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研发设计关键点,涵盖了从靶点选择、结构设计到质量控制的全过程。首先,基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病理机制的理解,精心选择目标靶点组合。接着,根据期望的功能,设计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偶联法、双杂交瘤融合法等。基因合成和亚克隆后,通过瞬时转染技术表达双特异性抗体,并进行多步纯化和质量控制,包括SDS-PAGE、SEC-HPLC和质谱检测。最后,进行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以确定双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相互作用、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和使用,以及阳性判断值的确定。这一流程确保了双特异性抗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1. 概述
1.1 定义与特性
1.1.1 结构多样性
1.1.2 功能特性
1.2 临床应用背景
1.2.1 肿瘤治疗
1.2.2 非肿瘤治疗
2. 靶点选择与组合
2.1 临床需求分析
疾病流行病学数据:以癌症为例,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癌症类型。这些数据指导我们优先考虑这些疾病的治疗需求。
现有治疗方案的局限性:许多癌症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案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如双特异性抗体,以克服耐药性,是迫切需要的。
患者群体分析:不同患者群体可能对治疗有不同的响应。例如,某些患者可能因为特定的遗传背景而对某些药物更敏感。通过分析患者群体,我们可以设计出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2 靶点生物学特性评估
靶点表达模式:评估靶点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确保双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信号传导通路:分析靶点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以确定它们是否能够通过双特异性抗体的阻断来抑制疾病进程。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和cMET的双重阻断已被证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耐药机制:研究靶点相关的耐药机制,以设计能够有效克服耐药性的双特异性抗体。例如,某些肿瘤细胞可能通过上调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因此,PD-1和PD-L1的双重阻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靶点验证: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验证靶点的功能,确保它们在疾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包括使用细胞系、动物模型和临床样本来评估靶点的生物学活性和治疗效果。
3. 结构设计
3.1 结合位点设计
抗原结合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设计必须确保双特异性抗体对两个靶点都具有高亲和力。根据文献报道,高亲和力的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体的剂量需求[1]。例如,靶向CD3和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blinatumomab,其高亲和力结合位点设计使其在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显示出显著效果[2]。
结合位点的空间排列:结合位点的空间排列对于双特异性抗体的功能至关重要。理想的设计应允许双特异性抗体同时或顺序地与两个靶点结合。研究表明,某些双特异性抗体可能需要特定的结合顺序来激活免疫反应或阻断信号通路[3]。
抗原表位的选择:选择抗原上的特定表位可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和减少非预期的副作用。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以预测并选择最佳的抗原表位,从而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4]。
3.2 结构稳定性考量
热稳定性:双特异性抗体在体内的热稳定性是其药效维持的关键。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特定的氨基酸突变,可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热稳定性,从而延长其半衰期[5]。
聚集倾向:双特异性抗体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聚集,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优化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可以减少聚集倾向,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6]。
pH敏感性: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稳定性可能受到pH变化的影响。在不同pH条件下,抗体的构象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结合活性。因此,在双特异性抗体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其在生理pH范围内的稳定性[7]。
二硫键的形成:二硫键的形成对于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精确设计二硫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提高抗体的稳定性和抵抗降解的能力[8]。
4. 制备方法选择与优化
4.1 化学偶联法
偶联剂选择:选择合适的偶联剂是化学偶联法成功的关键。例如,使用马来酰亚胺衍生物作为偶联剂,可以特异性地与抗体上的氨基酸残基反应,形成稳定的硫醚键[9]。研究表明,使用这种偶联剂可以获得较高的双特异性抗体产量和活性[10]。
偶联效率和纯度:化学偶联法可能导致多种副产物,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纯化步骤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纯度和收率。例如,通过调整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提高偶联效率,减少非特异性反应[11]。
稳定性和活性评估:化学偶联后的双特异性抗体需要进行稳定性和活性评估。通过比对偶联前后的热稳定性、聚集倾向和结合活性,可以评估偶联剂和条件对双特异性抗体的影响[12]。
4.2 双杂交瘤融合法
细胞融合效率:提高细胞融合效率是双杂交瘤融合法的关键。通过优化电穿孔条件和融合剂的浓度,可以提高融合效率,获得更多的双杂交瘤细胞[13]。
筛选和克隆:由于双杂交瘤融合法产生的细胞群体中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的细胞,因此需要通过有限稀释法或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进行筛选和克隆,以获得稳定分泌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14]。
产量和质量控制:双杂交瘤细胞的产量和质量控制是规模化生产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补料策略,可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产量和质量[15]。
4.3 基因工程方法
基因重组策略:基因重组策略的选择对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例如,通过同源臂重组或Cre-LoxP重组系统,可以将不同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基因精确地重组在一起[16]。
表达系统优化: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对双特异性抗体的生产至关重要。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是最常用的表达系统,通过优化转染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可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量和质量[17]。
后修饰和折叠:双特异性抗体的正确后修饰和折叠对其活性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添加分子伴侣,可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正确折叠和后修饰效率[18]。
规模化生产:基因工程方法可以实现双特异性抗体的规模化生产。通过生物反应器培养和蛋白纯化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和高产量的双特异性抗体[19]。
5. 基因合成与表达质粒构建
5.1 密码子优化
密码子适应性分析:根据不同宿主细胞的密码子使用偏好,对目标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例如,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某些密码子的使用频率较高,优化这些密码子可以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20]。
同义突变引入:通过引入同义突变,可以改变原始基因中的稀有密码子为宿主细胞偏好的密码子,而不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这种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量[21]。
表达量提升:密码子优化后,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量可以显著提升。据报道,经过密码子优化的基因相比于未优化的基因,其表达量可以提高数倍至数十倍[22]。
5.2 质粒验证与抽提
限制性酶切分析:通过限制性酶切分析,可以验证质粒中插入的基因序列是否正确。使用特定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可以对质粒进行切割,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酶切产物,以确认基因序列的正确性[23]。
序列验证:对质粒进行测序,以确保合成的基因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这一步骤,确保无错误或突变的引入[24]。
质粒抽提纯度和浓度测定:使用光谱光度计测定质粒的浓度和纯度,确保用于转染的质粒具有足够的浓度和纯度。质粒的OD260/OD280比值应在1.8左右,表明质粒的纯度较高[25]。
大量抽提:为了满足大规模转染的需求,需要进行质粒的大量抽提。通过优化抽提条件和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质粒的抽提效率和产量[26]。
6. 转染表达与纯化
6.1 瞬时转染技术
转染效率:转染效率直接影响双特异性抗体的产量。通过优化转染试剂和条件,如脂质体/DNA比例、转染时间以及细胞密度,可以显著提高转染效率。据报道,优化后的转染条件可以将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量提高2倍以上[27]。
细胞活力:转染过程中细胞活力的保持至关重要。高细胞活力可以确保高效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研究表明,使用低毒性的转染试剂和温和的转染条件可以保持细胞活力在90%以上[28]。
表达时间:瞬时转染后,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时间对产量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转染后48-72小时内收集蛋白可以获得最高产量。然而,具体的最佳表达时间需要根据抗体特性和细胞类型进行优化[29]。
规模放大:为了满足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生产的需求,瞬时转染技术需要能够从实验室规模放大到生物反应器规模。通过使用悬浮细胞培养和优化的培养条件,可以实现双特异性抗体的大规模生产[30]。
6.2 双特异性抗体纯化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纯化双特异性抗体的首选方法,特别是利用蛋白A或蛋白G层析。这些层析介质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抗体的Fc区域,从而实现与其他细胞培养成分的分离。据报道,亲和层析可以回收超过80%的双特异性抗体,纯度可达95%以上[31]。
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用于去除亲和层析后的杂质和聚集体。通过优化缓冲液的pH和盐浓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纯度和收率[32]。
分子筛层析:分子筛层析(SEC)用于去除残留的聚集体和单体,确保最终产品为均一的双特异性抗体。SEC可以提供高度纯化的抗体,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33]。
质量控制:纯化后的双特异性抗体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SDS-PAGE、SEC-HPLC和质谱分析。这些检测可以确保抗体的纯度、分子量和电荷异质性符合标准[34]。
病毒安全性:对于用于临床的双特异性抗体,病毒安全性检测至关重要。需要进行逆转录病毒和DNA病毒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35]。
7. 质量控制与检测
7.1 SDS-PAGE与SEC-HPLC检测
SDS-PAGE检测:SDS-PAGE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分离技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样本中的各个组分。在双特异性抗体的质量控制中,SDS-PAGE可以展示抗体的分子量和纯度,通过比较样品条带与标准蛋白marker的迁移距离,可以估算抗体的分子量[36]。此外,SDS-PAGE还能揭示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降解产物或聚合体,从而评估抗体的稳定性和质量[37]。
SEC-HPLC检测:SEC-HPLC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的液相色谱技术,用于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分子大小分布。在双特异性抗体的质量控制中,SEC-HPLC可以提供关于抗体纯度、分子量和聚集体的详细信息。通过比较样品的洗脱体积与已知标准蛋白的洗脱体积,可以准确测定双特异性抗体的分子量[38]。SEC-HPLC还能有效区分单体、二聚体和其他高分子量聚集体,对于确保双特异性抗体的均一性和纯度至关重要[39]。
7.2 质谱检测
分子量测定:质谱技术可以精确测定双特异性抗体的分子量,这对于确认抗体的正确组装和结构至关重要。通过质谱分析,可以检测到抗体分子的精确质量,从而验证其分子量是否符合预期[40]。
电荷异质性分析:双特异性抗体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导致电荷异质性。质谱技术可以分析这些电荷变体,提供关于抗体电荷分布的信息,这对于评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41]。
肽图分析:通过质谱的肽图分析,可以对双特异性抗体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详细分析,确认其一级结构的正确性。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任何非预期的蛋白质加工事件,如剪切、水解或修饰,确保抗体的质量[42]。
糖基化分析:对于含有Fc片段的双特异性抗体,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糖基化模式,这对于抗体的功能和半衰期有重要影响。通过质谱分析,可以确定糖链的组成和连接位置,评估抗体的糖基化水平[43]。
8. 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
8.1 生物学相互作用研究
体外细胞实验:体外细胞实验是研究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相互作用的初步步骤。通过使用特定的细胞系和原代细胞,可以评估双特异性抗体对细胞信号传导、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例如,研究表明,靶向HER2和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44]。
动物模型研究:在体外实验之后,动物模型研究用于进一步评估双特异性抗体的体内生物学效应。通过将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或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中,可以模拟疾病的生物学过程,并评估双特异性抗体的治疗潜力。例如,靶向CD3和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在NOD/SCID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对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45]。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PK/PD):PK/PD研究是评估双特异性抗体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效的关键。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确定药物的最佳剂量和给药频率,以及药物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例如,靶向PD-L1和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抗肿瘤活性[46]。
8.2 生物标志物选择与应用
预测性生物标志物: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最有可能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群体。例如,PD-L1表达水平已被用作预测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在一项研究中,PD-L1高表达的患者对PD-1/PD-L1双特异性抗体治疗有更好的响应[47]。
药效学生物标志物:药效学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双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效应。例如,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数量变化可以作为评估双特异性抗体疗效的药效学生物标志物。在一项临床研究中,CTCs数量的减少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疗效相关[48]。
安全性生物标志物:安全性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双特异性抗体治疗中的一种潜在严重不良反应,通过监测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以预测和评估CRS的风险[49]。
9.总结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