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从甘肃走向世界:1954年,齐白石徒弟作品国际获奖

文摘   艺术文化   2024-11-06 09:53   甘肃  

1954年,

中国篆刻从甘肃走向世界


       说起篆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许多人甚至把中国印作为中国篆刻走向世界的标志。其实,早在1954年,中国篆刻就已经走向了世界,而它的出发地则是——甘肃。篆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最有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明清以来篆刻艺术最为兴盛之地非江浙莫属,1904年在杭州西湖边成立的西泠印社,至今依旧是中国篆刻界最为著名的学术团体。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在历史上,由于丝绸之路的巨大沟通交流作用,甘肃的印章篆刻基本上和全国各地发展同步。从出土文物看,河西的汉印、敦煌藏经洞唐五代时期印鉴、西夏文的首领印等都令人叹为观止。自宋元以后,随着经济政治中心东移,甘肃篆刻也逐渐陷于沉寂。从明代到抗战前夕,甘肃篆刻史上能留住名字的只有榆中兴隆山的“栖云山刻坊”,以及书画篆刻家兰州唐琏、泾川吴俊三、定西张敬行以及客居兰州的武昌人胡宝耕等人而已,除了这些外,甘肃篆刻一片寂寥。       

               

钱墨君先生


        这样一个现状下,1954年,甘肃印坛为何能创作出中国篆刻首件世界获奖的作品呢?这背后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今日,就让我们跟随着钱墨君先生,聆听陇上印坛的故事。


被遗忘的唐琏


  我始终认为,要说甘肃篆刻艺术的往事,要说1954年甘肃篆刻艺术作品在世界获奖的事迹,就必须要从唐琏说起,这是位绕不开的人物。


  唐琏是兰州人,他是清乾嘉道年间,陇上书画艺术界少有的全才,精于诗、书、画、琴、篆刻、中医。据记载,唐琏学习时遍访名家,因而博采众长。据唐琏的《松石斋印谱》记载和我们的推断,唐琏一生治印大约有五百多方。乾嘉道时期,正是中国篆刻艺术空前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东南沿海地区,先后有徽派、莆田派印风统治当时印坛。后来,西泠丁敬成为印坛盟主,他被称为浙派初祖。可以这样说,在当时印坛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都是安徽、福建、江浙的人士,除此之外其他地域人士寥寥无几。然而,唐琏凭借着其高超治印艺术水准,成为江浙印坛之外为数不多的人物。

  

唐琏指画(资料图片)


       细细考究,唐琏治印的“字、刀、章”三法,却有浙、徽两大流派的治印风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与唐琏的游历有关。唐琏曾经被陇上名人秦维岳请为幕友,在东南沿海地区游历过。因而得以接触到了浙江、安徽的印风。如今,我们甚至发现唐琏的印风中有扬州四凤派的技法。

   可惜的是,兰州书画艺术界知道唐琏的人很多,都知道他是陇上书画名家,但了解唐琏的篆刻艺术的人却寥寥无几。

   

        2004年,在兰山印社同道们的支持下,我主编出版了《松石斋印谱》。这是陇上书画名家唐琏在1836年去世后,首次专门单独出版他的印谱,也是清代西部篆刻家第一部被发掘抢救的个人印谱。这部书的出版,可以说揭开了甘肃篆刻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面。通过对《松石斋印谱》的研究,我认为,唐琏是清代中叶一个印宗秦汉而取精用宏、求古探奥而运以己意,有所建树创新的篆刻名家。这样的评价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虽然是江苏无锡人,但自1966年初,为支援三线建设来到甘肃后,从此扎根于陇上,并把篆刻艺术的继承和挖掘陇上文化艺术为自己主要创作方向。《松石斋印谱》的出版也完成了我的夙愿。

  唐琏是甘肃篆刻史上不能不说的人物。那么篆刻如何从甘肃走向世界的?


齐白石和刘冰庵的合影


 白石门人刘冰庵


  抗战爆发后,大批沦陷区的人士流亡到甘肃各地。他们的到来,给甘肃文化带来空前的繁荣。这些人士中有音乐家,有作家诗人,自然也少不了篆刻人士。

  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印人丁希农、刘冰庵、度北辰、邹梦禅等人也相继来到兰州。他们的到来,使得甘肃印坛忽然红火起来了。这些人中丁希农是1943年来甘肃,而刘冰庵到甘肃的时间要稍晚点。


  刘冰庵是辽宁熊岳人,名庆祚,号冰庵。他是齐白石的学生,人们称之为齐门四大高足之一。刘冰庵的篆刻早年学的是汉印,入了齐门之后,就专攻齐派印风。齐白石先生非常喜爱刘冰庵,他给刘冰庵绘制了一幅《冰庵刻印图》,图中一座古宅,一人伏案篆刻,宅后是大山,宅前是苍松。整幅图画构图简洁,富有韵味。可见齐白石先生对刘冰庵的钟爱。

  

        刘冰庵是辗转来到兰州的。到兰州的具体时间,人们有两种说法,有些人认为刘冰庵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种种原因而来兰州的;据资料显示,他是1947年来兰州的。我没有见过刘冰庵先生,关于刘冰庵先生的事迹曾多次听陇上老印人骆石华、狄水池等人说起过。尤其是狄水池,他曾经和刘冰庵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据说桌子是面对面。以前,老印人们健在时,我曾请人催促他们写点当年的回忆,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愿,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1947年刘冰庵先生来到兰州。而有些材料上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刘冰庵原先在东北邮政系统工作。1947年,东北解放前夕,当时民国邮政总局明令调他们来兰州。刘冰庵到兰州后继续在兰州邮政局工作。


白石老人给刘冰庵的题赠


       据回忆,他到兰州前夕,和齐白石先生照了一张合影。齐白石先生在像背后题写:“齐门高足冰庵长相见,白石老人赠别,丙戍秋。”从白石老人的题写来看,应当是分别赠言,丙戍年是1946年。我以为,这是刘冰庵到兰州前和白石老人的合影。也就是说,1947年,刘冰庵先生到兰州是比较准确的。


篆刻从甘肃走向世界

  

       一批印人来到甘肃,无疑极大地推动了甘肃篆刻事业的发展。在这些前辈印人的推动下,陇上学习篆刻的人逐渐增多,

  

       刘冰庵先生到兰州后,结识了兰州书画界的人士,推动了甘肃书画事业的发展,先后引荐骆石华等拜师于白石门下,还把曹陇丁、李云山、刘万里等引荐到李苦禅门下。

  1954年,甘肃省文化部门筹划参加当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和平博览会”的作品,参加这样的博览会,作品必须另辟蹊径,既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结合当时的时代内容。最后,人们就想到了白石门下高足刘冰庵先生。

  

       在当时甘肃省文化局局长曲子贞的推荐下,人们就把参赛的重任交给了刘冰庵。有人曾回忆说,当时刘冰庵拿出了珍藏的一对青田石大印章。这是一对大印,印首是荷花镂空的印纽。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传统文化中是高洁的象征,也是生生不息的象征。冰庵先生在其中一方上,刻下了“保卫世界持久和平”。


   这方印5.6厘米见方,雕刻 得非常有特色,字体古拙而有力,正是齐门风格。在处理上,世、久、平三个字的最后一笔并没有像正常字形那样,而是打破字形结构,笔画直达印最下部边缘,三个笔画牢牢地支撑了厚重的上半部分,显示了人们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这方大印在捷克斯洛伐克荣获“和平奖状”及“大奖”,成为中国篆刻在世界获奖第一例。刘冰庵先生也成为我国篆刻艺术在世界上获奖的第一人。

   

篆刻从甘肃走向世界,图为《保卫世界和平》印蜕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的信息并不发达,至今知道这件事的人寥寥无几,很多重要的资料和著作都没有记载,至今想来甚为遗憾。如今大部分人是从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知道中国篆刻走向世界的,其实早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篆刻就走向了世界,并且在世界上获得大奖,而这一步,就是从西北的甘肃走出去的。

  

         1957年,冰庵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待遇。1958年初,刘冰庵先生放弃公职返京。后来,叶浅予先生推荐他到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书法篆刻,并推荐他编辑和亲拓《白石印谱》。冰庵先生于1973年去世,年仅63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套印引发的热潮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红火的甘肃印坛,不仅在世界上获奖,而且有一批刻印名家,扎根甘肃,为甘肃篆刻做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说到丁希农。


  丁希农是山东日照人,精于篆刻、书法、绘画。其实他毕业的学校是山东济南商业专科学校,还曾经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任过职。解放前,他就在兰州、西安、酒泉、乌鲁木齐等地举办过书法金石展。解放后,丁希农生活困难,一度在兰州井儿街以制作售卖山东黄酒为生。后来在兰州政协副主席赵子明的推荐下成为甘肃省文史馆员。

  

       丁希农先生清贫爱国,新中国成立不久就送独子参军卫国,还把自己收集的秦汉瓦当等两百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1960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年近古稀的丁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篆刻了由23方印组成的《沁园春·雪》套印。

         

丁希农作品《大河上下》


     这套印是丁老的代表作品,大气磅礴,苍劲古拙,不仅引起了轰动,而且也引来了众多青年篆刻家效仿学习,成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丁希农认为艺术上人人平等,总是极力奖掖后学者,许多书法篆刻名手因此受益匪浅。


  往事已矣,丁希农、刘冰庵等人对甘肃篆刻起到了开拓性作用,许多人从学习他们而走上治印之路,奠定了今日甘肃印坛发展的基石。如今,他们留下的故事也值得人们一遍遍咀嚼回味。


陇史荟
王文元讲陇史:在这里读懂甘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