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鄂尔多斯酒的那些人和事

文摘   2024-12-27 03:56   内蒙古  



有关鄂尔多斯酒的那些人和事


     早想为鄂尔多斯酒业写点什么,这不仅是我对家乡的酒情有独钟,更重要的是我对鄂尔多斯酒厂、鄂尔多斯酿酒人结下的情缘。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酒文化,竟感无处下笔,恰如面对大海,一点水难以概其全貌,能够写出一家之言,能够写出与众不同,实乃个人能力无法企及。所幸在参观了鄂尔多斯酒业园区,了解了鄂尔多斯酒业的前世今生后,才从杂乱纷繁中理出一些头绪来,有了如下一段文字。



    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国营东胜制酒厂,“鄂尔多斯白酒”商标创牌于上世纪60年代,是内蒙古老字号品牌,也是鄂尔多斯市的第一个注册商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鄂尔多斯酒业集团生产出了优质的鄂尔多斯白酒,它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清香型、清芝复合香型、芝麻香型三大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现原酒生产能力达年产6万吨,原酒储存能力达20万吨,公司独创的“清芝复合香型酿造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奖,其“一口三香”的特点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我的老家在准格尔旗,家乡人的祖籍多在晋地,因此,酿酒做醋当是拿手好戏,但到后来,家庭作坊式的酿酒(缸房)渐渐消失,从我记事起,家庭酿醋还在延续,但人们喝酒就要到供销社去买了。供销社由两个大的单体房间组成,曰:大门市,二门市。二门市其实是老大,是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就建起的砖木结构起脊房,而大门市是砖混平顶,建于六十年代初。大门市建成伊始,就很是气派,这不仅是门面比二门市更加高大,更因整间房装饰气派,门面中间是一个用水泥石英砂勾勒出的一个大大的五角星,两边是伟人的语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象征着大门市的高大上还体现在卖的商品上,什么五金农机具一律退居到二门市,至于酒么,瓶装酒被一排排整齐地摆在大门市的货架上,由供销社主任和年轻的女售货员坐镇售卖,而那个装着散酒的黑大瓮则搬到了二门市。



    记忆中,大门市的瓶装酒只有很少几个品牌,卖的最多的是地产绿瓶鄂尔多斯酒,另外一个也是地产酒双骏。平常的时候,大家都买五六毛钱一斤的散装鄂尔多斯酒喝,只是在订婚结婚或新女婿上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才会光顾那个摆着瓶装酒的货架,买家先找供销社主任说明情况,批个条子(瓶装酒80年代前很多年份是凭票供应,但实际用票证购买的是布匹、粮油这些家家户户必需品,即布票、粮票、油票等,而烟酒、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些奢侈品虽然名义上也是凭票供应,但也就是主任说了算),然后抖抖索索地掏出准备了好些日子的五元钱,而售货员则麻利地用纸绳将四瓶酒捆好递上,四瓶酒正好五元,也不用找零,一桩买卖就这样轻松完成。


    我的爷爷对于杯中之物是喜爱有加的,据老辈人讲,一次本村办喜事,全村能拿出的酒都已喝光,爷爷自告奋勇,到邻村侄子家借酒,等了许久不到,便让一个小辈前去迎接,还未出村,只见一位老人家满面红光,踉跄而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快快,拿去上酒,别冷了场子。”摇摇酒葫芦,才发现借来的五斤酒已所剩无几。


     等到我能为爷爷打酒喝的时候,爷爷已年近九旬,亲戚们来看望,也没啥稀罕之物,最多的是用软牛皮纸包一点黑糖,偶尔带一次精点心,爷爷也舍不得吃,给孩子们一分而光。父亲就说:“上供销社给爷爷打瓶酒吧,他也就好那口。”爷爷听了,就安顿:“打酒要让你梁少先大爷和马侉子大爷打,而且要漂皮打,站栏柜那两个年轻后生馋酒,瓮里的酒说不定被他们掺了多少水呢!”小年轻往酒里兑水一直是坊间的一个传闻,我那时懵懵懂懂,并没有搞清楚爷爷为什么非要叫那样打酒,直到若干年后知道酒比水轻才完全明白。但那时侉子大爷已经早几年就退休回老家奉祖去了,供销社离村子5里地,爷爷那时已行动不便,有些事自然是不知道的。


    村子里新闻稀少,但与酒有关的段子倒是很多,其中最多的是某某人善饮的传奇故事,“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善饮者,名气自然大。


    乔洪,黄河边上最后的河路汉子,晚年在准旗牛龙湾和清水河县岔河口两岸摆渡为生。水浒讲:三碗不过岗,而此君非五斤不上船。相传他唯一的一次醉酒,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人独挑五名晋地到访者,饮毕独自上船后,竟沉沉睡去,一直飘流到大宽滩,船搁浅停后老人家才醒过来。


地缸发酵纯粮酿造


    那个年代,喝酒尤其是喝质量好一点的瓶装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样也就凸显出酒的珍贵来,老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是,有一年,父子二人年前去庙梁的镇子上买年货,置办好必需品后,手里还有一些没有花完的余钱,高兴之余,决定买一瓶绿圪旦(老牌绿商标鄂尔多斯酒),路上儿子提着这瓶酒悠过来晃过去,不小心撞到路边的石头上,瓶碎酒洒,父亲大为可惜,赶快趴下喝,一边还怒斥儿子:“你这个败家子,快喝,怎么,不喝还等上菜么!”


    没有想到的是,成年后的自己,与东胜这座酒城结下不解之缘,开始是读书,然后是工作。那时的东胜,飘荡在大街小巷的,是浓浓的酒香和酒糟味,每天清晨,匆匆上班的人们在六合居巷口早餐时,是伴着浓浓的酒香吃下油条喝下豆浆的。


    提到鄂尔多斯白酒,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武世荣,正是他,把鄂尔多斯的白酒产业做大做强,也正是他,让东胜变成名副其实的酒城。


     七十年代前的东胜很小,小到一天时间就能把所有的大街小巷都逛完,正所谓“一个公园几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东胜城唤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温暖的春天,武世荣和所有有志创业的年轻人一样,适时融入了历史巨变的浪潮中。


     若干年后,我有幸和武总同时成为鄂尔多斯市政协委员、常委,我们无需介绍,彼此一眼就认出,是啊,回想起80年代中期,东胜城的人口也仅有几万,又有几人能不认识武总呢!


    武总话少,也很少提起往事,但委员这个群体也算是当地社会名流吧,大家除了很快熟悉起来以外,也能快速了解到彼此的经历。武总的籍贯是陕西神木县高家堡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武总来到东胜。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绝不知什么叫苦,媒体讲浙江人民是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开拓进取精神去经商、去创业,而武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来到东胜的武总烧过砖、当过小贩,后来,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经营场所,那是一个只有几平米的铁皮房。


    再后来,就是东胜人熟悉的那个武总了,1986年,26岁的武世荣创办了东胜市羊场壕糖酒副食批发公司,走街串巷送货上门,被大多数的东胜人所认识,1995年批发公司进一步扩大为世荣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而在他创业路上最大的一次跨越则是对国营东胜制酒厂的兼并。



    1997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东胜市制酒厂和全国大多数国营企业一样,实行了公司制改革,退出国有行列走向民营。东胜世荣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有偿兼并了40多年历史的国营酒厂,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我常常想,武总萌发生产白酒的想法,一定是从当个体户销售酒的时候就有的吧。


    转制后的酒业公司,大踏步地走上历史的舞台。从他接手酒厂的那一天起,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劳动用工、干部管理和工资分配等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推行聘用制;在工资分配制度上,实行效益工资制;把延续了30多年的旧体制连同“铁饭碗、铁交椅、大锅饭”全部捣毁,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酒业公司转制不到半年,生产和销售就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了把鄂尔多斯酒业产业做大做强,进而冲出内蒙古,走向全国,1998年,武世荣组建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他一面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建各地的营销网络和加强促销宣传,在自治区各盟市和陕西、青海、新疆等省份布局销售网点,为了加大力度开拓东北市场,在兴安盟收购并改建了科右中旗鄂尔多斯酒厂,为服务东北市场,缩短运输距离提供了保障。一面又实施鄂尔多斯酒厂搬迁项目,投资5000万元在东胜城东建起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白酒生产基地,配置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新建的鄂尔多斯酒厂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厂区环境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武世荣又从产品工艺创新入手,与内蒙古轻工科研所合作,开发出营养保健型甘草酒,在1999年9月的全国白酒大战中一炮打响,成为畅销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和“自治区科技名牌奖”。2000年5月,武世荣又与内蒙古轻工科研所联姻,由鄂尔多斯酒业集团控股成立了“内蒙古北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新产品研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的成立,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自1999年开始,鄂尔多斯酒业集团连续多年成为内蒙古私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先后荣获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等多项荣誉。


    2001年,酒业成功开发甘草酒酿造技术,同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甘草酒被业内专家誉为引导健康消费的科技创新产品,同时,鄂尔多斯酒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同年,再次进行现代化白酒生产基地扩建工程,使白酒生产能力突破2万吨。2004年12月,鄂尔多斯酒业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验收。2005年成功研发清香型多粮调味酒。2009年研发成功清香小曲酒酿造技术,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北方白酒行业的一项空白,同年开始清芝复合香型白酒酿造方法的研发。2014年,在传承传统的酿酒工艺的同时,申报“清芝复合香型白酒酿造方法”,于2015年取得成功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公司生产的“40度鄂尔多斯优级清芝酒”和“43度鄂尔多斯优级清芝酒”多次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



    从2010年开始,集团规划投资35亿元,开工建设鄂尔多斯酒业园区,开启了白酒全自动化生产的新篇章。如今,鄂尔多斯酒业的“诚敬文化”又为暖城增添了新的温度,系列诚敬酒扬名大江南北。


    武世荣成功了。他的酒业集团先后荣获国家、自治区、市、区数百项荣誉称号。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区领导多次亲临酒业集团视察指导,给予很高的评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视察了鄂尔多斯集团后欣然命笔:“酒林独树一帜,佳酿鄂尔多斯。”酒业集团还成功入选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武世荣本人也获得“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和“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多项殊荣。


    香港一位散文家曾说:“酒,是一种有灵魂的水。”当我们走进东胜,走进酒业园区,寻访这些平凡制酒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是这些酿酒人,赋予了美酒的生命与灵魂。“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仪狄杜康造酒,毕竟都是传说。而我们的鄂尔多斯制酒人,他们为国家、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对酒当歌,酿造着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人生篇章。




作者简介:


武洲,作家,文化学者。现任鄂尔多斯市作协主席,市慈善文化促进会会长。创作出版《河套往事》等文学作品,编著出版《论语解读》、《菜根谭选读》等400多万字,有5部著作(编著)获北方图书奖;出版社科专著(论文)《市场经济呼唤企业集团化》、《鄂尔多斯农牧业产业化之路》等350万字,9次获省市两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难得的值得收藏的好书!陕北民歌的精华,一套三本,正版厚书,每卷都比砖头还厚,精装,仔细看图。三卷价格210元包邮。有意收藏者请和山羊平台编辑刘女士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5047788277



(您想阅读山羊平台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吗?那么就请您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鄂尔多斯山羊”,再点击“关注”,就可以了,谢谢。)



鄂尔多斯山羊
鄂尔多斯山羊,本土资深记者作家诗人,也擅长时评,分析经济形势,提供就业致富信息等。其作品接地气,为百姓代言,关心民生,深受老百姓喜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