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疆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之一,近年来,乌鲁木齐依托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区位优势,聚焦陆港空港枢纽建设,打造亚欧物流黄金通道,进一步提升门户枢纽能级,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带动产业集聚、商贸繁荣与人气高涨。
深夜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灯火通明,一个个集装箱被龙门吊抓上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后,发运到中亚各国;清晨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一架全货机满载着跨境电商商品起飞,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去往欧洲……
工作人员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装运货物。蔡增乐/摄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近年来,乌鲁木齐依托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区位优势,聚焦陆港空港枢纽建设,打造亚欧物流黄金通道,进一步提升门户枢纽能级,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带动产业集聚、商贸繁荣与人气高涨。
高起点推进枢纽设施建设
枢纽设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基础。
1月7日,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一辆装载着7.3吨墙贴装饰品的集装箱卡车驶离,将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6至10天经哈萨克斯坦到达俄罗斯莫斯科清关中心。
这标志着“乌鲁木齐—莫斯科”TIR跨境公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另一端,从全国各地来的卡车拉着集装箱,陆续进入国际陆港区的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和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
聚焦“一港”枢纽功能定位,国际陆港区从优化物流组织、提升集货能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发力,助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公司”)班列事业部总经理郑跃介绍,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后的创新成果。自2023年年底发运以来,已实现常态化开行,并通过增加全程时刻表班列的开行频次和开行范围,发挥集结中心的枢纽作用。
乌鲁木齐空域,四面八方航线汇聚,东联西出的空中丝路向东连接国内其他城市,向西辐射中亚、西亚、欧洲。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在乌鲁木齐开通航线105条,承运旅客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保障中转旅客超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
南航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韩文胜介绍,南航将加快完善进出疆和疆内航线网络,增加国内国际双向中转衔接,不断提升乌鲁木齐枢纽的辐射力、影响力。
建设“大枢纽”,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乌鲁木齐已构建起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空—铁—陆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在乌鲁木齐站,形成集高速铁路、国际汽车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机场高铁专线、出租汽车等多模式一体化的现代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南区,形成由航空、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汽车、机场专线等构成的一体化现代型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高质量推进枢纽流量转化
枢纽功能的提升,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立足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乌鲁木齐通过逐步完善的交通网络,努力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
2024年以来,全疆首个企业外资服务中心落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首单境外艺术品保税展示业务落地;全疆首个航材保税仓和飞机保税维修运营主体在乌鲁木齐注册成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流动。
作为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集团集装箱运输部物流专员,努尔兰·白山经常来乌鲁木齐出差。去年以来,他所在的公司与中国市场保持着每月参与30趟中欧(中亚)班列的贸易往来。
“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国家的车辆可直接进入中国拉运货物,对企业来说,物流更加便捷,提高了效率和来往的频次。”努尔兰·白山说。
高效顺畅的供应链体系,可有效串联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精准对接供需两端。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经过3个月的升级后重新开业,在原来主要销售中亚地区和俄罗斯商品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中东系列、非洲系列、东盟系列等国家馆,在这里,基本可以找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常见的特色商品。
“以前购买进口免税商品需要找代购或者去国外,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很方便。”乌鲁木齐市民霍紫月说。
作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运营方,新疆中智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张艳飞介绍,下一步将逐步构建成为一个集展示、交易、新品发布、跨境电商孵化、跨境电商直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平台。
“枢纽+”经济发展模式,是激发枢纽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做强做优做大枢纽经济市场的关键。
作为乌鲁木齐首家从事整车生产的汽车企业,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依托乌鲁木齐枢纽优势,将在乌鲁木齐生产的重卡车辆出口到中亚国家,并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零部件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相关企业在乌鲁木齐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
目前,新疆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通过布局实施“百仓百港”计划,用好国内外100多个海外仓、前置仓等资源,助推贸易及跨境电商拓展市场,不断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高水平促进产业集聚
借助空中、陆上、网上“丝路”,乌鲁木齐立足枢纽优势,努力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升级,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年,“天山号”品牌班列累计开行562列,货物吞吐量累计达到96.21万吨,带动贸易额约137.97亿元。
2024年全年,南航在乌鲁木齐保障进出港货量超7万吨。其中,货邮中转运量同比上升41%。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打造助农、兴农运输专线,全力保障阿克苏小白杏、伽师新梅等疆内特产出疆。
物流兴,百业兴。枢纽畅通既吸引八方来客,也集聚优势产业。
在畅达的交通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现有企业4000余家,依托中欧班列等物流服务,带动外向型生产加工制造等实体产业发展。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钟荷花介绍,国际陆港区将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围绕向西出口市场,推动加工制造产业落地。还将主动与央企国企沟通合作,结合新疆本地资源及区位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园、粮油交易中心、冷链物流等项目运营,逐步形成特定行业的人才、资金、贸易、货物集聚发展,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站在时代潮流眺望远方,乌鲁木齐乘势而上再出发,正在构建辐射更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贸易物流大通道和国际航空枢纽。
(唐红梅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