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委常委、宜兴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周峰:聚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时事   2024-11-30 11:26   江苏  

城乡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体现的是从“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的继承和升华。县域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对于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理应坚决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创新政策体系、工作模式、体制机制等,在要素配置、产业协同、科技赋能、生态共建、强村富民等方面走出城乡融合新路径,为现代化建设赋能助力。


宜兴既是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也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板块,农村面积占市域面积的3/4,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2019年,宜兴作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组成部分,入选全国11个、江苏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对此,宜兴紧扣“创模式、强融合、增动力、走前列”目标,以“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五大改革任务为抓手,致力形成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体系全域赋能、城乡产业协同共建、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共同富裕提速增效的良好格局。


以“集地入市”为突破点,激发融合潜力


宜兴市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开发强度20%左右,但由于地处太湖西岸、流域下游,38.9%的面积在国家生态红线、省生态管控区域内,建设用地实际已逼近“天花板”。为此,宜兴依托试点建设,坚持挖增量、优存量并举,统筹用好城乡土地资源。构建体系、优化空间。围绕构建城乡融合的经济体系空间,持续优化“外围生态保护圈、北部产业集聚带、中部城市生活带、南部生态旅游带”的“一圈三带”空间架构,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3.3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64.77万亩、城镇开发边界40.59万亩,为土地要素流动划定边界、提供基础。政策引领、务求突破。制定形成集地入市“实施意见”“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体系,建立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数据库。继2020年实现无锡首例集地入市后,至今累计成交45宗、面积2115.7亩,保障了22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宜兴“地改”,提升土地绩效,近5年来新增2.45万亩耕地、12.18万亩高标准农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3万亩、腾退低效用地1万亩,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产业更新发展。保障权益、合理分配。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不受损为底线,对集地入市土地净收益进行管理、使用,从分配制度、民主决策、监管与指导等方面进行规定规范,切实防范风险,确保基层受益。


以“科技入乡”为着力点,锻造融合引擎


宜兴充分发挥教授之乡、院士之乡优势,依托“三山两水五分田”黄金比例的资源禀赋,全域融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在城乡之间搭建科创互联、人才互动的“桥梁”,在全市域推进科产城人融合,使创新成为城乡融合的最大变量。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先导。重构双招双引、科技招商体系,年均开展科技招商活动60多场次,2024年以来新增科技型企业1961家,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强劲的产业创新势头带动城乡各方面创新步入快车道。坚持以农业创新为基础。有序推进“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创新开展“星创陶都”农村科技服务站试点工作,建成部级科技小院1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3家,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以人才导入为保障。完善人才引育用留体系,运行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实施“乡村电商人才”“乡村天使”等培养计划,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乡贤人才回流乡村,目前已获评省“三带”乡土人才108人、省级工匠13人、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20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以“产业协同”为支撑点,夯实融合支撑


宜兴乡镇经济兴起较早、城乡企业相对低、小、散,产业聚链成群、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为此,宜兴制定《宜兴市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全域功能区发展框架,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市级层面。推动三大国家级园区与9个属地镇街一体化运行,与其他镇街跨区域、飞地式发展,园区联动镇街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成功立项。镇级层面。探索“小管委会+国企”管理模式,乡镇经济加快向园区经济、功能区经济转型。村级层面。构建“市级科技园+镇级产业园+村级特色园”的农业园区联动体系,打造7个十亿元级农业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联合了农业专业合作社92个,带动了10多个村稻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生态价值”为立足点,塑造融合优势


宜兴山在城中、城在水中,风光秀甲江南。近年来,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品牌和发展模式,推动山、水、茶、竹、林等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全力打造一流生态福祉。以守护生态本底为先,建成美丽幸福河湖516条,创成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3个省特色田园乡村,成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依托贯通全城的滨水慢行系统、910万平方米的超百个公园,打造“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城市宜居空间。全力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建设2个百亿级、15个超亿元文旅项目,培育近千家民宿、农家乐;坚持把最好生态、最美风景用于科创,目前有13个亿元科创项目、15万平方米创新载体落户南部山区。全力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在江苏率先发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绿色金融“宜兴标准”,开展重点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建立江苏首个基于GEP核算的考核体系,探索构建排放总量、林业碳汇交易科学体系,生态产品有价有市、有偿使用的框架初步形成。


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提升融合成色


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持完善强村富民机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建设,选树“最美青农”“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特别是创新推广“镇村联合”“飞地经济”“村企共建”“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产业富民和利益分配联结机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0年跑赢城镇居民和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8∶1。优质均衡配置公共资源。在供水、供气等七个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成“15分钟”医保、文化、政务服务圈,全域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医共体建设。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和高龄群体,高标准构建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深度救助因病致贫返贫家庭,低保、特困、残疾人等保障标准位居江苏前列。持续迈出土地改革步伐。有序开展农村低效用地、旧村部、旧厂房等闲置土地综合整治,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路径。持续开展承包地确权长效管理,引导承包地向适度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农民“以地生财”“以房生财”等路径不断拓宽。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21
作者:周峰(作者系中共宜兴市委常委、宜兴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责任编辑:贾潇潇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