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通,百业兴。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带来的巨大红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蕴藏着的精神伟力,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疆各族人民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奋力创造更多伟大的奇迹。
20分钟,不仅仅是时间的长度,更是期盼千年的梦想,是属于伟大时代的荣光。
2024年12月30日11时30分,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全长22.13公里的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
从此,穿越天山的时间,将由过去翻越216国道需要的3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从乌鲁木齐至库尔勒的通行里程,也将缩短约170公里,通行时间由原来的7个小时减少到3个多小时。
想致富,先修路,这是中国人朴素的致富经,是自古至今已达成的广泛共识,也是放之四海而颠扑不破的道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新疆大地上早已建成多条交通大动脉。然而,生活在这片辽阔土地上的人们深切地体会到,横亘东西的天山山脉,既是这片肥沃土地的守护者,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因为天山山脉的阻隔,南北疆时空距离拉长了,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了,南疆对外开放的步子放缓了……
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是谱写在新疆大地上的一曲奋斗史诗,意味着南北疆两大重要经济区域互联互通的格局将被彻底改写,这对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伟大壮举的背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又一次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凭此才能在保工程质量、保工程进度的前提下,仅用52个月就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是对科技高峰的新一轮奋勇攀登。天山山脉内部的地质结构复杂,面对高难度的施工条件,我们突破了各种障碍,创下了多个全球工程施工之最,向世界展示了“基建狂魔”的硬实力与科技含金量。是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再一次伟大胜利。天山胜利隧道地处高寒、高海拔、高地应力和高地震烈度的自然环境,施工面临着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需要无数技术、设备的加持,更需要靠着愚公移山般的执着,付出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阻,才能换来一隧贯天山的千年梦圆。
任何豪言壮语,似乎都不足以致敬这一伟大的工程;任何华丽辞藻,似乎都不足以呈现天山南北即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
一路通,百业兴。这项超级工程带来的巨大红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蕴藏着的精神伟力,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疆各族人民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奋力创造更多伟大的奇迹。
致敬伟大的建筑者,致敬伟大的时代!
来源:《今日新疆》2025/2
编辑:杜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