蒂落一般,有些大德稍得指点就可证悟,就像马祖这样;而有些人不管听受什么深妙之法,不但没有了悟,反而可能越发迷乱。——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认识心性。
这里说以两种原因而不能成就菩提,下面具体宣讲。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佛陀说:“什么是令众生无法获得无上菩提的二种根本呢?阿难,一者为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也就是现在你和众生将攀缘心误以为是自性、真心。”
若没有认识到生死心和涅槃心,众生就没办法真正趋入解脱道的修行,一切的努力将徒劳无益。所谓生死心,指无始以来众生都有一颗攀缘之心,却错误地把它当作真心或自性。
所谓攀缘,“缘”指妄心的所缘对境,执著所缘的心叫“攀”,“攀”和“缘”可以理解为能取和所取。有大德将“真心”和“庸心”相对应来解释,意义没有太大差别。众生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对境产生妄想分别,而这些妄想分别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实相,这就叫做攀缘。
在如今的语境中,“攀缘”也可解释为对某人的攀附或刻意结交,但其最本源的意义是,众生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有能取所取的分别心。如《维摩诘经》云:“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意思是,如果证悟空性就能到达无所得的境界,若无所得便没有攀缘。证悟空性之前,凡夫有没有攀缘呢?肯定有,而且攀缘使自己离真心越来越远。
佛经中有一个公案。佛陀的异母兄弟难陀,与其妻子班扎日嘎十分恩爱,形影不离。
有一次,佛陀了知度化难陀的因缘已成熟,于是出现在难陀的家门口。难陀对妻子说:“我想当面供养佛陀。”班札日嘎说:“你去可以,但不能太久。”难陀问:“那我可以去多久?”班札日嘎以妆湿额说:“在此妆点变干之前,你必须回来,否则就不准进门了。”于是难陀“依教奉行”,去供养佛陀。
佛陀示现神变缓步前行,但难陀在后面一直追不上,跟着佛陀到了给孤独园。难陀供养佛陀后准备离开,说:“如果我耽误太久,我妻子就不让我进门了。”佛陀说:“没事,附近有一个优美的森林,我们去逛逛。”他们在森林里看到很多猿猴。佛陀问难陀:“你的妻子与这些母猴相比,哪个更漂亮?”难陀说:“当然是我的班扎日嘎,她比母猴漂亮百千万倍!”随后佛陀又把他带到天界,之后的事大家多半都知道,这在《大圆满前行》中讲过。面对美丽的天女,佛陀问难陀:“你的妻子好看,还是这些天女好看?”难陀感叹道:“这些天女太好看了,我妻子和她们相比就像母猴一样!”
这时佛陀告诉难陀持戒就能转生到天界,于是难陀产生了出家的念头。之后佛陀又把难陀带到地狱,他看到地狱里显现出自己堕落后的景象,感到非常害怕,于是生起了出离心跟随佛陀修学,最终成为佛陀教法下“护持根门第一”的阿罗汉。可见,对于修行人来说,有些违缘也可以转变为顺缘。
这是第一种根本,轮回心。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第二种根本是涅槃心。无始以来,众生相续中都具有菩提涅槃这样本元清净的明体。众生皆具的如来藏或说最了义的阿赖耶,能显现各种各样的缘以及形形色色的现相,但众生很难通达其本性,因为众生已失去了本性。”
这里的菩提和涅槃,很多大德按照唯识宗将其解释为三菩提、三涅槃——按唯识宗的方式来讲解也可以,因为汉地众生与唯识宗有深厚的因缘。当年玄奘法师去那烂陀寺求学,戒贤法师希望他回国后着重弘扬唯识宗,因为此法门相应所化众生的根器,后来唯识宗确实在汉地弘扬得非常成功。
我以前也学习过唯识宗的论典,个人认为,与唯识相比,还是中观比较好懂。唯识宗的理论和概念特别多,比如“遍计法”“依他起”“圆成实”等,我每次看到《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如意宝藏论》等论中宣说唯识宗的观点时,心里都嘀咕:“又要费脑子了,这个依他起到底是什么意思?”(众笑)
因为玄奘法师的大力弘扬,汉地很多大德都精通唯识宗,因此,此经后代的很多注疏都是按唯识宗的观点来讲的,字面上稍微难懂一些。我个人认为:与之相比,中观更为易懂;同中观相比,大圆满更加直接。
一般来说,唯识宗属于大乘佛法。藏地也有很多经论是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来解释的,但从整个框架来说,唯识宗比较繁杂艰深。尽管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明心”,但唯识宗需要借助中观的空性、三转的如来藏等法义加以佐证,这样抉择有些周折。
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参考蕅益大师、圆瑛大师等前辈大德的讲记时,每当遇到唯识宗的宗义就要反复查阅资料,知道他们以唯识宗作为教学体系,也一定是按照传承上师的方法来解释的。对于诸佛如来的思想可以有各种解释方法,但了解透彻之后就会明白,通过中观或密法等更直接的方式来宣讲的法义,与之并不相违。
这句经文以藏文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指如来藏,“识精元明”指如来藏或最了义的阿赖耶,“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指阿赖耶或心肯定具有涅槃和菩提的本性,这样的如来藏或者本具的明心能显现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之诸缘,但凡夫想要通达它却并非易事。“缘所遗者”意为众生很难通达它的本性,因为众生都已失去了本性。
此外还可以理解为:菩提是证德,涅槃是断德,两者相结合就是“识精”。“识精”是心识的精华,即佛性或阿赖耶(区别于阿赖耶识),也有称其为第八识、第九识。总之,对于这段经义,各种注疏中有较广的解释。
这里说凡夫很难认识本性,但其实认识佛性也没那么难。《景德传灯录》云:“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谁若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就知道它既可以被称作如来藏,也可以被称为菩提、涅槃或最了义的阿赖耶;若未认识它,如来藏就被称为心识、精魂等不同的名称。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涅槃心或如来藏本来功德具足、清净圆满,但由于没有认识到它,众生遗弃了本来的心性。如此一来,虽然每天都在用它,但众生却因不识自心而不得不入于六道轮回。”
没有认识本性,众生就会枉入六趣。正如傅大士所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众生日夜与如来藏共住同眠,却很难认识心的本性。蕅益大师认为生死心和涅槃心是整部《楞严经》的关要,是佛陀的不共窍诀。
众生为什么漂泊于轮回?一是对生死之心没有认识,一是对本来具有的如来藏本性没有认识。学过《宝性论》中如来藏的道理或者懂得一些密法的人,对此会比较容易理解一些。
以上是众生不能成就菩提的两个根本原因。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佛言:“阿难,你不是想通过修奢摩他的方式出离生死吗?我现在再来问你。”
阿难尊者经历过这次违缘后很想修行,如同有些道友出去弘法时遇到别人提出尖锐的问题,回学院后就发愿要好好闻思,不然回答不出问题时特别不好意思。有些人在修行中遇到很大的违缘时就会想:“我虽然广闻博学,却没有落实到修行,烦恼现前而无能为力,这对于修行人来说是非常丢脸的,我应当返回道场精进实修。”
阿难当时很想通过认识心性而出离轮回。佛陀对阿难说:“你不是想出离轮回吗?那我来问你……”如同密法里的直指心性一般,佛陀的提问是一种表示,具体是什么呢?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其时佛陀抬起金色的手臂,作光明拳示于阿难,问阿难道:“你见到没有?”
“屈五轮指”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用五指蜷握成金刚拳(或光明拳);二是五指依次屈指成拳;三是蜷屈具有千辐轮相之五指。手指如此蜷屈为拳称为“光明拳”,下文还会讲到。
在密法中,就像莲花生大士、西日桑哈等祖师,在引导弟子时也会直指虚空问:“心性在哪里?”“你见到什么?”跟佛陀手握光明拳一样,祖师们用表示法来直指心性。禅宗里这样的直指也不少见。
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回答:“我见到了。”佛陀又问:“你见到了什么?”
佛陀此前也问过阿难,用什么来见到如来的庄严身相。这里佛陀再次提问,以握拳来表示一种直指。憨山大师认为,前面的“七处征心”主要是通过观察五蕴中的色蕴和受蕴来认识心的本性,而此处主要是从想蕴出发来破妄想。
憨山大师说,在其注释中有一个特别详细的科判,是他对《楞严经》所做的最大贡献。那天我也在课堂上不太谦虚地说,我为大家译讲的《大鹏展翅》是对藏密修学者的一个贡献。大德们终其一生都在研究佛陀的殊胜经论,并将其闻思成果及修行境界落成了文字,这是意义非凡之事。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阿难说:“我看到如来举臂曲指,握成光明拳,照耀我的心和眼目。”
像阿难这样具足信心的弟子,能见到佛陀光芒夺目的光明拳,但非所有人都能见到佛陀的金色身相。善星比丘曾说,“我给佛陀当了这么久侍者,除了他身上有点光之外,其他功德我都没看出来。”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讲到一个公案:佛陀在世时,有五百释迦族人从小就看不到金色佛身,在他们眼中佛陀的身体就像黑炭一样丑陋。一次他们在佛陀面前,有人自拔头发、有人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地说:“所有人都能看到佛陀您庄严无比的金色身相,为什么我们明明与您是同族却无法看见,是什么业力遮障了我们?”
佛陀告诉他们:“这是由于前世邪见的罪业导致。你们应祈祷过去佛、现在佛以及未来弥勒佛等诸佛菩萨,励力忏悔、顶礼。”他们依教奉行,随着业障逐渐清净,最终得见佛陀的庄严身相。
在佛陀住世的时代,既有像阿难尊者这样的弟子,在见到佛陀的胜妙身相及功德的同时还能了知佛陀密意;也有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那样的人,虽然能见到佛陀的色身,但却无法认识到如来的无量功德,而且还会产生各种邪见。可见,众生的根器、业力确实是不可思议。
佛言:汝将谁见?
佛陀继续问:“你是用什么来见的呢?”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阿难说:“我和大众一起用眼睛看到的。”
因为前几次回答“用心见”都被遮破了,所以这次阿难学聪明了,回答说“与大众一起”用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佛陀问阿难:“你如今答我‘如来屈指作光明拳照耀你的心和眼’,但以上情形若是用眼睛见到,我的拳又怎会照耀你的心?你的心又是什么?”
接下来阿难就开始回答。
大德们纷纷在注释中表示感恩,若非阿难尊者刨根问底地重重发问,这场楞严法会也不一定能深入开展。
阿难言:如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阿难答道:“如来您现在询问我心之所在,而我也穷心之力推断、寻找和观察——这样的寻找者、推断者和观察者,应该就是我的心。”
《上师心滴》《大圆胜慧》等密法中经常问:“心在哪里?”“心是哪个?”此时用心来观察心,阿难认为这个正在寻找者、明知者应该是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佛陀呵斥道:“咄!阿难,这不是你的心。”
“咄”字在藏译中不明显,有注释说这是广东地区的语气词,或许是因为《楞严经》在广东译出的缘故。
总之佛陀显得不太高兴,呵斥阿难道:“已经说了那么多次了,这个不是你的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阿难惊惶之下离开座位,起身合掌对佛陀说:“如果这不是我的心,那什么才是我的心?”
佛陀呵斥阿难:“前面都辨析了七个问题,你还说正在推测者是心——怎么会是心?“矍然避座合掌”指阿难被吓到了,在惊愕之下离座起身,恭敬合掌。其实阿难的表现还算很好,不管佛陀怎么呵斥,他都一直不死心地追问。要是换成一般人,在公众场合被当众责备,可能早就拂袖而去了,但阿难并未如此。
虽然阿难也有点不好意思,但他仍然站到一旁合掌问佛陀:“如果这不是我的心,那么请您告诉我,什么才是我的心?”阿难可能想:“我太难了!之前七次我都回答得很失败,到现在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心。”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佛告阿难:“外境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是由外境引生的虚妄分别念迷惑了你的真心。你从无始以来一直认贼作子,忘失了自己本有的如来藏、光明的心性,因此沉溺于轮回之中。”
“尘”指外境,“前尘”即面前的外境。“前尘虚妄相想”意为依靠外境虚妄之相而起的分别念。“惑汝真性”的“性”在藏文中指“心”。这一句的意思是,外境的迷乱现象迷惑了你的心,所以沉溺轮回。
“尘”(对境)的本体并不成立,只是在显现上似乎有一种“存在”。众生将色、声、香、味、触等一切虚妄的所缘相执为实有,始终被其迷惑,因此才从无始以来流转至今;倘若能够认识执著外境的这颗心的本来面目,那么一切虚妄之相自然会土崩瓦解。
对于给自他带来巨大损害的虚妄假相,众生将其当作自己的亲子一般精心养育,认贼作子无疑会招致祸患;同样,我们对于“外境并非真实存在”这一点没有认识,分别心说“好看”,我们就真的认为好看,分别心说“这是实有的”,我们就认为其真实存在。凡夫无始以来都被虚妄的分别念牵着鼻子走,忘失了本有的真心,从而不断地流转在轮回当中;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自心,就不会被外境和妄想分别所迷惑。
1 楞严经
2 楞严经
3 楞严经
4 楞严经
5 楞严经
6 楞严经
7 楞严经
8 楞严经
9 楞严经
10 楞严经
11 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