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苏再坤,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观音堂村七组村民。种地之余,开饭馆养家,为适应市场需求,转型做纳豆(黄豆)豆瓣加工制作,坚守10 余年,凭借传统手工工艺,从最初的小打小闹、仅满足自家及亲戚需要,到现在远销省内外、年产值超过一百多万,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之路,书写了一个农民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人生传奇。
在宜昌市夷陵区与兴山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观音堂村,是雾渡河镇的北大门。古稀之年的苏再坤,祖祖辈辈在这里靠种地为生,感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就像这里的山水,纯净而甘甜。到了他这一辈,赶上好时代,厚重的黄土地孕育了他灵活的头脑,土里刨食的他,把目光投向市场,利用他家紧靠宜兴公路的特殊地理位置,开起了饭店,取名雄风。从宜昌到兴山、神农架,他家是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客,累了正好歇歇脚;饿了就炒两个小菜,吃上几碗饭。由于食材带有泥土的芳香,手艺又是祖传,加上自制的纳豆豆瓣做调料,他家饭店的声名日益远播,只要是在雾渡河地界,镇里、区里甚至市里搞接待,很多时候都指名要在他的饭店里进行,不少人认为,他雄风饭店的菜不仅农家味十足,还饱含了雾渡河的风土人情,饭后好久还在脑海里萦绕。他的老伴张祖珍自豪地告诉笔者,有一次,一位副国级领导到神农架考察后返回宜昌,途经他们家的饭店,临时决定下车来吃中饭,这可忙坏了他们一家人,除了担心,还有紧张。可这位领导和蔼可亲,很快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还邀请他们共进午餐,拉家常,给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这段插曲,像一幅定格的画面,在他们的心中烙下了印记。
就在苏再坤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条高速公路改写了他的餐饮人生。宜巴高速修通后,追求时效的人们大多选择上高速到兴山、神农架,不再从宜兴公路蜿蜒而行,饭店的生意急转直下。
望着蓝天白云下像一条巨龙呼啸而过的宜巴高速,苏再坤有些莫名的失落,黯然神伤,但他很快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却深谙朴素的人生哲理:“儿啊,路都有走不通的时候,但我们是人,是人就能想办法!”
“对,天无绝人之路,大不了重新下地种田去,只要肯下力,怎么也能填饱肚子。”苏再坤经过一番思考,做了市场调查,决定保留餐馆,把主要精力用于做纳豆(黄豆)豆瓣,把他的父母亲传给他的这一手艺发扬光大,力争为人们的餐桌奏出一曲抒情小调,既增加食欲,又抚慰敏感而脆弱的胃肠。
“豆瓣美味急不来,
慢工才能出细活”
10年前,已是花甲之年的苏再坤,重新燃起了人生的希望,主攻豆瓣制作,决心把祖传手艺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风味调料,烹出爽口爽心的美味佳肴。
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他注册成立了观音堂山之缘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开启豆瓣人生。厂房建成后,他们一家人就全身心投入到了生产之中。尽管有前期的铺垫,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左邻右舍、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家做的豆瓣炒腊肉、猪头肉和土辣椒好吃,可真要面向市场,拓展更大更多广阔的空间,压力前所未有,营销便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毕竟是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实属大姑娘坐轿头一回,挑战可想而知。
苏再坤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他和老伴在家把好质量关,让他家公司生产的豆瓣既秉承传统的风味,又融入时代的新鲜元素。
陪同走访的雾渡河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范鹏对笔者说:“山之缘食品公司在成立之初就从传统工艺传承、手工制作的生产线布局、设备定型、配方配料、质量标准以及原材料验收规格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严格要求,并于2017年11月取得‘雾峡’使用商标。”
苏再坤告诉笔者,豆瓣制作工序繁多,至关重要的是“炒、煮、腌、烘”四道工序,细分的话还有十几道小工序,“每道工序都环环相扣,豆瓣美味急不来,慢工才能出细活。”
黄豆买来后,先炒酥,然后用钢磨去皮、整干净,把黄豆梭成两瓣,接着放在铁锅里用柴火煮上10个小时;上窝发酵是最关键的环节,需两天两夜,要严格把温度控制在45度以下,每天还要进行紫外线消毒,卫生必须达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发酵成功后迅速拌佐料腌制,让豆瓣生出棉絮一样的细丝,称之为纳豆丝;最后烘干,最好是放在高温下暴晒,晒干了就装袋抽真空封口。
豆瓣很多人都会做,但就是没他家做的口感好。苏再坤告诉笔者:“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否则做出的豆瓣不是软了就是硬了,当然,这需要经验,配料的比例也非常重要,至于具体是多少,需要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索确定。做什么事都有窍门,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规律。”正说话间,他的儿媳江明月走过来,手里拿着一袋封好口的豆瓣,上面贴着标签,商标名叫“雾峡”。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苏再坤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口碑相传只能局限于周边十几里地,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豆瓣,还得走出去宣传,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观念也得与时俱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年岁渐高的他,把儿子苏金华和儿媳江明月派出去跑市场,打开销路。年轻人脑子活,点子多,适宜冲锋在前。
豆瓣虽好,可养在深闺人未识,最初的销售是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豆瓣放在菜市场、商场、超市代销,一度无人问津,形同陌路。然而,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慢慢地,有人吃了说好,再来买,一来二去,渐渐成了气候,销路一步步打开,一些商家开始找上门来订货,业务量随之大起来。
传统的销售方式看得见摸得着,但很快就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苏再坤就鼓励儿子儿媳通过微信、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推介自家的豆瓣,还与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合作,把“雾峡”牌豆瓣销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让豆瓣香飘神州万里。
范鹏是镇里的文化人,说起话来更书面更专业:“山之缘食品公司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从田间到工厂再到消费者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管控系列体系;他们严格控制加工原料标准,确保原料质量;规范加工流程,确保产品合格。”
苏再坤听了,竟有些羞涩地说:“儿子告诉我了,我们将按照国家SC认证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客户对象,科学制定酱料加工工艺流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从中档到高档产品的跨越。”这样的表述文绉绉的,但他还是记下来了,活到老,学到老,苏再坤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他表述的不仅是台词,更是他心曲的真实流露。一个农民,也有追求,也有情怀,观音堂上,苏再坤又多了一种身份——雾渡河豆瓣的传承人和主要制作者。
“每制作一袋豆瓣,
都是在融入一份情感”
“古老的技艺要传下去,
豆瓣制作要活起来”
苏再坤用大把时光研究制作一袋袋豆瓣,向市场传输精美的产品,传递雾渡河的风土人情,承载一曲曲可以追忆的乡愁,时间好像也更善待这位古稀老人。如今他的手不抖、眼不花,依然活跃在豆瓣的生产制作一线。他把传统的制作工艺已传授给了儿子儿媳,雾渡河豆瓣已后继有人。
眼下的观音堂绿意葱茏,风景正好,即使骄阳似火,在树荫下在房间内却凉爽可人。在孙子孙女放暑假之前,苏再坤正在做着一件大事,他说:“我要把豆瓣制作的传统工艺流程用文字记录下来,让更多的雾渡河人学会用手工制作豆瓣,让我们的乡土产品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我是个农民,但我知道不能狭隘,好东西是要分享的,只有能分享的东西才能传承下去。我的祖辈让我端上了饭碗,我要让更多的观音堂子孙端上饭碗。”
源于黄土地的豆瓣,在苏再坤的手中,又超越了黄土地,上升到了工业文明的层面,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质的飞跃。他的儿子儿媳已成了他的传承人,不仅学会了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而且推陈出新,把这一工艺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传统往往让人留念,但有时却不得与之告别。
孙女邹灵君是个有灵气的女孩,正上初二的她,几次在习作中写到她家的豆瓣,不少同学看了她的作文后,都嚷嚷着要去她家买豆瓣炒猪头肉吃,惹得她忍俊不禁。孙子已长成大小伙子了,马上小学毕业的他,也缠着爷爷教他做豆瓣。
环境有时就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在苏再坤的周围,已有不少年轻人向他表露了学做豆瓣的意愿,不为别的,就想做了自己炒菜吃,吃出家乡的风味,存储家乡的记忆。
苏再坤有个专门的盒子,里面收集了各种豆瓣制作的资料和图片。每做一次豆瓣,他都会记下当时的主要经过和独特感受,他说自己岁数大了,有些细节容易忘记,他写下来,是为了便于总结与反思,好让自己的制作手艺更精湛一些。
不光是文字和图片,苏再坤的盒子里还有照片和视频。每当翻阅相册,他对豆瓣制作的热爱与专注溢于言表,受他影响,儿孙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苏再坤的夫人张祖珍从年轻时就是他的助手和帮手,尽管已是满头银丝,可仍能看出她当年的俊俏和能干。无论经历什么样的波折,她都坚守在苏再坤身边,并支持他把传统手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苏再坤对此很是感动,他说:“豆瓣制作一定要有责任心,古老的技艺要传下去,豆瓣制作要活起来!”
传承古艺,也要兼收并蓄。苏再坤已将山胡椒酱(当地人叫木姜子酱)的制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观音堂有大量天然的木姜子,他们采摘起来清洗、滤干、腌制、油烫、封装,制作成木姜子酱,食用时倒出来拌饭、拌面、煎鱼和炒土豆片,味道特别鲜美。
市场前景是看好的,这一点苏再坤已做足了功课。
谈到未来的发展,苏再坤的儿媳江明月脱口而出:我们将食品健康安全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实行从产品开发设计到原料种植,再到加工销售,最后到产品标准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健康安全工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纳豆精品名牌,并将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山之缘的“雾峡”品牌将成为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农业加工的“绿色、生态、健康、安全”的重要标志。
这些年来,从豆瓣制作到市场销售,苏再坤主要是带领一家人在做,他表示,他的企业要适时扩大生产规模,消化更多的农户产品,吸纳理多的村民就业,不为别的,他要回馈观音堂这片多情的土地,回馈这些勤劳善良的乡亲,要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苏老对豆瓣制作手艺的坚守与热爱,还有为人处世的谦逊、真诚等品质,都是我们要延续下去的。”范鹏情不自禁地说。
观音堂湛蓝的天空上,几朵白云轻轻地划过,像是在赞许,也像是在微笑。
作者简介:
魏以进,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百余篇散文于UN《New China》、香港《文汇报》、《湖北日报》和《三峡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故乡魏家坡》。创办小荷文学社,指导学生写有千余篇习作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
-END-
来源:夷陵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