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健康的颜色行情里,今天地产股一枝独秀。
原因是据一则疯传的外围消息,上层正考虑对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放宽购房和抵押贷款规定。
降息都救不了的行情,还得是路边社。
而实际上群众现在已经明显有一种:“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感觉了。
毕竟需要救的不是股市和楼市,是信心,是已经错综复杂的债务链。
最近随着这些债务巨鲸们接连浮出水面,大家也能隐隐感觉到水面之下的情况,可能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复杂。
早在七月中旬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的时候,我们就呼吁过,要复苏就要优先解决民企目前的债务困境,先把钱还给那些小民企和小供应商们,这些无法化解的债务链才是当下最大的拦路虎。
而就在我们呼吁后不久,一些欠下了巨额债务的庞然大物们,就天雷滚滚。先有碧桂园,后有中植系,万达,再然后会是?
一鲸落,万物殇。
前两天我们讲到政策在喊扩大内需的时候应该避免再把“目标当手段”,把“消费当工具”。
同样,在救楼市的过程中,也不应再把“保交楼”这种指令当作最终工作目标。因为交楼是房地产企业正常经营市场化的结果,而不是强干预的指令手段。
房子最后是交了,关键是能住吗?接房时能兑现买房时的承诺吗?三四线城市这两年能顺利按标准交付的楼盘怕是不多。
保交楼根本上保的是民生是稳定,政策的出发点看似没问题,但最终的矛盾终究绕一圈还是会传递到基层。
从去年烂尾楼导致的断贷潮开始,保交楼的指令就成为了绝对第一的资金优先级顺位。
包括碧桂园,无论你再怎么折腾,欠多少债你看着办,保交楼这个 zz 任务必须得完成。
假想一下,如果一堆债主上门向你讨债,这时候有神秘指令让你先把能凑的钱还其中一个债主,剩下的再说。
那么,其它债主的负面情绪就会变成风险的传导,而这种风险实际上并不完全可控,因为🐰逼急了也会咬人。
整个金融体系是联动的,房地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无需多言。
现在很多我们看到的事件,多少都跟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强迫还债优先级”有关。
就在碧桂园还不上利息的第二天,紧接着就发了一份预亏公告,表面上是预告亏损,其实还是想说给上面的人听。
(然后就在我写稿的时候,一条新闻弹出来了…果不其然,接着摆烂…保交楼我干了,其它的管不了这么多了…)
而在预亏公告中更是道尽了行业面临的困境,自己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轮到表决心的时候,第一条就是投名状要全力以赴保交楼。
而恒大套路玩的更花,挟保交楼以令债主,面对苦苦等待付款的供应商们,拿出了“以房抵贷”的奇葩政策。
抵一套房,债主们还要另外拿出70%的现金。等于想要拿回300万的欠款,债主们要先花700万现金来买价值 1000 万的恒大房子。
你说绝不绝?
这么奇葩的事件都能发生,大家觉得症结到底在哪呢?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背景下,保交楼必定还是第一优先级。
至于地产商欠信托/银行/财富集团的那些烂账只能在后面翘首盼望。而那些被拖欠款项的小供应商们,恐怕也只能继续举起救命的号码牌了。
解决债务链,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莫过于按市场规则直接出清,让该重组的重组,该破产的破产。但是这条最简单的路现在看来,却因为保交楼的大目标成为侈谈。
保交楼也便成为了房企争相摆烂的免死金牌。
所以从微观层面看,还是要适当控制干预程度。毕竟很多地面上的救助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无论小作文真假,今天的市场都告诉我们,经济的抓手似乎都寄希望于房地产行业的改天换地。
只是空置的房子就摆那了,人口的趋势也明牌了,工具箱里对供给端的支持可以无限保障,但需求端究竟能奈它何呢?
有位老者公开讲过:“没有XXXX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无法进行到底。”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何为道,何为术。大家自己体会。
接下来,我们不妨耐心等待小作文的落地和出其不意的“重大调整”。
Ps:
最近输出火力密集,二彪的号在此,请移步关注。话不多言,懂得都懂,持续输出彪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