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牛的惊到我了…

财富   2024-09-24 17:01   中国香港  

今天实在红的发紫,不过好像振奋人心的剧情来的略晚?
我看很多投资群都挺安静,虽然这么大阵仗,但很多人还是把它当成一个“牛来了”的故事麻木不仁心有余悸了…
抛开情绪看客观来说,今天的金融部门发布会前前后后的准备,都更像是一次临时加塞。
央行奠定基调的发言,密集发布“降息、降准,再贷款”。
这里面埋藏最深的信息增量就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也是今天对市场预期引导最强烈的一个信息增量。
这两个工具的出台,就相当于,央妈认领了一个二儿子。
从此以后,银行机构和非银机构这哥俩,都可以从央行直接获取资金了,非银再也不用担心资金缺口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掉价了
从使用的本质来说,这两个新设立的再贷款工具是一回事。
要说区别,再贷款一般是商业银行拿着高等级债券去央行换取信贷资金。
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是非银机构,以“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然后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这里说白了,就是你们这些花里胡哨的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流动性差,没有投资者认购,那就来央行这里,我给你们换成市场上更受认可的票子(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AB型血全部给换成O型,这波态度和流动性给的确实可以吧?
至于力度有多大:

“我跟(证监会)吴清主席说了,只要这个事情做得好,未来可以再来5000亿元,或者第三个5000亿元,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
瞧瞧,我们沉浸式感受一下这气场和氛围。首期规模先来个5000亿,未来视情况扩大规模。
没有限制,也就是不设预期上限。市场能不嗨飞吗?
是不是有点大佬谈笑间,纵横捭阖,翻云覆雨的感觉?
再看下再贷款传导机制的事情。
“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是3000亿,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后续可以追加。”
再贷款货币政策,自2014年央行引入以来,已经成为央行定向支持某个“指定”领域的自选动作,可以说是:“遇事不决,问再贷款”。
当然,“再贷款政策”,并非我们央行的首创,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策略之中,我们使用的比较频繁的一块垫脚石头。
此次,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可以定向支持某些类型的股票,比方说央企300指数等,可以实现对标的股票的一次有效托底,是对“再贷款”政策的一次创新性使用。
以此次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例,商业银行以2.25%的利率向某些指定领域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支持股票回购增持的贷款,然后,商业银行再向中国人民银行按照1.75%的利率申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对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来说,2.25%的再贷款利率,远远低于融资融券的成本,而且这个资金还不必担心爆仓、平仓和准备金的考虑。
可以说是对国务院一直提倡的“耐心资本”的一个变形。

证监会换了村长,也发布了各类利好政策,但大A就是不能起色,根源还是股票市场一直缺钱,缺少成交量,缺少流动性。
没办法,作为金融市场“央妈”的角色,也确实该拿出最后托底人的身份了。为了提振A股,只能定向释放资金,就看孩子自己能不能争口气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贷款1000亿,央行最多给准备600亿的再贷款额度,还需要400亿需要商业银行自筹资金。
当然,“央妈”不只这一步棋,也给了“降息、降准”各种配套,都是为了提振商业银行参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动力。
总之,这次的央行新闻发布会,可以说是围绕提振A股,做的全套动作,要不然也不会拉上金管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了…
那,如此超预期的政策,A就行了吗?

A股的长期逻辑自然未变。


一是走势逻辑未变:A股没有大周期,只有小周期。上证指数在3000加减300左右波动,与经济周期(PMI)相关性高。 跌的过分就给政策开始涨,涨多了就会受宏观和体质约束重新跌。而这波经济周期还尚未完全见底,谈牛尚早。


二是操作逻辑未变:在上证指数2700-3300之间的操作小周期,最多搞些稳健型、高股息的央国企股和国家战略性科技概念股。


三是政策逻辑未变:集中力量做大国有金融资产。


人心思涨,大A跌幅似乎不够,但时间也够长了…


政策这波注入市场大量流动性,股市没有理由不配合搞点节目。


但只是长期逻辑并未质变,对我们来说我就只能说这么多,各位看客根据自己条件参与。

保彪
跟彪哥一起看经济大势,品金融江湖。备用号:『彪准答案』【无任何形式荐股,其它账号皆为假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