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成药堪称秋季润燥的滋补剂,远胜生脉饮

文摘   健康   2024-10-09 08:00   上海  

随着天气的转凉,也正式宣告着秋天的到来,而昨天也正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寒露。

中医认为,秋季与我们的肺相通。秋天多干燥,所以肺也容易受到燥邪的影响,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干燥,诸如,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咽喉干燥,并伴有干咳等症状。

这个时候,可以选用麦味地黄丸,或者选用麦味地黄口服液也是一样的。

麦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

麦味地黄丸的本质,其实是从久负盛名的六味地黄丸而来。

哪六味?

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

而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名医钱乙所创。当时,战火连年,好多小孩子压根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什么营养了,所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面黄肌瘦的。

钱乙老先生是当时的御医,本着医者父母心的心态,他博览古籍,终于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看到了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金匮肾气丸里的附子和肉桂都是大辛大热的药材,小孩子本就阳气充足,要是再服用温阳的药材,就容易上火。

基于这个思路,钱老先生把肉桂和附子去掉,保留了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

其中,地黄色黑如漆,味甘如饴,主入肾经,大补肾水,是益精填髓的专药。

山药色白,富含粘液质,和我们的肾精相似,中医讲,白色入肺。因此,山药上入肺经,下入肾经,它既是食物,也是药材,是难能可贵的药食同源的佳品之一。

山茱萸是成百上千味中药之中为数不多的阴阳双补的药材。它既能滋阴,也能温阳。张景岳就曾讲过,养阴的方子里要加上一点温阳的药材,这样滋阴的效果就会更好,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三味药材合用,即“三补”。

茯苓和泽泻放在这里则是通泄的。

通泄什么?

通泄我们身体内的水湿。

因为滋补的药味大都滋腻,滋腻碍胃,脾胃受到了阻滞,健运失司,就容易滋生出湿气出来,而茯苓和泽泻可以引体内的湿气进入膀胱,通过小便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气一并排出。

至于牡丹皮则是寒凉的药材,它同泽泻一起,可以清解体内的郁火,使得滋补的同时也不容易上火。

简而言之,六味地黄丸长于滋补肺肾之阴,而充实我们的精血。千百年前,钱老先生正是用这剂六味地黄丸改善了好多小孩子营养不良的问题。

后人,又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用了麦冬和五味子,则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麦味地黄丸。

其中,麦冬入心经,长于滋养心液,同六味地黄丸同用,强化了其养阴的功效,非常适合改善秋季的干燥问题。

而五味子味道偏于酸涩,想必大家望梅止渴的故事应该都听过,是的,酸涩的食物往往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所以,五味子放在这里也有养阴的作用。

不过,五味子最擅长的还不是养阴,而是收敛。

中医讲,酸能收能敛。所以五味子用在这里的真实意图则是收敛住体内的津液,使得在滋补的同时不容易外泄出去。

同时,地黄丸家族还有归芍地黄丸是专用于血虚的,知柏地黄丸专用于阴虚燥热的,杞菊地黄丸是专用于眼睛的。


夹缝中的远志草
上海三甲医院主管中药师、肿瘤科临床中药师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一些中药和方剂在山为远志,落市为小草,心中有诗,自在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