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唐小舟全集
易和加号(1)第1319章
陆海麟说,哦,是这个事了。是刘之润的之润集团吧?上次和赵书记一起去调研过,这个企业很不错啊。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吧。
唐小舟说,这不是刚听说了泸原的事吗?泸原的病,到底在哪里,危害可能有大多,你了解吗?
陆海麟说,如果是因为泸原的事,那你不必担心,你搞的和文杰明搞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唐小舟说,他那里到底怎么回事?
陆海麟说,怎么回事?他把能卖的土地,全都卖了,不能卖的也卖了。人家买地,是要建房子,搞房地产的。你也知道,国家对土地管理有多严格。每一块地,到底是商业用地,还是工业用地,或者行政用地,标得清清楚楚。在农村,哪里是耕地,哪里是宅基地,哪里是山哪里是河流湖泊,细致得很。国家用卫星监测,只要有一点触线,就会报警。他卖出去的那些地,根本不能建房子。
唐小舟说,是不是泸原在闹事?
陆海麟说,那倒没有。省里提前做了工作,若丹同志差不多住在泸原,一个多月了,只回过雍州三次,还都是回来向省委汇报。
朱若丹是省里派往泸原的督导组组长,在泸原工作已经超过一个月。
朱若丹原在闻州担任专职副书记,柳泉出事后,被调到柳泉和王增方搭班子。王增方升副省长,朱若丹接任市委书记,陆海麟由省委副秘书长调任柳泉,和朱若丹搭班子,当市长。这次换届,好几个市委书记都想争副省长,尤其是几个资历比较老的市委书记,如德山市委书记曾宪平,阳通市委书记梁天培,已经担任两任市委书记。雷江市委书记钟绍基和西渠自治州州委书记朱晓录,也都是老资格。谁都没想到,最后省里升副部的两个人,一个是岳衡市委书记徐国节,直接升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另一个是柳泉市委书记朱若丹,后来居上,任副省长。
当年,地区还没有并市的时候,朱若丹在泸水地委工作过,对当地情况熟悉。当了副省长后,农口由他分管,其中几个经济欠发达市,都归口到他麾下。而且,文杰明能够当上市委书记,与朱若丹不无关系。
唐小舟的第一个电话之所以打给陆海麟,也因为陆海麟曾经和朱若丹搭班子,两人还算默契,后来陆海麟顺利递升,与朱若丹的推荐,同样不无关系。
唐小舟说,若丹省长的办法非常多,如果连他都觉得难办,这事恐怕真不好办。
陆海麟说,怎么办?文杰明把所有城镇周边的地,几乎都卖光了,政府收的钱,也花了差不多一半。买地的找政府,要批文建房地产,卖地的农民,找政府要余款。
唐小舟问,那省政府怎么处理?
陆海麟说,能怎么处理?神仙都处理不了。那些买地的,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自有资金,二是银行贷款,三是朋友间的拆借。银行贷款是要付利息的,朋友拆借的息口更高。他们拿到了地,却不能建设,资金没法回笼,等于坐着亏钱。农民呢?他们卖出了土地,只拿到一半的土地款,还有一半,分期支付。现在,那些农民还不知道这件事,政府如果没有钱支付余款,闹起事来不得了。
唐小舟大致明白了泸原的做法,只要有哪个老板看中了某块地,泸原市政府,就将那块地从农民手中买回来,和农民签署买地合同,转手加价三万,卖给老板。每个镇如果卖出去几千亩土地,好几年就不愁工资没有来源了。
至于那些买地的商人,大致分成几类。
一类是很懂得政策的房地产商。他们肯定知道,这样干不合法,将来肯定拿不到相关手续,尤其不能作为商品房出售。但是,在城市拿地,地价已经高得离谱,国家又在进行房地产调控,而地方政府,为了地方财政,又一再抛出建设用地,间接推高地价。大多数房地产商担心一线大城市的地价太高,房价上不来,等自己的房子做起来,可能价格下来了,所以争相到三线四线城市拿地。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购买力严重不足。
与之相反,农村房地产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既然有政府托底,只要自己拿到地,以最快的速度把房子建起来,又因为价格便宜,顿时会成为抢手货。至于未来,买楼者拿不到房产证,那得由政府来解决。
第二类人,可能是像刘之润这一类人,他们认定自己错过了城市房地产发展这一波大机会,不想错过农村房地产发展。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赶一波热潮。可他们根本不懂房地产,也不清楚国家关于房地产的政策以及农村土地的政策。在他们看来,地是政府卖的,就算有事,也由政府兜着。何况,这地实在便宜,才六万一亩,一亩地六百多平方米,一层可以建六套房,就算建十二层,也有七十多套,基本一亩地可以建一百套,每户平摊地价不到一千元。
第三类人,是那些小老板们。拿几亩地,可能的话,盖一幢两幢楼,卖出去,转手就能赚几百万甚至更多。就算盖不成楼,几亩地是自己的,盖一幢乡村别墅,再建一个院子,成为独立王国,也是悠哉乐哉。
可是,他们都没有算准的是,省政府插手了。这些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不能盖楼。他们投进去的钱,不仅死在这些地里,背后,还有巨大的利息需要支付,没有实力的,很可能倾家荡产。
对于这一点,那些大房地产商,大概也是清楚的。他们或许觉得,省是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有五套班子,各行其是。其中对于此事,有直接行政权的,是两个机构,省委和省政府。对此事有建议权的监督权的,有两个机构,人大和政协。这四大机构,有好几千人,运转起来,非常滞重迟缓。尤其在中央已经定调要大力开展小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省里估计很难做出决策。
别说那些房地产商会这么想,唐小舟也是这么想的。第一次听戴天禄说,省里对泸原的做法叫停,他觉得,仅叫停而已。叫停,代表省里对此也把握不准,为了不犯错误,暂时给泸原踩一下刹车,也是给自己安一套安全阀,万一将来出事,对上面有个交待。
泸原市政府,尤其是文杰明,想法大概和唐小舟一样。既然省里明令叫停,作为下级机构,不能置之不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事,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时常发生,最终是以结果论英雄,许多人,都因为这种结果而受惠。
比如当年的陈运达和彭清源,既因为这种办法当上县委书记,也因为这种办法当上地委书记,同样因为这种办法,升上了副省长。文杰明不一定有希望当上正部级干部,但也可能希望抄一条近路,在副省长的位子上再干一届。
表面上,泸原市委停止了这一做法,实际上,下面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大概所有人都以为,此事怎么着也会拖上一年半载,有了这一段时间空白,楼可能已经盖起一半了。这种搞法,正应了电影《地道战》中的一句话,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如果是几年前,这件事肯定干成了。或者说,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类似的事,在全国各地大量存在,最终,国家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
可有一点,他们没料到,时代进步非常快,一部老唱本,骑着驴早已经不能用了。
泸原这边,几个房地产商想抢速度,悄悄地动工了。太空中的某几颗卫星,即时地监控到了这一变化,同时,北京的某间办公室,开始响起警报。电话在当天就打到了江南省,第二天还发来了一封明传电报。
江南省立即召开有关会议,组成以朱若丹为组长的督导组,开赴泸原督导。
督导组下去一个多月,效果并不明显,当地政府对督导组阳奉阴违,商人们和督导组打游击战,他们的信息极其灵通,督导组一动,他们就得到了消息,全线停工。工地毕竟在乡村,督导组有限的几个人,住在市里,等他们赶到现场,人影都见不到一个。他们一走,工地又继续开工。
陆海麟说,朱省长已经向省里打了报告,仅仅只派一个督导组,恐怕很难完成大任,若要处理好此事,必须省委下决心。
这个决心不好下,一旦下决心,不仅要处理一大堆干部,还牵涉几百亿的资金。省里没有这笔资金,市里更没有。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而叫停,就是泸原经济的硬着陆,可能未来几十年都无法翻身。
唐小舟第二个电话打给文舒,是因为文舒是泸原人,在当地政商两界,有深厚的人脉关系。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一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二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三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四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五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六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七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七部第二章
点击进入:刘茗钰城市客厅第001章
点击进入:大亨出世第001章
点击进入:深圳斗牛第001章
点击进入:在河之洲第001章
特别提醒:每日看完更新后点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可以及时收到最新章节推送的信息
读二号首长一至九部以及我的更多创作,敬请关注公众号唐小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