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鹏: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 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时事   2025-01-27 18:03   新疆  



昌吉回族自治州将总结推广吉木萨尔县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统领,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  杨海鹏 / 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昌吉回族自治州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州先行试点,坚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坚持抓党建促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探索建立一批“强村富民”创新发展模式,69.19万农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当上了股民。2024年,全州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18亿元,其中经营收入达5.25亿元;7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分红1.65亿元,受益农民突破10.8万人次。
吉木萨尔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昌吉州大力引导和支持该县用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政策,抓住该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机遇,把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做好“五篇文章”,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2024年,该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621.77万元,较上年增加1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6970元。
做好组织引领文章,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积极应对农村土地生产经营人员老龄化、保障粮食安全,准确把握“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主线,在发展方向上,围绕农业社会服务带动规模经营,有效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做好土地生产经营文章,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实现规模经营达7万亩以上,粮食作物占总面积的11%,为粮食“百千万”产能提升示范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纽带。在组织保障上,坚持以村党组织领导为核心,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明确、分账核算、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农村基层组织运转体系,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奠定基础。在政策支持上,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系统集成改革成果,研究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条政策措施,实施经营目标绩效考核机制,设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池”9000余万元,落实昌吉州农业产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政策,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增值保值,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收益。2024年,该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翻一番目标,打造100万元以上的村18个,千万村2个。
做好规范运营文章,设立“四大中心”保驾护航。成立全疆首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键点,组织、农业农村、金融、保险等部门单位实行“挂图作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产业项目申报指导、土地经营权入股流转、同各类经营主体合作等一站式服务,做到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统筹调配、集中发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元化发展、组织化经营。成立全疆首家农村集体资产核算中心,由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睿博财务代理有限公司,将全县5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5家村办企业财务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集体企业提供财税服务,盘活集体各类资源要素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据统计,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7.1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46亿元。成立全州首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务代理等服务,指导成立村办企业25家,注册资金1.46亿元。规范指导11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建为自治区、地州市级示范社(家庭农场),为培育选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结小农户服务搭建良好平台。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村集体机动地发包、经营性资产资源发包流程,有效解决交易混乱、价格虚高、缺乏资金等难题。2024年以来,交易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体经营性资产流转78笔,交易额达1.18亿余元,收取残膜回收保证金和风险保证金654万余元,发放土地流转金7546万余元,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规模经营文章,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理顺权责关系,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要求,对全县5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实行单设账户,将原村委会代管的三类集体资产全部划转至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为4个乡镇12个村6万亩集体土地办理经营权证书,通过抵押获得6000万元即用即贷资金,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服务名录库,围绕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关键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由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到利益联结、收益共享、多方共赢的格局。大胆创新试点经营模式,围绕推广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实行功能划分农业社会化服务网格化,整合10家农民合作社成立2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社,服务范围涵盖9个乡镇。采取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控股,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机设备入股等形式,打造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公司,创新建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供销社、农信社+保险”联农带农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区域内农户粮食作物亩均降本150元,增效400元,总体效益提高15%以上。2024年,全县参加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累计达4700余户,占小农户总数80%以上,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31万余亩。
做好要素整合文章,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围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做好水、地、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保障。抓好土地资源整合,按照农民土地流转自愿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序,由13家村集体组织主导统一规模化经营土地面积占到全播面积的30%以上,全部委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实现调优种植结构、节水保粮促增收。抓好农机资源整合,分区域对农机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6家,纳入分散经营农机495台,构建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现代农机装备体系,解决无序竞争、装备老化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抓好资金项目整合,有效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等共计5600余万元,引导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控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村党组织领办的示范社倾斜,撬动社会投资1.5亿元促进产业振兴。同时,建立股权化改革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将2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列入股权化改革范围,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基地建设,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各方共同持股、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发展格局。
做好融合发展文章,拓展产业升级路径。打造为民社会化服务为核心的一产联合体,支持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成立天庭源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签约合作,通过产业托管为董家湾村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营销提供社会化服务大平台服务,实现从“农头到工尾、从粮头到食尾”融合发展目标。打造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的二产联合体,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将农产品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引导二工镇董家湾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申报项目等形式引进塞外庄园、玉河酒厂、袁野挂面厂等中小企业投资建厂,采取原材料入股合作经营,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三产联合体,支持吉木萨尔镇红畦村、新地乡新地村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成立吉木萨尔县农旅康养民宿服务公司,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形式运营辖区内15家民宿,探索发展康养旅游特色民宿产业,扩大就业岗位,提高村民分红收入。
昌吉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总结推广国家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统领,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今日新疆》2025/2
编辑:杜慧婷
审核:李   晔
监审:徐   阳

今日新疆
宣传党的主张 记录奋进时代 回应社会关切 讲好新疆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