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忆盘古
黄荣久
在鄂西腹地盘古山,隐匿于高山之巅的是那座盘古庙的遗址。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历经风霜雨雪,依旧屹立不倒,俯瞰着世间万物的起落变迁。
这庙宇,建于群山环抱之中,每一块条石青砖、每一片瓦砾门眉,都蕴含着深厚的信仰与传说。
盘古的故事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篇章。据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处于混沌状态。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中,有一个巨人名叫盘古,他沉睡了许久。有一天,盘古突然醒来,发现周围一片漆黑,于是他便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随着一声巨响,混沌被分开,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担心它们还会再次合在一起,于是他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天地。每天,天都会升高一丈,地也会加厚一丈,盘古也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增长。这样过了不知多少年,天和地终于稳定下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天地格局。
当天地稳定之后,盘古也因为疲惫而倒下。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云,声音化作了雷声,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可以说,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化作了世间万物,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盘古还创造了人类。他将自己的血液流向大地,形成了川河和泓潭,血液的气息作为元气传递给人类,人类依靠着这股元气得以繁衍生息。盘古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和传颂的对象。
盘古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对天地起源和宇宙形成的想象与探索,也反映了人类对创造力和奉献精神的崇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盘古被尊为创世神和人类的始祖,他的形象和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遥想那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于是,地处华中鄂西腹地的人们便在长江西陵峡北岸雾渡河的高山之巅,建起了这座盘古庙,以纪念这位创世之神。
最早建立这座盘古庙的,据说是在元朝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278年。明清时期,盘古庙曾经历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修缮,这些历史事件在地方史志中有庙宇的文字证据,却寻找不到已经远去的建设庙宇的功臣。
盘古庙的庙址坐落在这座神秘而庄严的山脉,以其险峻之势,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能够直插苍穹,山势险峻异常,让人心生敬畏。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攀登,每一步都需谨慎前行。两旁的山石陡峭如刀削,崖壁间不时露出嶙峋的怪石,仿佛随时都会滚落而下,令人胆战心惊。山间云雾缭绕,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险峻的气息。
面对如此徒峭险峻的山峦,雾渡河人究竟是如何凭借超凡的毅力,将那些庞大笨重的石条石块等建筑材料一步步送上山巅的?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那些早已作古的建设者才能深切体会。或许,正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给予了他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在艰难的搬运过程中,他们或肩扛,或手推,足迹遍布了山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险,但每一步也都在向着目标迈进。
正是这种毅力与坚持,最终成就了盘古庙的巍峨壮丽。它不仅是雾渡河人心血的结晶,更是他们精神的象征,永远矗立在山顶,见证着他们的坚韧与不屈。因此,人们将此山命名为盘古山,方圆数十里的村庄都愿以盘古山村自居。岁月流转,现在盘古山村的村名已改,但人们那份对盘古的崇敬与纪念,却从未改变。
2024年端午节刚过,雾渡河镇和三隅口村的主事者便盛邀作家、诗人,一同登顶盘古山,追寻那份古老的信仰。盘古庙伫立在山巅,仿佛是天界的门户,引领着人们走向神圣之地。
试想盘古庙建成后的那些岁月,每当朝阳初升,盘古庙的金顶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熠熠生辉。信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徒步攀登,或策马而行,只为在这神圣之地,献上自己的一份虔诚。他们祈祷风调雨顺、家人平安、事业有成。信仰的力量在这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
盘古庙的故事丰富多彩,它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与繁荣。《宜昌县志》说,自从盘古庙建成后,雾渡河的山乡便逐渐繁荣起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生活、繁衍后代,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和谐安宁的村落。盘古山下的雾渡河一度成了川鄂一个十分重要的驿站。而盘古庙,也成了南来北往人们心中的圣地,造就了人们信仰的源泉和精神的寄托。
如今,这座昔日人头攒动的盘古庙已变成了一座孤山,寂寥无声。时光荏苒,昔日香火鼎盛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余下风的低语和流逝的岁月。然而,即便如此,坍塌的盘古庙依旧仰卧在山巅之上,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们的信仰。
昔日庙宇的飞檐翘角仿佛在晨曦中闪烁着金光,正在述说着一段千年的传奇;悠扬的钟声仿佛回荡在山谷间,与信徒们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今日,我们攀登这座孤山,寻觅昔日的痕迹。山路崎岖,草木茂盛,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庙宇的残垣断壁依旧屹立在山顶,门庭虽已不在,香火早已熄灭,唯有清风在树枝间穿梭,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站在山顶,俯瞰着四周的山川大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与感慨。盘古庙的兴衰,仿佛是一部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人类信仰的变迁与消逝。而这座孤山,也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关于遗忘、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
然而,即便是在这荒凉的孤山上,依然有生命在顽强地生长着。草丛中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上的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孤山的宁静与深邃。或许,这座孤山正是生命与历史的交汇点,它见证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与生机。
我轻轻抚摸着庙宇的残垣断壁,感受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厚重。或许,盘古的故事并未结束,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在这座孤山上,它依旧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吸引着那些愿意探寻它的人。
我离开这座孤山时,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如今归属雾渡河镇三隅口村的盘古庙,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逝,然而它的影子,却如黄柏河畔的顽石,经年累月,被河水冲刷得愈发分明。盘古,这位开天辟地的神话英雄,他的传说,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
盘古庙虽没了,但盘古的精神仍在。他不仅是神话中的巨人,更是人们心中的信仰,是对起源、创造和不屈不挠精神的崇敬。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宇宙起源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修建这座庙宇,人们表达了对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也借此祈求天地神灵的庇佑和恩赐。正是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峦,却成就了盘古之巅,不仅是高山之巅,更是信仰之巅、文化之巅、精神之巅。它如同一座灯塔,在茫茫人海中指引着山民们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信仰与崇敬,都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采风结束,回到我的寓所长江西陵峡畔,望着葛洲坝工程开闸时滚滚东逝的江水,我仿若置身于那混沌初开的时刻,能聆听到盘古挥斧开天辟地的磅礴轰鸣。那声响犹如远古的回响,穿越时空的尘埃,激荡在每一个灵魂深处,仿佛在低语着宇宙间永恒的奥秘。它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对生命起源与宇宙浩瀚的深刻思考。那轰鸣声在心头久久回荡,永不消逝,如同生命的脉搏,跳动在每一个瞬间的精彩与辉煌之中。
来源:夷陵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