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敌”:特朗普与“美国优先”的安全想象 | 国政学人

学术   2024-08-31 20:55   广东  


“人民公敌”:特朗普与“美国优先”的安全想象

作者:Georg Löfflmann,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和批判安全研究的交叉点。

来源:Georg Löfflmann, “‘Enemies of the People’: Donald Trump and the Security Imaginary of America First,”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24, No. 3, 2022, pp. 543-560.


导读


正如特朗普的政治言论所表明的,(不)安全的话语领域是民族民粹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将政治心理学关于责任归因(blame attribution)的见解与国际关系关于安全叙事(security narratives)的研究相结合,展示了特朗普如何通过民粹主义安全想象(populist security imaginary)重新构建美国国家身份认同,将内部的“人民公敌”提升到与外部的国家安全威胁同等甚至更高的本体论地位。其敌意的内化导致大众身份认同取代了国家身份认同,成为了安全想象的首要参考点。文章认为,将内部和外部的“他者”描绘成危及美国的同等生存威胁,既为外交政策选择提供了依据,也通过情感说服动员了选民,从而分化社会以获取政治利益。民粹主义对怨恨、恐惧和焦虑的诉求,构成了特朗普与其追随者之间的共同情感空间,为“美国优先”的各种措施提供了共同的本体论保证和合法性。



研究问题和既有研究

民粹主义作为反精英主义和人民中心主义的对抗性修辞,是对“自我”和“他者”的主导意识形态范畴的双重重构,在政治沟通、政策合法化和选民动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有关于身份话语和安全叙事的研究侧重于将受威胁的国家“自我”与施加威胁的外部“他者”区分开来以构建身份认同,关于特朗普民粹主义的研究则探索了特朗普与其追随者的互动。然而,文章认为前者并未关注到民粹主义言论对国家身份认同和安全想象的作用,后者也没有探讨特朗普的核心选民的地位是如何提升至能够代表“真实美国”和美国民主政体的。


“人民公敌”:民粹主义安全想象下的“他者”与民粹主义动员

安全想象概念的基本主张是后结构主义理解下的安全,即国家安全由作为话语实践的外交政策(再)构建,包括将内部通过外部区分开来,将受威胁的“自我”通过施加威胁的“他者”区分开来而构建。因此,美国身份展现为一种想象的时空和观念过程,该过程通过美国与非美国的“他者”的话语和实践构成。对“他者”的威胁的定义构成了政治社会,并合法化了政治精英的领导。民粹主义的安全想象则通过情感诉求和狭隘化国家“自我”的叙述,在重新构建国家身份认同的同时,将国家“自我”与民粹主义选民的本体论不安全感混为一谈,并显著扩大了威胁“他者”的范畴,将政治对手、媒体、法院等列为“人民的敌人”。


民粹主义安全叙事导致了内部“他者”过程的显著扩张,包括从传统上被边缘化的群体和被压制的建言,到被视为反对民粹主义的自由民主的关键制度。扩张的核心在于通过话语进行包容和排斥。民粹主义的“美国自我”理念被铭刻在公共领域中,成为人民主权和国家身份认同的纽带,明确针对具有威胁性的“他者”——“美国人民的敌人”。由于人民主权没有本体论特征,民粹主义者拒绝使用现有的自由民主政体的代表制来阐明“人民的意愿”,它要求将“人民”建构为能够通过动员和代表来行使和收回权力的主权代理人。“民粹主义”激励“人民”反对现有的秩序,从被认为垄断权力的精英手中收回人民主权,并在此过程中围绕新的霸权人民身份重塑国家自我的意义。因此,民粹主义身份政治与本体论安全的联系成为该过程的驱动力。


分裂国家:民粹主义安全叙事的情感诉求

民粹主义安全想象将一个勇敢的“人民”与背信弃义的“精英”的对立叙事与安全威胁联系起来,而该威胁与精英及其政治责任有关。这种框架的核心是通过有利于获得民粹主义选民的认可和支持的话语,来表达从移民、贸易、经济到外交和安全政策等政治问题,并边缘化国家利益和公共福利等传统精英概念。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甚至更早的时期,美国存在一种倾向性和情绪化的责任归因,即诋毁腐败和邪恶的精英,并认为他们对人民面临的生存威胁负有直接责任。这种归因代表了政治现实的叙事框架,并在社会层面塑造了民粹主义态度。在这个身份形成和受众取向的过程中,安全叙事主要通过“英雄”和“恶棍”的对立,使国家安全概念与受众建立了联系,从而构成了以安全为中心的总统政治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现实的叙事顺序反过来又建构了一种作为观众本体论安全的民族归属感和历史基础。


重要的是,民粹主义安全叙事并不是在话语的真空中运作的,而是当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共享主体间的意义才能有效。因此,特朗普通过各种民族民粹主义言论,包括反建制、国家复兴、贸易保护主义、反移民措施和反全球主义,同时利用民主党政要的争议性话语,动员其选民,将美国社会划分为两个极端对立面。特朗普试图通过在本体论上向追随者保证他是在为保护他们利益、文化和价值观而战,并保留他们对过去美国的理想化主张,认可他们对继续保持社会地位的权利意识,从而加强他本人与追随者之间的积极肯定。


特朗普:保护美国人民不受“全球主义”侵害

在反精英的对抗性民粹主义话语中,特朗普的言论将经济领域特别是全球贸易,描绘成美国工人阶级在本体论上极度不安全的根源。他宣称多边主义、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机构正在伤害普通美国人,即重要的少数群体由于外包和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而损失了收入。然而,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民粹主义选民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而民粹主义提倡者试图通过不安全叙事来操纵这些情感。因此,外国竞争者和从中国、加拿大和欧盟进口的钢铁和铝被认为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威胁,同时更是危及在传统制造业和能源行业工作的美国人的生计和自我价值感。概言之,叙述共同的苦难和屈辱,以及声张对共同的内部和外部敌人的公正报复,将加强民粹主义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的本体论保证。


此外,特朗普还讲述无辜的普通美国人在罪犯和恐怖分子手中受害的个人轶事,并将“非法移民” 称为美国人民生活中的公敌。这种民粹主义安全叙事简化、放大并渲染了其追随者中普遍存在的本体论不安全感,几乎完全通过暴力犯罪、恐怖主义和生存威胁的视角来描述移民问题,从而利用公众舆论的情绪,并激发追随者对民族民粹主义世界观以及“美国优先”政策议程的支持。


美国优先与框定新冠疫情:作为国内动员手段的地缘政治叙事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特朗普的民粹反全球主义和民族单边主义的融合表现为日益敌对的反华言论。他对疫情的叙事和政治回应旨在强化总统作为“赢家”的公众形象,即将病毒在美国的爆发直接归因于中国,而他保护美国人民抵御了全世界的外敌、战略对手和地缘政治敌人。特朗普将后真相言论、阴谋论和美国境外危机的叙事结合在一起,通过民粹主义地缘政治的对立核心逻辑,在2020 年总统大选中动员共和党选民。


同时,特朗普通过仇外怨恨和表演性愤怒将疫情语境化,为在国际领域采取合法报复政策提供了话语空间,包括经济脱钩、要求中国提供经济补偿,以及在华为5G网络开发问题上对美国盟友施压。这种叙述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政府内部和共和党内部的反华势头。特朗普借助情绪化机制和责任归因机制等,对疫情的回应再次证明了民粹主义安全叙事的双重作用,它将针对“人民公敌”的敌对政策的合法性与国内民众的党派动员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将世界政治和美国社会划分为敌对阵营。


结论

安全想象的分析框架有助于确定民粹主义言论中情感和叙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在国际政治背景下与政策结果和选民诉求相互联系。特朗普运用民粹主义安全叙事,在话语上表现了一种政治现实,简化了政策问题,戏剧化了冲突,并不断将责任归因于内部和外部的“人民公敌”。在构建“美国优先”的安全想象时,特朗普将贸易和移民政策武器化,使其作为美国文化战争中争夺人民主权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关键问题。而他对新冠疫情的回应则故意将中国作为外来对手,强化了地缘政治对立,反映并放大了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强硬观点和美国民众转变态度。在经济焦虑、文化疏离、个人安全担忧、本土主义怨恨和仇外心理等情绪的感召下,特朗普始终保持着超过 40% 选民的稳定支持率,在2020年美国大选失利时仍是选举史上票数第二高的总统。选举结果也再次证实美国社会的深刻分歧,表明旨在扩大内部分裂的民粹主义安全叙事仍是一种有效的选民动员策略,其对美国外交政策选择和在世界上的角色的合法化有可能在特朗普首次总统任期后继续存在。


译者评述


文章通过后结构主义和政治心理学的结合,为解释当代美国民族民粹主义和特朗普政治言论和其政府对外政策提供了一套新的分析框架。后结构主义关于对外政策作为一种区分“自我”和“他者”的话语实践以(再)构建国家身份认同的理论已经成熟,然而并没有与民粹主义话语广泛联系起来,也没有跨学科地结合政治心理学。民粹主义尤其热衷于在作为内部的国家“自我”当中寻求威胁的“他者”,即政治精英。文章因此通过政治心理学关于责任归因的见解,探索了特朗普的一系列政治言论,发现它们将内部“自我”中的“他者”与外部的“他者”等同“怪罪”了起来,并重新构建了美国国家身份认同。于是,基于后结构主义关于身份认同和对外政策的构成关系,这种身份认同由作为话语实践的民粹主义安全叙事和相关对外政策构建的同时,也合法化了更多的叙事和政策。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来临之际,无论特朗普能否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文章都能为美国民族民粹主义和对外政策的理解提供解释性和分析性框架。



词汇积累

责任归因

Blame Attribution

安全叙事

Security Narratives

民粹主义安全想象

Populist Security Imaginary

情感说服

Affective Persuasion



编译:朱子岸,国政学人编译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研究兴趣为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政治心理学、生命政治学。



校对 | 辛逸伦 赵怡雯

审核 | 李源

排版 | 张俊枫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国政学人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最大的学术编译平台,专注国内外权威杂志前沿学术动态。受众定位高水平研究者,目前已覆盖国内本领域所有科研院校。联系:guozhengxueren@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