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第一刀砍向了民生

财富   2024-07-12 12:03   浙江  
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两天热度拉爆。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AI浪潮中深耕近十年的百度,也终于在2024年的这个夏天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旗下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正式获得官方批准,在武汉的街道上开始了载客运营的新纪元。
与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近1000万出租车(280万)和网约车(696万)司机们的饭碗就这样被抢了吗?

1

对此举措,部分乐观派认为不必过分惊慌,时代转身的时候从来都不会给任何人挥手,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长期来看,也将催生新的就业形态与消费增长点。他们甚至援引了很多历史经验和经济学理论,来证明技术进步的正面效应。

在相对自由的市场中,市场的自动补偿机制的确客观存在。然而,这种以长期视角回溯短期挑战的做法,实则陷入了逻辑误区,忽略了当前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与即时性挑战。

正如凯恩斯所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已不在”。这句话虽有点虚无主义,却也内涵了政策制定应聚焦于当前紧迫问题的必要性。

那当前的紧迫问题是什么?在网约车趋紧饱和的背景下,无人驾驶这时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2

当近千万的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面临被无人驾驶出租车替代的风险时,“转型 or 失业, 这是一个问题”。

对于此,有学者研究揭示了职业领域“常规任务魔咒”现象。即当职业岗位内容高度常规化、机械化时,新技术的涌入大多时候仅扮演了“岗位替代者”的角色,并未能形成有效的效率提升,反而导致了市场运行的刻板和僵化,抑制了创新和新职业形态的诞生。

而AI自动驾驶的驾驶技能也都是些显性知识。自动驾驶在很大程度上执行的是一系列预设好的、高度规范化的操作,本质上仍属于机械性、重复性的常规任务范畴。

基于“常规任务魔咒”的视角,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关于AI自动驾驶将如何催生全新业态、创造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乃至岗位机会的美好愿景。

分析之下,这些被乐观派大肆渲染的愿景,或许只是遥远天际的一片海市蜃楼,美丽而虚幻,实际落地之路远比想象中更为崎岖漫长。

3

当AI技术商用的第一波冲击直击出行领域的敏感神经时,网约车与出租车行业瞬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不仅关乎行业本身的变革,更牵动着数百万行业相关者的就业与未来命运。

任何技术本应围绕着为人民谋求更多的收入和福祉去发展和应用,否则意义何在呢?
诚然,AI智能驾驶作为未来出行的重要甚至必然趋势,其背后的人类智慧令人瞩目。

但遗憾的是,这“第一刀”的落下,似乎并未精准地切中新经济、新业态的催生点,反而在经济下行的阴云下,给本就承受重压的民生领域增添了几分寒意。

此刻,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场科技革命的领域和时机真的合适吗?面对网约车与出租车司机们的生计挑战,以及社会对稳定就业的迫切需求,这一决策显得尤为微妙而复杂。

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当前,消费者与生产者正处于一场微妙的拔河较量之中,这一刀砍向哪里,都可能引发整个体系的失衡,带来“坠河”的潜在危机。

与其说压力给到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们,倒不如说给政策供给方出了一道考验智慧与平衡的“有轨电车难题”

评论区见。

保彪
跟彪哥一起看经济大势,品金融江湖。备用号:『彪准答案』【无任何形式荐股,其它账号皆为假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