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 美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徐小虎:没有大师的艺术史

文化   2024-10-21 21:23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女性艺术 | 陪伴艺术家成长 | 提升女性艺术价值

来源:华语艺事





徐小虎

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1934年生于南京,自幼成长于多语言及跨文化的环境。先后在美国班宁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中国艺术史,获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士学位。2004年从台南艺术大学退休,至今仍持续深入地研究、发掘、演讲或授书画专题讨论课程。

主要著作包括《日本美术史》、《南画的形成:中国文人画东传日本研究》、《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




01

她是艺术史圈的搅局者


上世纪80年代,她以一己之力搅乱了全球艺术史圈。

1980年,她为了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近距离研究中国书画原作,移居到台北,任教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同时在台北故宫提画研究吴镇的传称名作,寻找真迹。

结果她发现台北故宫的馆藏出了问题,“中国书画史问题不是大师的名下有没有假画,而是大师的名下有没有一幅是真的。”她对既有的古书画鉴定方法几乎是颠覆性的。

她指出迄今发现的200多幅元画家吴镇作品中,只有三幅半是真迹。(徐小虎得出的结论是:吴镇的传世真迹仅包括《双桧图》《中山图卷》《渔父意图》《竹石图》四件作品)

从此,她被台北故宫封杀,再不能提画,也鲜少参与学术会议。

元  吴镇  竹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徐小虎认为这幅画符合每一条吴镇作品的特征

1984年,她将《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初稿送到原来就读的普林斯顿大学亚洲艺术研究所,希望申请复读并以此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也遭到了拒绝。此书英文版直到1995年才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理想国又出了简体中文版)。

此书出版后她自嘲“仿佛成了烫手山芋,众人避之唯恐不及。不但没人与我讨论书里所提出的问题,我反而好像瞬间由专业研究机构与学术刊物间消失,成为一个不存在的人。”

这是因为徐小虎打破了大家一贯的做法,她不再通过画上大师的钤印和藏家的题字,以及收藏章、裱褙样式,或者后人的见闻录来辨别真伪,而注重作品本身,通过不同时代画家画图的结构变化和用笔的差异来进行作品的断代、鉴定,这是前所未有的。

陈丹青曾评价她:“徐小虎针对古画真伪的个案进行研究,具体到某个疑点,这是极其枯燥漫长、虽然充满惊喜但很不讨好的工作,堪称‘兴奋完了就遭罪’,但是她坚持了五十年。”

元  吴镇  《双桧图》(误称《双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徐小虎说:“现在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中有这么多假画,源于收藏者太贪心了,他们总觉得古书画比新书画有更高的金钱价值,把书画如同房子看待,其用途是用来做买卖的,不是用来观赏、爱惜的。这样呢,皇帝的钤印等于赞同,专家之言就等于真迹,就能保证能以更高价钱卖出去。以大师名字的古今来论作品的高下,正是这种想法误导了全世界热爱中国绘画的人。”

所以对于收藏,徐小虎认为,收藏最好是因为爱,而不是为了投资,更不要投机。如果你因为爱一张画而买了它,那么无论真伪,你买它的时候已经与它心灵相契。如果为了投资,那么最好先研究一下艺术史,基本的知识要知道,否则买错的话,只能说活该。




02

她是研究书画的大侦探


她从小就想做一个侦探,在抽丝剥茧的疑团中寻求真相,长大后在浩瀚无垠的古书画里辨识真伪,成为知名美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

她认为:“艺术是活的,而教授们却想用一套架构,把所有的东西塞进去,为写一部艺术史预设一个铁定的制度。但,研究艺术,需要活活地去了解。


在徐小虎不停对照吴镇真迹与伪作关系的过程中,与生命力有关的描述时常蹦出来。

例如,笔墨。她如此描述——“明代的伪作,你总能感到笔墨要刺破空间、刺破这张纸,明代画家过分关注笔墨,好像离开笔墨他们便不知道干什么了。宋元绘画的笔墨,音韵压得很低——每个时代都有能感知的时代特征——吴镇运用笔墨是为了创造空间,而非笔墨本身,主体是‘空’、是‘无为’。”

在对吴镇绘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她融合了来自西方艺术史学的结构分析法,以此建立对作品或画家风格的时代认知,又运用从书画鉴定家、收藏家及大书画家王季迁处习到的“笔墨”研究的方法,以中国特有的“笔墨”之法,探究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气息和能量。

其书画鉴定方法中第三种方法来自日本,在与日本东亚艺术史学者、“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岛田修二郎等人的交往中,受他们对日本绘画、收藏史研究方法的启发,通过日本收藏的中国书画(尤其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收藏),进行时代特征上的对应研究。

徐小虎说,最初的考鉴很像法国侦探常用的方法,所有画作皆被视为有“疑问”的作品,然后通过笔墨、书法、印章、题跋、著录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考鉴,寻找能相互印证的信息,仿佛“推理破案”,这个过程让她兴奋。

她曾惊觉自己最爱的《清江春晓》可能并非真迹,整整发烧了三天三夜。半年后才又去提画继续研究。

元  吴镇  清江春晓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她如此总结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个人认为,这种强烈的震撼与悲伤只是一时的,却能让人得到更大的惊喜与兴奋:几百年来无人探知的现象、没人想过的系统关系,忽然给找了出来,又或者受冷落几百年的大师真迹终于得以正名!我那年总共把同几件作品提出检验了六次。古书画研究正是这样充满惊奇与乐趣的无底洞,越是深入钻研越会发现新东西与新问题。”




03

没有大师,只有作品


徐小虎的“没有大师的艺术史”观点,让很多人吃惊,如果没有大师,艺术史究竟研究是什么?

在她之外,众多的前辈学者都惯于尊崇大师。贡布里希曾在《艺术的故事》的序言中明确表态: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徐小虎却公开与他唱反调,提出“没有大师的艺术史”,鼓励观众忘记艺术家,轻视权威,只管与画面本身“谈恋爱”。 

她还说,被奉上神坛的艺术家常将“自我”放置在作品之前,掺进了过量的自我意识,最终产出的不是作品,而是表达权力欲望的工具。

这些论调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却说:

艺术史的任务是厘清艺术品的时代关系,但我们今天的艺术史很多是为大师写传,我们可能弄错了自己的任务。艺术品它们不需要归在某个大师名下,我只把它们当作一个器物一个作品本身,研究它演变的历史,把它们的前后关系研究清楚。我觉得要找到真实,我要的是很正确地看那张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开心发现中国艺术史没那么烂,有好东西,你一代一代分开,好极了。”

“在中国,艺术品一直是升官和进入上流社会用的,所以买卖很多,有买卖就有造假。收藏者在乎名人或真伪,艺术史学者应该超越真伪,研究真迹与伪作的关系问题,很多伪作艺术性不比真迹差,古代的贵族、文人甚至以高超的临摹技艺为光荣,造假在中国是很光荣的事,这难道不是很欢乐吗?”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名下作品的时代关系理清楚,带着学生去探其究竟,不是很好吗?可是我的老师们,还有很多大师写书,不质疑问题,我对人类作了一个发现:他们笨、懒,对真的有意义的事情毫无兴趣。”




04

徐小虎的“笔墨艺术史”


上世纪70年代,徐小虎曾对王季迁进行过长达8年之久的访谈,主要探讨中国书画的笔墨。最终著录于《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

徐小虎和王季迁合影(2003年)

研究了笔墨行为后,她发现,一个苔点、一个皴笔,一个披麻皴或者斧劈皴,在不同的时代,同样的皴的笔法、功能都在演变,看起来长得不一样,因为它的笔墨行为在不同的时间里就不一样。

比如宋朝的一点,它在描写某一个苔,或者是远远的某一棵树,每一点都有它的意思和形状。到了明万历时代,这个点的描述意思消失了,变成了墨点,山水画的笔法,就从宋元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写实,到了明末已转变成一种傲慢的自我表演、一种内部的自我表扬。

徐小虎说:“我感兴趣的是灵魂的变化,笔墨是一个看得见的灵魂的声音。

徐小虎对中国绘画史的口述: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唐出土的文物中,绢纸上的绘画非常少,存世真迹就几张(有许多佛教作品从敦煌藏窟被搬去了英法),还有一些是壁画,或者是画在陶瓷器上、画在漆器上的。日本正仓院收藏圣武天皇的物品中,可以看到一些普通观赏用的唐代绘画的影子。

唐代画任何东西,都把整个宇宙都摆进去,一个植物都会有它的根,还有远的地平线、天涯,最远的云都可以画给你看。

五代很短,却开始产生一个形而上的大大的成就,此时的画家抓住了大自然里面的精神上灵魂的存在。五代我们只有一块伟大的碎片,就是《雪竹图》,世界上没有东西可以跟它比精髓气韵的生动性。

五代十国  徐熙(传)  雪竹图  上海博物馆

《雪竹图》里,你看不见笔迹,只看到、感觉到活生生的植物、石头,与寒冷的雪天在互动共存,那个精神不得了,充满了人心无敌的毅力,以及对大自然创造性的敬畏。

北宋、南宋跟着一直延续下去,那时候也画山水,真迹也是不得了。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疆域缩小,视角也从唐代的天涯缩到了眼前的水和石头。画院画似乎倾向近距离看的扇面、手卷、册页,用笔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了,不是让你从远地方看,但近距离的笔墨还是为了描述,不是表达性的。

到了元朝,知识分子被流放到了南方,非职业的文人留在了浙江画画、戏墨。这些业余画家还是继续南宋模式,作山水画,但是不会像宋朝的职业画家用侧笔。他们用了同样的结构,但是换成了容易操作的圆笔(披麻皴)来表达柔软的土壤,也就是要近距离看的小东西,册页、横轴多于大立轴。这时,个人的笔墨所折射出的灵魂的痕迹,就开始有一点让你看到了。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徐小虎认为这是倪瓒存世的唯一真迹)

明朝过了几十年的时候,就不再写实了,而是写人,注意力换到你跟我的关系。文人画就是回顾古画,不是把外面的大自然带回家来画,而是坐在房间里头看着古人的画,模仿笔意来画画,这个就变成一种二手行为。你看看我的笔墨像不像元朝大师倪瓒?像不像黄公望?绘画的精神就开始堕落,就开始物质化了。

清朝是宫廷画,是明代文人画的尾声,是董其昌视角的天下,连著名的“四僧”都没能逃避董的影响,同时也来了西方的这些传教士,他们就把透视,可以有消失点的那种透视介绍进来,在笔墨上,一种如同铜版画的没有变化的用笔也出来了。

中国画,我想让我最感动的作品:

第一是《雪竹图》,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坐在树上感受到的那些深刻的形而上的印象,那里面有宇宙运行的真理。

第二是范宽的山水,《溪山行旅图》,好像看到了神,感动得不得了。

第三就是吴镇的笔墨,他的笔墨有一种冷冷的、直直的味道,像一个高尚的人的心理一样。透过他的画,我看到了他高尚的灵魂,让我敬畏地爱上了。



参考资料:

书画研究员徐小虎:没有大师的艺术史,第一财经日报,作者:苏娅

88岁的徐小虎:中国艺术圈最敢说真话的人,一条,编辑:余璇

徐小虎谈中国画:没有大师,只有作品,新浪网,作者:看理想vistopia




女性 | 艺术 | 观点

-女性艺术家-



【 版权声明 】

本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使用部分文字和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并及时删除。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QQ:752989602    

合作、投稿:752989602@qq.com

女性艺术家网:http://www.art-woman.com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研究|抽象艺术与女艺术家

艺术家 | 姜杰:可触碰的真实

访谈 | 伊莎贝尔 · 科纳罗:置身于“风景”中看过去

佳作 | 女画家莎娜 · 莱文森:蕾丝画系列

研究|沙龙回顾:新时代女性艺术家的处境与创作实践

名家|陈丹青:困扰几代人的写实油画

荐书|川内伦子:照度

看点|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服饰

艺术家访谈|王戈:铸生命质感的咏歌

展览回顾|康蕾作品展:知觉的花朵儿

收藏家|与美同行:黄蕙英的收藏之路

艺术家 | 佩塔 · 科因的蜡像和装置在美丽与丑陋之间徘徊

展览 | 尹韵雅:潜入影像与物相表层的缝隙内部

佳作 | 梦幻而性感,瑞士美女摄影师维维列·玛克的极品人像欣赏

非遗女传承人|戴玲:以巾帼之力,雕花天鹅绒织造技艺



女性艺术家
关注女性艺术的美学品格,通过对女性艺术的解读,让更多人理解女性艺术的语言和内涵,了解女性艺术深刻的社会意义。关注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与成就,为提升女性艺术价值而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