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大佬“乱”喊话了…

财富   2024-08-04 17:10   广东  
前两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黄益平再次提出上面应改变“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理念,建议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黄委员肯定不是第一个这么喊话的,关于如何让经济快速步入复苏轨道,从疫情后一直就是个高温➕高危话题。

实际上,2023年常态化管控以来,中国经济并未如预期般迎来报复性反弹,反而步入了一个微妙的徘徊期
至于上面到底怎么想的,似乎总是遮遮掩掩,好像谁都猜不透…

而此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是对当下经济定位的分歧。

不同财经专家,各路财经大 V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判断标准,对中国经济的现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定位,从而导致了政策取向的多样化。
这种经济定位的模糊性,也成为了经济复苏路径分歧的源头。

其中的分歧主要以三个派系为主,即:直接发钱消费派、定通胀预期引导复苏派、推产业升级坚定高质量发展派。
不同派系对经济的定位可粗略参考下图,我们分别来看。


一、直接发钱消费派(物价不变,人均收入提升)

以李稻葵为代表的学者,将当前中国经济定位为“阶段一”,即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并存的状态

经济里提到的需求为有效需求,大家不要一看到需求不足就炸毛。比如现在我也有去巴黎看奥运会的需求,但去不起就不叫需求。所以需求不足也可以浅浅理解为钱包不厚。

他们认为,在经济偏冷的背景下,推进改革难度较大,因此主张通过发放消费券等直接刺激手段,激活消费潜力,消化过剩产能,进而推动企业去库存,重振经济活力。

这一派系强调,当前国家正面临通缩风险与经济萎靡的双重挑战:CPI持续低迷,PPI持续下滑,名义GDP增长率远低于潜在增速…

因此,他们呼吁通过财政手段“发钱”,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增长,以期摆脱“凯恩斯陷阱”,实现经济的自主循环与持续增长。

这也是救经济中群众呼声最高的方式。旨在从居民端发力,让大家积极消费,把经济慢慢从冷拉回到热状态。


二、定通胀预期引导消费(物价提升,人均收入提升)

另一派则以张军、黄益平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已迈入“阶段二”,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而非仅仅依赖需求侧(发钱消费)刺激。

他们建议将CPI增长2%-3%作为刚性目标,用通胀预期引导市场。并主张转变过去“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导向,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措施支持消费增长。

其中包括推动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直接向民众发放补贴等举措,旨在促进需求曲线的右上方移动,从而改善低物价困境,有效扩大人均收入,为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这种定位更着眼于救企业,让物价允许上涨,不要再让企业太苦,企业利润上去了,就业率和人均收入同样会往上走。


三、战略规划,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物价下降,人均收入提升)

这一派更有点上面的意思。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不应只盯着当下经济的阵痛而忽略了长期面临的困境,必须保持足够的产能冗余和战略备选空间,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同时,借此机遇推动产业升级,韬光养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这一派系强调,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以上,基本上就是主流的三种经济定位上的分歧。
三种分歧根据立场差异,背后均汇聚着不同的强大支持力量,并深刻影响着公众对经济走势的预判。

比如代表居民的普通百姓更希望发钱能实实在在消费,代表企业的老板们更愿意看到稳定的通胀,而战略规划者更想借此时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穿越周期后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轨道…

于是,这三种分歧便严重削弱了经济整体的协同共振效应。无论是房地产的松绑,还是央行的频繁降息,这些举措虽显决心,却往往未能触及根本,还惹了市场各种非议。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市场无法形成一致的合力,无论出何种政策都会有为渊驱鱼,饮鸩止渴,南辕北辙之嫌,这就使经济复苏在当下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那么,大概率我们会选择哪条路?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这里有个数据。
如下图,以人均收入相比美国为参考系,不足美国人均收入1/4的经济体,有70%的概率是会面临增速放缓的可能,大概率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而中国2023年人均GDP仅仅是美国的15%,比2022年还下降了1个百分点。

繁荣背后的隐忧,到了我们必须直面的时刻。

所以在众多可能的路径中,中国大概率会坚持战略派的做法:
不再追求大水漫灌的方式,不再盲目刺激短期快速增长,不再执着追求数据,而是着眼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中国潜在供给曲线的右移。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已悄然置于战略决策的核心位置。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业已说明一切。

选择 1或者2,经济可能会恢复些往日的荣光,但沉疴宿疾仍在,往后怕更是积重难返;
同时离迈向高收入国家的战线将会拉的更长,且上面的应对动作一直很“慢”,说明 1 和 2并非高层的理想之选;
选择 3 ,长期主义但阵痛在所难免,至于会多久无人知晓。

当下不同立场的我们,均对国是各执一词,也正如三种分歧的力量无法调和一样,到底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呢?

怕很难有答案。
但唯有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是经济快速走出泥淖,突破陷阱的明智之选。
总要有一代人要承受人类发展史上的混沌和挣扎,可能是父辈,可能是后代,也可能是我们…
遥想建国之初,上下齐心,谁都没那么多想法,看山是山,以举国之力朝一个方向努力,勤劳富饶的中国很快就能迎头赶上并超越;

如今大家风景看的够多,看山已不再是山了,都各有各的算盘和规划,深陷囚徒困境,也就很难齐心协力了;

而至于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要通过怎样的路径去实现“上下齐心”,让大家打破质疑,选择共同相信,看山还是山,各位贤能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Ps:

经济话题现在怎么说都容易闹情绪。得亏有点振奋人心的。
昨天认真看了郑钦文的比赛,小姑娘的气质和能量指定还能给国人带来更多惊喜,上限会超李娜。以我个人多年对体育及各项赛事的关注,这枚金牌的含金量在中国奥运史是可进前三的存在(刘翔和许海峰各占1 位),而且后劲还会很大。
不说了,打球去了…‍‍‍‍‍‍‍‍‍
哦不对,报名去了…(杭州深圳哪里便宜,在线等个球搭子‍‍‍


保彪
跟彪哥一起看经济大势,品金融江湖。备用号:『彪准答案』【无任何形式荐股,其它账号皆为假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