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 “四清”运动工作日记(连载之十三)

文摘   2024-12-30 05:48   内蒙古  


李 敏 | “四清”运动工作日记(连载之十三)

1965年7月3日 晴

上午到地里劳动,又到董家串了一会。中午洗衣服,接到通知到公社开会。

金妹和兰英来了,她们心里大概很难受,一句话也不说。我故意找话和她们说,不料她俩背着脸无声地哭起来。我也很难过,不禁流了泪。我安慰她们不要哭,以后我会再来的。可是此时的话已经失去了作用,她们仍是哭。下午到公社开会,是关于撤离的问题,不大一会儿就开完了。

回村时天还早,我通知社员晚上开联欢会,他们便早早收工了。晚上去了饲养院,很多社员已到齐,我们又准备了一会儿节目。联欢晚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青年们都演出了节目。兰英和秀英唱了《逛公社》,她俩是自编的歌词,歌颂“四清”运动以来农村公社的巨大变化,唱得声情并茂。秀英这个女孩子在我们刚来时一句话也不敢说,现在敢面对这么多社员唱歌,进步真大啊!徐后生和张全子合说了一段自编的相声,很逗笑,社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社员们欢迎工作组同志唱歌。老郝让我代表工作组唱,我给社员们唱了自编的《夸后套》,受到热烈欢迎,晚会达到高潮。郝组长这才第一次由衷地表扬了我一句:“原来小李子歌唱得这样好!”

联欢晚会在社员和工作队员合唱的《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结束。大家仍意犹未尽,不愿离开会场。社员们把我们工作队员围住,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给他们写信,不要忘记他们,不要忘记我们工作过的地方。

社员和我们含泪话别,依依不舍地走出饲养院会场。再一次不约而同高唱,歌声在静谧的月夜在广阔的平原飘荡。村边的那棵高大的水桐树在晚风中沙沙低语,像一位历经岁月的老人在倾心诉说这里曾发生的一切……

1965年7月4日 晴

上午接到上级工作组的电话,让我们先把行李送到公社,同时又宣布了一条纪律:不准和全村社员说几点离村,不搞送别,不收礼物。房东大娘和我忙乱一番,收拾齐备,我又帮大娘洗了几件衣服。

下午我们把工作队的办公室,即借贵德的空家彻底打扫一番,我又给大娘挑满一缸水,就到社员劳动的地里看望他们。人们以留恋的心情和我谈着,一直到收工。我又去南村社员家坐了一会儿,老大娘和小媳妇们都哭了,我心中很难受。晚上很多社员、队(村)干部都去我们办公室去了。人们边喝水,边谈心。青年们拉起了歌,很热闹。但他们的心中隐含的惜别之情已写在脸上。到很晚他们才散去,兰英和金妹还有英子干脆不回去了,跟我一起住。她们躺着,一句话也不说,渐渐地哭出了声,我心中难受极了,用什么话安慰也没有用处,后来大娘也哭了。

的确,我和他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了七个月,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怎能忍心分别呢?况且两地相隔遥远交通不便,分别后什么时候再相见呢?

好久不能入睡,依依惜别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愿做一个“永不撤离”的好梦吧!

1965年7月5日晴

今天是我们撤离的日子。

一早就起来了,四婶送来一堆干粮,有烙饼,有煮鸡蛋,让我们在火车上吃。

匆匆吃过早饭,老郝就来催我们走,依依惜别的感受在心头缠绕。虽然没告诉大家走的时间,许多社员们还是早早起来走出家门等着为我们送行。姑娘们拉着我的手不放,小伙子们帮着提东西。

姑娘们又哭开了,我尽力克制着眼泪,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不知和她们说什么好。房东大娘把我送出来,她又哭了。社员们送我们走到公路桥头上,我们终于分开了。美丽的河套平原,善良的河套人,我真不想离开你们,强忍着的眼泪终于决堤似地洒在河套的土地上。

徒步到公社坐上罩帆布蓬的大卡车,前往临河县城,再次路过我们战斗过213个日日夜夜的队(村),没想到许多社员根本没有回村,一直在公路上等汽车经过。他们站在路旁和我们热情招手,大声叮咛。我看见了房东大娘、村干部、英子、兰英、金妹、三花、二花、小兰、秀英、花花、全子、后生他们,汽车飞似地过去了,渐渐离我们的队(村)远了,离那些可亲的人远了。

上午十点多,汽车到了临河,我们在车站旅馆等火车。正巧在那里见到了来开会的副队长。他什么话也没说,但看出他心中的惜别之情,我们无声地喝着开水。

下午两点我们上站台集合,他也跟我们进站,只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握握手走开了,眼泪在眼里转来转去真不忍看。

我们在站台上等火车,灼热的阳光烤得人真有些受不了。三点多,火车终于进站了,经过一番拥挤上了车。火车开动了,车轮滚滚向城市进发,但我的心又飞回村里,真要能返回去多好啊,再见见那些男女老少社员们,再说说没有说完现在又想起来的话,再和社员们握握手……离别了,亲爱的河套母亲!离别了,我的第二故乡!离别了,可爱的乡亲们,什么时候再见到你们呢?一路上心里的千般思绪万般滋味纠缠着我。此时此刻,那些青年们、姑娘们、大婶们大概正在地里劳动吧?大概也在念叨我们吧?她们现在还流泪吗?真想念他们。我们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

一直到夜间十二点火车才到呼和浩特。学校的校车来接我们,学院的师生来迎我们,学校大食堂的热饭等着我们,到半夜一点多才睡下。

心里想着河套的亲人,久久不能入睡。

1965年7月6日晴/阴

下雨了,哪儿也没去,在宿舍闷着,这样的天气使人心里更加烦乱。细细的雨丝仿佛我心里绵绵的思绪,连接着河套的亲人,他们在干什么呢?想着,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何时才能不想念他们呢?

1965年7月7日晴

下午上街,到了旧城,买了双鞋,又照了相,看看经历“四清”运动锻炼后的我是什么样子。人们都说我瘦多了,黑多了,我自己也觉得脸色很难看。坐公共汽车回到学校已是万家灯火。呼市的夜景是美丽的,但这时我无心欣赏,还在想念着我河套的朋友。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此刻在干什么呢,多想和你们再说说话呀!

1965年7月8日 晴

学校给我们下乡回来的同学安排休假,我准备行装回老家。岳同学把我送到新城,我又走到旧城,从旧城到了火车站,等了一个钟头,火车进站了。上了车,车上人不多,有座位。走过几站,我去餐车吃饭,看见上次回家时遇到的那位姓孟的列车员,真巧,想不到又遇上了。我非常高兴,她很热情,让我到休息室喝水。临下车时,她下了班,和我坐在一起唠扯了一阵,并送我一张照片,我也回送了一张。

下了火车天色已晚,没有搭上胶车,我只好找到姥姥家住下,姥姥见了我,自然是一番高兴,并告诉我大舅去冬去世了,二舅已有一个小孩,会说话了。这里有好几年没来了,但来了我似乎不想住下去。明天决定回故乡去,要不然把十多天假都耽搁了。白天已睡足,晚上一点睡意也没有,心里不由地想着河套的人们。我不知为什么想他们比想我最亲的人还厉害。这几天夜里总是梦见和他们在一起。唉,几时能再真正和他们在一起多好啊!

一早起来吃了饭,二舅送我上汽车站,还早,等了一个多钟头,车才来了。一路车颠簸得厉害,本来我坐了前面的好座位,但有一位老妇人,大概是有病怕颠簸,我就把我坐的位子让给了她,自己到后面坐去了。一路望着道旁庄稼,触景生情,自然想到我们队(村)的庄稼长得多么可爱!这时小麦也快收割了吧?可是我们这里天旱,小麦长得一点儿都不高。九点多到了家,又觉得无聊,想给我亲爱的社员朋友们写封信,这会儿他们也不知如何念叨我呢?

1965年7月11日 晴

给河套人写信,给我们队(村)的全体社员、全体青年写了一封,又给兰英、金副队长和贫协主席贵德各写一封,写着不由地心里更思念他们。写好就送到邮局了。

夜间,一轮圆月。不禁想到上月月圆时我们还在河套,还和亲爱的河套人在一起,可是现在,我已离别了他们,离得很远很远。

他们在干什么呢?在这遥远的地方我想念着他们,对着明媚的月光我想念着他们,想得心痛,想得掉泪。啊!亲爱的河套,我几时再能回到您的怀抱?亲爱的乡亲,我几时再能和你们促膝谈心?几时再能和你们共同劳动,共同欢乐?离开他们,屈指一算才七天,但仿佛隔了几个月似的。白天晚上无限思念,睡梦中都和他们在一起。亲爱的社员们,我也说不出和你们建立了多深厚的感情!我的心时刻和美丽河套,和淳朴的社员们相连着。在我离开他们的时候,小麦已开始发黄,也许现在他们正在割小麦吧?夜间真切地梦见了贵和金,好像我还在他们那里,和他们坐着谈心。要是真能这样就好了!

1965年7月15日 晴

给河套朋友的信已寄走四、五天了,按说该收到了吧?实在挂念他们,每夜都梦见他们,但愿早日得到他们的消息。为什么我和他们隔得这样遥远呢?为什么我不能插翅飞去呢?一整天帮家里做饭,晚上躺下,想着我遥远的社员朋友,越想越清晰,越想越思念,越想越难过……

1965年7月20日 晴

回家休假,把在河套农村因工作劳动而紧绷的身体放松了,又闹病了。全身疼痛,一整天躺在炕上呻吟。清清楚楚地梦见和队(村)里的全体青年人在一起。

1965年7月29日 晴

病好些了,在家急得不行,决定明天返校了。一早,父亲和妹妹把我送上车,下午七点来到呼市。到了学校见到了河套农村的来信,共五封,捧着它,仿佛捧着一颗颗火热的心,看了后高兴得直想蹦起来。几个返校同学来看我。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忙,而且比以前能吵闹了。原来学校也正在搞政治运动,然而我误了好几天,明天我就要投身到运动中了。

1965年8月6日 晴

上午全班开会,李×同学谈“四清”运动的收获。从他本人的表现,“四清”运动前后思想转变突出,可见运动对他教育是很大的。思想转变快,这方面我应向李同学学习。

下午写运动补课总结,又利用一个晚上,我把总结写完了。

抽空把写给兰英和贵德的信寄了,但愿他们早日收到。

1965年8月8日 晴

早上利华来,我们一起到农牧学院找国栋。我们都是亲戚关系,又都在一个城市上大学,多日不见,就想聚一聚。

这一天觉得很漫长,开饭前后都躺了一会,很困,但没有睡意,不由自主地又思念起村里的社员同志们,他们每个人的音容笑貌又都闪现在我的面前,历历在目,我不禁又涌出热泪。正如村里一个同志给我来信写的那样:“人是互相离别了,但心永远联系在一起。”确实,我们之间的感情不知不觉是那样的深厚,那些淳朴厚道的贫下中农和那些有火一样热情的青年社员在我的记忆中永远磨灭不了。

1965年8月10日晴/雨

上午讨论“四清”收获,大家的发言都很长,因为每个人收获都不少。我也发言了,着重谈了最大的收获: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问题。

通过这些亲身经历的阶级斗争场面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还有许多收获和想法,不过因时间关系我精简没谈。我这几天开始写书面汇报,已经快写完了。今天着重一个问题谈,我还谈了三十分钟。一上午不知不觉过去了,还有好几个同学没发言。

1965年8月18日 晴

这几天同学们都在进行民兵训练,看到他们俨然像个战士,心里很羡慕。只是我身体不好,未能参加。上午给他们送去了开水,他们很感谢我。不过这算什么,我不能参加训练,能在其他方面出点儿力支持大家就感到很满足了!

我的农民朋友们好久没给我来信了,实在挂念他们,这几天盼啊盼啊,真希望收到他们的信,因为在他们的每封信上,都能得到策励我的力量!

1965年8月27日晴

下午中文系团委郭书记召集四清下乡回来的全体同学讲团课,他的讲话很鼓舞人心,听了后感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他谈到共青团“九大”后组织的发展情况,某些基层组织在执行团中央决议上的一些缺点。谈到做为一名共青团员应具备什么条件,一个青年如何要求进步,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人家庭出身不好又不能正确认识,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有些人出身好,自认为根正苗红,却产生了不正确的思想;有些人口头上说进步,但没有实际行动……这些都是影响进步的因素。

郭书记讲的这些使我深深感到组织上是多么关心我们的思想进步啊!我一定要记住他的话:进步不是个人的问题,凭个人的兴趣是不对的,要排除一切个人杂念,严格要求自己,为革命而进步。

这几天非常盼望河套的青年朋友来信,我早就给他们写去信了,但不见回信,真想念他们,真想知道这些年轻人在干什么,真想知道他们进步的好消息。

1965年9月4日 阴

上午讨论我们写作组下乡四清锻炼后的总结文章第三稿,这个比第一、二稿有很大进步,大家基本满意,也没提出什么。让每人自己再写一个心得文章,我在昨天写好了。

中午收到了河套同志来的两封信,真把我高兴坏了,边吃饭边读,也不知胡乱地把饭吃到哪里啦。

信中传来了喜讯:经过“四清”运动,提高了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河套农业生产喜获丰收。队(村)里的庄稼长得很好,玉米产量是全大队的标兵,有一棵玉米高九尺,结了十二个棒子。小麦收割了。妇女队长兰英不仅领导妇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组织了儿童团拾麦穗,真能干!

我队(村)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是全公社的标兵,还派代表出席了群英献宝会。新的俱乐部盖起来了……真是一连串的喜讯!我不禁又想到了美丽的河套,朴实热情的河套人,想到我在那里工作的日日夜夜,就像又回到了他们身边,和他们共享丰收之乐。我们培养起来的妇女队长,我亲手和青年社员搞起来的俱乐部,我们队的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他们很出色地完成任务了,他们坚持下来了,这怎能不令人感到高兴和幸福呢?

这真是几封珍贵的来信,我读了好几遍,把它们小心珍藏起来。

信中的话语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因为这是贫下中农的话啊,也是贫下中农的一片心,有什么能比这更珍贵的呢!

1965年9月9日 晴

明天是中秋节了。下晚自习后,躺在床上,月光照了进来。这亮光像照在我心上一样,我心亮异常,思想的翅膀腾飞起来……

我想到曾经在一起亲密相处友谊深厚的河套的贫下中农同志们。两个月前的十五圆月夜,我正和他们在一起开会,一起谈心。现在离开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前夕我更加想他们,他们的面容在我的脑海中愈加清晰……亲爱的社员同志们,你们一定在这中秋佳节欢庆丰收,欢庆胜利,举杯祝福党和毛主席吧!

但愿今天给全体青年社员寄去的信早日收到。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敏,女,中共党员,1942年生。大学本科毕业,任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集宁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出版文集《河套情故乡情》,诗集《拾花集》。创作歌曲《医疗队赞歌》,获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最受欢迎抗疫歌曲优秀奖”。诗集《拾花集》获乌兰察布市文学艺术创作发展基金资助奖。在教育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中,被誉为“2020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这套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一共是1-34本,是全国政协编辑出版的100册文史资料选辑的合订本,内容全部是一样的,只是把每三本的内容合订为一本。全套34本价格800元包邮。
有意收藏者请和山羊平台编辑刘女士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5047788277




(您想阅读山羊平台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吗?那么就请您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鄂尔多斯山羊”,再点击“关注”,就可以了,谢谢。)



鄂尔多斯山羊
鄂尔多斯山羊,本土资深记者作家诗人,也擅长时评,分析经济形势,提供就业致富信息等。其作品接地气,为百姓代言,关心民生,深受老百姓喜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