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VIG1基因上的一个点突变促进了水稻的发育和耐冷性
文摘
科学
2024-09-19 13:38
中国香港
2024年9月1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线了一篇关于水稻耐冷机制的研究论文,“A point mutation in VIG1 boosts development and chilling tolerance in rice”。该研究通过对突变体VIG1的鉴定,提出了一种通过提高水稻幼苗活力、耐冷性和穗粒数来实现协同优化高产作物的方法。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多数人的主食。考虑到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以及逐渐上升的生产成本等因素,全球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挑战。最近,水稻直播系统因其低成本和便利性而被广泛采用,但其成功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稻品种的幼苗活力、抗寒能力和高产性能。然而,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导致了现代水稻品种在各个发育阶段对寒冷极其敏感,幼苗活力大大降低。更糟糕的是,直接播种与明显减少的籽粒产量相关,这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当所致。因此,扩大直播系统的应用,需要确定能够改善幼苗活力、抗寒能力和籽粒产量这三个参数的调控因子。幼苗活力(seedling vigor, SV)的主要特征在于地上部和根系的快速早期生长,它是一个由众多数量遗传位点(QTLs)控制的复杂农艺性状。通过基于图位克隆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鉴定了许多与茎长和/或根长相关的QTL。然而,关于幼苗如何协调生长与压力反应以适应周围环境知之甚少。耐冷性(chilling tolerance, CT)是另一个影响稻田直播的重要因素,因为水稻在其不同发育阶段对冷胁迫都是敏感的。据报道,有几个基因会同时调控SV和CT,这对水稻植株的建成和在冷胁迫条件下的存活至关重要。尽管这些研究关注了SV和CT的同时调控,但很少关注各种调控因子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每株的有效分蘖数、穗粒数(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GNP)和籽粒重量。因此,更多的研究正在着眼于通过针对这些参数来提高水稻产量。由初级和次级分枝塑造的GNP,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过去几十年里,虽然已经鉴定出了许多单独调控SV、CT和GNP的调控因子,但很少有调控因子能够在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迄今为止,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1 (IPA1)被报道为整合SV、CT和GNP的关键目标,IPA1的功能丧失会减弱水稻的CT和GNP但促进SV。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识别调控因子并阐明SV、CT和GNP之间的权衡机制,这对于水稻育种将大有裨益。图1. 突变体vig1a和vig1b的表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该研究鉴定了两个OsbZIP01的等位突变体vig1a和vig1b,它们都显示出显著增强的幼苗活力和耐冷性。但它们在最终的籽粒产量上有所不同,突变体vig1a显著增强了GNP。图2. VIG1-CK株系显示出增强的幼苗活力和耐冷性,但其籽粒产量下降图3. VIG1 通过与OsbZIP18的互作调节幼苗活力、耐冷性和穗粒数通过同时突变OsbZIP01和OsbZIP18基因,或者通过选择性操纵OsbZIP01的基本区域,可以获得vig1a表型。在vig1a中破坏OsbZIP01的亮氨酸拉链区域会使vig1a转变为vig1b。图4. vig1a的产生依赖于vig1a与OsbZIP18之间的互作图5. VIG1与OsbZIP18共同抑制与细胞扩张、细胞分裂、耐冷性和穗粒数相关的下游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VIG1(OsbZIP01)与另一个bZIP转录因子OsbZIP18共同作用,协同抑制涉及细胞扩张和增殖、C-REPEAT BINDING FACTOR/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BF/DREB)途径和GNP控制的基因表达,从而同时促进SV、CT和GNP。图6. NIL-vig1a显示出提高的幼苗活力、耐冷性和籽粒产量综上所述,这些发现为同时提高幼苗活力、抗寒能力和谷粒产量以促进水稻生产提供了一种策略。图7. VIG1和OsbZIP18介导幼苗活力、耐冷性和穗粒数的工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