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十大产业集群”

时事   2025-01-17 19:37   新疆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疆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依托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


● 阿不都克优木·萨拉木 / 文

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体现了一个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新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锚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十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夯实新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从区情出发优化产业体系建设“十大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确定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疆地缘辽阔,资源富集,自然资源能源优势显著,区位优势独特。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在全国经济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新疆高质量建设“十大产业集群”的现实需要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从过去以传统农牧业和粗放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重要地位的产业格局。但也存在一些弱项: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这就要求现阶段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将有力推动新疆经济持续增长,并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有效路径。走产业发展之路是优势转换路径。新疆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新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后发赶超的巨大禀赋优势。新疆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耕地资源充裕,是我国粮食生产优势区,也是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特色林果基地;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建设“十大产业集群”,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新兴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等提档升级,以优质产业引领经济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才能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聚焦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高水平推进“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发挥开放平台建设效能,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依托“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快速推动产业合作,提升在国内产业链中的地位,提高区域竞争力,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和挖掘内需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容量、能力和需求。加强东联西出,加快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更好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带动作用。

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疆担负着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五大战略定位”的“国之重任”。随着“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的推进,要积极抢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高点,奋力构建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十大产业集群”,打造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明确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吸引各方人才来疆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聚力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一批“卡脖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依托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着力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充分把握对口援疆和“一带一路”机遇,开展广泛科技合作,优化科技创新布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链条。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推进“延链补链拓链强链”,延上游、牵下游,形成完整、可控、有充足回旋空间的产业链。加快培育油气、煤炭、化工、硅基、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链,推动重点产业建圈成链,全力提升新疆产业集群、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硅基新材料产业为例,新疆是我国工业硅、多晶硅主产区,产量在全国占比超过一半,但多晶硅、单晶硅等仅处于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上游,仍需继续向光伏、硅化工、硅合金、硅电子等下游产业链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价值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自治区产业集群化程度。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要加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抓住机遇,注重优质品牌建设。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时机,承接符合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要求的产业转移。注重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链长制”,努力形成全产业链模式。同时,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加大品牌建设。尤其是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要加大品牌培育,扩展品牌效能,强化宣传力度,唱响“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推进全方位协同,建立融合发展机制。建设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集群内企业发展需要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功能齐全、高效有序的服务。要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的服务,优化发展硬环境。健全集群发展的社会化平台,主要包括产业信息中心、技术研发及应用中心、相关培训机构、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企业发展融资担保中心等机构,为集群的成长提供软件保障。

畅通要素流动,优化营商环境。产业集群建设需要要素流动的畅通无阻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方面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实体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对于资金要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融合。对于人才要素,要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数字政府”“放管服”和“诚信政府”等领域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撑“十大产业集群”建设。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来源:《今日新疆》2025/1


编辑:周津好

审核:李   想

监审:徐   阳

今日新疆
宣传党的主张 记录奋进时代 回应社会关切 讲好新疆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