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玩转冰雪运动的→

时事   2025-02-03 16:36   新疆  

冰雪作为水的两种凝固形态,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不少的困难。从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从额尔齐斯河到黑龙江,在这片丛林遍布、河流纵横、高山谷地错落分布的广袤地域中,自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先后活跃着各色从事渔猎的先民。

  在寒冰酷雪的挑战面前,勤劳勇敢而又“善假于物”的先民们,创造性地发明了乘冰破雪的工具,并发展出了冰雪中狩猎的高超技术。于是,他们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冰雪运动者。  
膝盖微曲、目视前方、旋转、跳跃,在茫茫的雪道上飞驰。这样的滑雪技能,不是现代人的专属,早在一万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是冰雪上的高级玩家。
  岩画遗迹生动描绘古人滑雪狩猎场景

  同样生动的滑雪场景就出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岩画中。经过考古专家认定,岩画的制作年代可上溯到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想象一下,那时候,先民们10人一组排成一溜,在高山雪原间飞驰狩猎。不远处,野牛、野马奔逃的画面里,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风雪。

  国家体育总局滑雪处原处长 单兆鉴:为什么能确定是滑雪狩猎的岩画,一个是脚下有延长物,第二个滑雪的姿态和现在滑雪基本上相似。
  2015年30余位中外专家共同确定了中国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在古代,寒冷多雪的中国北方,赫哲、鄂温克等北方渔猎民族为了防止陷入雪坑,采取“骑木而行”的方式。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这种滑雪板的板身是用白松木制成的,白松木比较轻巧而且柔韧性也非常好,最特别的是覆盖在白松木上面的马毛。马毛选取的是马腿毛,非常顺滑,出行者在下山时顺毛而行,疾驰而下,上山时逆毛行走,增加摩擦力,不会滑倒。这种滑雪板叫毛皮滑雪板,这也是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千百年来生活出行的必需品。
  这种早期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雪板一直流传至今。北方的一些民族一直保留着制作这种滑雪板的传统。

  新疆阿勒泰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人 斯兰别克:最难的步骤就是,弯扳头的时候容易折断。
  将板头加热压弯成约150°钝角,穿皮绳后固定毛皮,雪板的制作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国家体育总局滑雪处原处长 单兆鉴:当代的各项目的滑雪比赛都是从实用性的越野滑雪开始的,阿勒泰的毛皮滑雪板就是典型的一种实用的滑雪文化的体现。
  《冰嬉图》里的冬运会

  不仅仅是滑雪,中国古人还把“骑木而行”也运用到了冰面之上,这是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木冰鞋,木板下方镶嵌着铁条。古代的“冰嬉”是多种现代冰上运动的雏形。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幅《冰嬉图》,就像是一场古代版的“冬运会”。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盘旋曲折滑行于冰上,他们脚下穿的正是木冰鞋。

  在滑行队伍中有各项杂技表演,其中,“抢等”的场面就像当代的速度滑冰,大家奋力疾滑,争当第一。“抢球”酷似冰球,有很强的对抗性和协作性,“转龙射球”则类似冬季两项,将射箭与滑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冰雪也融入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挑战的精神世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李晶晶、曹德琳

编辑:江玟轩

审核:李   晔

监审:徐   阳

今日新疆
宣传党的主张 记录奋进时代 回应社会关切 讲好新疆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