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仅用这4味中药,让阳气走窜于经络,把湿气一扫而空,阳气足了,寒湿就没有了

文摘   2024-10-17 08:02   上海  

再过两天就是夏至了。

我们讲,夏至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旺盛的一天。这也就意味着,夏至一过,大自然里的阳气就开始日渐衰退了,阴气悄然滋生。

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绵绵的雨季。雨一下的多,湿气就重了。

所以,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昏昏沉沉的容易犯困。不仅如此,晚上睡觉容易出现心悸等症状。此外,部分人还容易伴随下阴瘙痒等症状。而这些个症状无一不是体内的湿气泛滥所致。

因此,夏至一过,祛湿就成了养生的重中之重了。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过一张苓桂术甘汤,就非常适用于夏至之后祛湿的。

苓桂术甘汤:桂枝9g、茯苓12g、白术6g、甘草6g。

我们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说了,夏至过后,阳气渐弱,这也意味着给阴邪肆虐的机会,而湿气正属于阴邪范畴之中。

桂枝是肉桂树的嫩枝,它高高的悬在枝头,离太阳最近,也尽得太阳的光辉。所以,这小小的桂枝之中满满的都是阳气。而阳气有着推动的作用,可以推动和促进体内水湿的代谢排出

不仅如此,阳气还有着温熙的作用。我们讲,大夏天天气炎热,但凡是室内场所都开足了空调,而且,一个开的比一个冷。中医讲,寒有收引的作用。你去看,水在寒气的作用下就会结成冰。一样的道理,寒气跑到我们的体内,收引住津液,就会化湿成痰,这也是现代的人湿气重的原因之一。

而桂枝温暖的药性,恰恰可以化解盘踞在我们体内的寒气,津液没有了寒气的凝滞,自然是不会化生成痰浊。

所以,桂枝放在这里,既可以给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阳气,以抵御外来的寒邪,同时,又可以推动水湿的代谢,让湿气无所遁形,实为此方的君药。

茯苓的味道甘淡,中医讲,甘淡渗湿。茯苓最擅长的莫过于利水祛湿,它与桂枝的配合使用,可谓是相得益彰。茯苓渗湿之力可以将体内的的湿气引入小便,而桂枝的温阳之性,则能进一步的推动这些湿浊从小便而出,给邪以出路。两者一利一温,共同作用于体内,对于水饮滞留而偏寒的人群,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这也正符合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此外,《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了,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说,湿邪的滋生难免和脾虚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治疗痰湿的道路上,通过健脾来燥湿是必经之路。而白术,正是这样的一味良药。

白术味清香,专入脾经,可以协助脾胃的运化,使得脾阳旺盛,而从本质上消除了痰湿滋生的源头。

最后,用上了一味炙甘草,它的作用大致有三:

首先,甘草和桂枝合用,一辛一甘,中医称之为辛甘化阳,可以助长阳气的滋生。

其次,甘草可以协助白术益气健脾的功效。中医认为,脾主土,土能克水啊!是故,脾土的健运,就可以制约住体内的水湿泛滥。

此外,甘草素来便有调和诸药的功效。

简而言之,苓桂术甘汤尤其适用于寒痰水饮的人群,临床上我们非常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的人群,他们虽然病症不同,但病机是一致的,所以都可选用。


夹缝中的远志草
上海三甲医院主管中药师、肿瘤科临床中药师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一些中药和方剂在山为远志,落市为小草,心中有诗,自在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