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 | 吴笛笛个展:狭窄的四季

文化   2024-12-04 16:58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女性艺术 | 陪伴艺术家成长 | 提升女性艺术价值

来源:北京时代美术馆




9月10日,《狭窄的四季——吴笛笛个展》于北京时代美术馆正式开展,展期至11月17日。开展前一日,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威威作为研讨会主持,与本次展览特别邀请的学术主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民安,著名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崔灿灿,《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以及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以及艺术家吴笛笛一同,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围绕吴笛笛近年来的艺术创作,从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合影(左起:吴笛笛、曾焱、汪民安、崔灿灿、张晨、刘威威)


北京时代美术馆对谈现场


艺术家吴笛笛与时代美术馆的渊源早在2014年的《她·时代》群展中就已开始。本次展览精选了吴笛笛的15幅代表作品,每一幅都是她对自然、文化和生命深刻思考的凝结。其中艺术家全新创作的《确定所有的确定性》系列三幅作品,也在本次展览中首次亮相。作品背后所体现的女性力量共鸣与精神共振与润百颜品牌的内在精神十分契合,被华熙集团董事长、时代美术馆创始人/馆长赵燕收藏。吴笛笛的作品《世界》也是赵燕的收藏之一,她表示:“从作品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在这样一块石头上它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获取来自石头或者微风吹来的土壤,获取阳光的滋养向上生长,我觉得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华熙集团董事长、时代美术馆创始人/馆长赵燕


致谢艺术合作伙伴润百颜


《确定所有的确定性》系列作品,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吴笛笛画的是植物:草,藤蔓,树木,苔藓,竹子,等等。这些不同的植物对她有不同的意义,她也根据不同的意义来处理它们。亚里士多德所谓“植物灵魂”,或许是吴笛笛将他们挪移到画布上的意义。他们是活的植物,是能够征服贫瘠石头的植物,是有无限生存能力的植物——这就是不屈不挠的生命本身。


《世界》,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在吴笛笛这里,植物不仅抽去了语境,孤零零地存在,它还以超现实的方式存在,永远没有根基:这是超现实的竹子和藤蔓。正是这些实体存在的不可能性,才确定了画面特殊的图形形式——竹子-线条所编织成的极简的形式;藤蔓如草书排布的截图式构成。在现场的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就如此评价:”吴笛笛的作品体现了写实与虚构的结合,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超现实主义最典型就是细节局部高度真实性和整体的绝对的不可能性和虚构性。画作中的竹子展现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悖论。局部非常写实,整体就很梦幻,非常虚构,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研讨会嘉宾

对于吴笛笛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崔灿灿也表示:“你在笛笛的画里面看到很多爆裂的竹子,但是你又发现她是一个特殊的女性视角,没有将事件夸张化,将一个力的即将来临和即将消失的临界点进行戏剧化的排演,而是用了超现实的手法,使事件予以距离。”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从艺术家身上感受到创作状态中的勇气。“藤蔓在作品中转变为具有独立生命力的主体,体现了对生命主体性的探索。吴笛笛的作品创造了一个自生长、自生产的系统,体现了内在生命力,植物在画中悬浮,突出了自身生命力的来源,无需外求,体现了自然和本性的规律。”她认为艺术家要被人看见,一定要有一个“自定义的时刻”,当勇气在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候可能就是艺术家顿悟的那一刻,找到了自己的语言,或者说思想上的落脚点。

《没有杂草No.5》,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看到了吴笛笛创作中重新连接与客观世界的一种新关系,和她内在延续的思考路径。她将技术融入感知,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对抗。“吴笛笛老师把竹子的自然形态放在一种极少主义式的形体和结构体系里,形成了一种冲突和张力。当你把一个植物的生长束缚在一个机器的结构里,就会形成自然和工业之间的强大张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植物虽然被植入到了工业结构里,但它仍非常坚强和谦卑的在生长,仍展现出自然中伟大的生命力。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威威也表示“在吴笛笛的作品中,你看到的可能是植物,但是它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她把人类的时间和生物的时间叠加,甚至让我们在人类非常有限的生命当中,在这个作品当中感觉到跟那棵树、跟那个竹子、跟时间长远的苔藓之间在生命体验中有非常奇妙的重叠甚至是延伸。”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家介绍


吴笛笛

1976年生于重庆,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4 至今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


正在展出


狭窄的四季——吴笛笛个展

2024.9.10-11.17

北京时代美术馆二号展厅



女性 | 艺术 | 观点

-女性艺术家-



【 版权声明 】

本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使用部分文字和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并及时删除。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QQ:752989602    

合作、投稿:752989602@qq.com

女性艺术家网:http://www.art-woman.com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研究|沙龙回顾:新时代女性艺术家的处境与创作实践

名家|陈丹青:困扰几代人的写实油画

荐书|川内伦子:照度

看点|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服饰

艺术家访谈|王戈:铸生命质感的咏歌

展览回顾|康蕾作品展:知觉的花朵儿

收藏家|与美同行:黄蕙英的收藏之路

艺术家 | 佩塔 · 科因的蜡像和装置在美丽与丑陋之间徘徊

展览 | 尹韵雅:潜入影像与物相表层的缝隙内部

佳作 | 梦幻而性感,瑞士美女摄影师维维列·玛克的极品人像欣赏

非遗女传承人|戴玲:以巾帼之力,雕花天鹅绒织造技艺

艺术家 | 女雕塑艺术家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我的思考与作品一同成长

弘观|王志亮:1983年:猜猜谁是“真的”辛迪·舍曼?

佳作|玛丽·简·安塞尔(Mary Jane Ansell):氛围中的肖像油画


女性艺术家
关注女性艺术的美学品格,通过对女性艺术的解读,让更多人理解女性艺术的语言和内涵,了解女性艺术深刻的社会意义。关注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与成就,为提升女性艺术价值而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