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一方面强调理论模型创新,注重理论性,另一方面又反对理论预设,不能基于先验假设去建构理论。但很多作者实际写作扎根理论论文时,往往为了凸显理论性而陷入“理论预设”陷阱,或者为了避免理论预设而刻意回避理论文献。在C刊论文中,扎根研究“避免理论预设”主要有4种操作,接下来一一介绍。
一、适度引入相关理论,而不直接照搬
适度引入相关理架而不直接照搬,有两层含义。一是,当已有文献存在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理论(特别是理论模型)时,应当如实在文献综述环节体现出来,不能故意忽视。二是,当发现上述相关理论时,应当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而非作为自己研究的固定框架,更不能用这些已有的理论模型限定自己的研究范围,不然就会陷入对已有理论的依赖,而影响自己理论模型的创新性。
比如《OA期刊环境下的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研究》(《图书与情报》2022年第1期)一文,研究的是“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这里的“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其实就是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的接受或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这方面的文献,是存在的。因此,为了体现理论性,该文文献综述就应当呈现上述已有研究,同时为了“避免理论预设”,该文文献综述还明确指出,“也有一些研究使用诸如技术接受模型及其衍生模型来探究影响认知与接受程度的具体因素,然而,由于TAM、UTAUT、TTF等关于信息技术接受的理论模型大多偏重于在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而开放存取并不能被单纯地归类为某种技术或是系统,因此,对于此类模型是否能够充分且合理地解释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的接受状况尚不能武断定论”。也即从已有理论模型出发,承认前者的存在并指出其局限,把它们作为深入理解OA期刊环境下科研人员行为的逻辑起点,但自己的思考维度又跟之前已有的理论模型明显不同。
二、数据驱动编码分析,而不事先设定
数据驱动编码分析而不事先设定,说的是扎根理论研究应以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为基础,通过细致的编码过程来揭示数据中的深层含义。一切编码都由收集到的数据来驱动,既不能被预先定义的理论所限制,也不能把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强加在概念范畴上。
比如《“老龄友好型城市”的理论内涵与构建框架》(《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0期)一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从已有理论范式、国际实践指南中提炼出老龄友好型城市的关键要素,并形成相应的构建框架。为了叙述方便,这里仅以“理论内涵”为例展开说明。在“理论内涵”模型构建过程中,该文的概念和范畴都是从数据中自然涌现出来的,而不是把已有理论强加于数据。
具体来说,论文作者首先呈现八种较为清晰的已有理论研究范式。由于每一种理论范式对应着不同的代表性理论,所以该文接下来列举了每一种代表性理论。之后,对上述代表性理论做出分类,得出三大设计理念、三大类理论。再往后,又针对三大类理论及其对应的代表性理论,从中提炼得出11个设计特性,最后将这11个设计特性,匹配到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分层结构中,分别得到老龄友好型住区、老龄友好型社区以及老龄友好型城市的设计内涵。可见,上述理论范畴完全基于眼前的数据资料一层层得出,没有任何理论预设,最终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模型。
三、严格检验饱和度,而不流于形式
理论饱和度的验证,是扎根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步骤,它可以确保理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然而,在实际论文写作中,一些作者不重视展示理论饱和度的检验过程,将其视为一个可有可有的次要步骤,进而影响理论的成熟度和完整性。但是,只有严格执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并获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才能既体现理论性又不致理论预设。
比如《<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外语界》2021年第5期)一文,对理论饱和度检验做了充分介绍。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按照研究设计的既定计划,即从32份访谈资料中选取7份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对其进行开放式登录和关联式登录,观察是否有新的概念、类属出现,检验结果显示没有出现新的类属,已经理论饱和。另一方面,为避免研究仅限于已经采纳的群体而产生唯创新偏见,该文还对比了使用者与知晓者、意向者的编码情况,结果发现3个群体在主要类属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并进一步发现使用者与知晓者、意向者、未采纳者存在的一些倾向差异,最终确证三级编码已趋饱和。
四、批判整合现有研究,而不极端表述
批判整合现有理论,说的是扎根理论研究应酌情展示已有理论与本文的关系。它集中体现在论文结论部分的“文献比较”环节。通过文献一致性比较,可以明确自己的理论模型与已有理论存在哪些联系,从而表明自己的模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非完全主观构建,不做主观上的“填补空白”等极端表述。通过文献创新性比较,可以证明自己的模型不同于已有模型,摆脱理论预设的嫌疑,不至于说不清楚自己的创新之处。
比如《基于扎根理论的英语学界重译《周易》动因研究》(《语言与翻译》2021年第4期)一文,结论部分的过渡段结尾明确提到“相较于以往重译动因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后,以文献比较的方式、分3个小节具体介绍。以6.1.1为例。小标题“译者是重译中的主体驱动”,即该文的一个创新观点。为什么说它是创新的?因为“目前研究者多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重译动因(Venuti 2013;Vanderschelden 2000;Chapelle 2001),而大多数译者主体性研究属于宏观理论探讨,缺少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中观研究”。该文“通过扎根理论得出译者主体性对重译的产生存在三方面的影响:……”。这就是文献创新性比较,自己的理论不同于已有理论,不存在理论预设。后面又说“当前对重译的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读者因素的参与(王宏印 2006;王素珍 2008)”,这就已涉及文献一致性比较,体现出自己的理论根基。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批判性融合,该文得以体现理论性又避免了理论预设。
五、小结
作者:刘小华(科研写作研究所编教研总监)
点击下方卡片
查看今日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