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14日晴
这几天特别想念河套农村的同志们、朋友们,他们的影子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愈来愈清晰。使我强烈地回忆起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战斗的日月,那是多么珍贵的日子啊!我和他们由不熟悉到熟悉,交成了朋友,结下了同志的友谊……现在远离了那些淳朴、热情、豪爽的农民,真使我一千次、一万次地想念他们…
昨夜,我清清楚楚地梦见他们和我在一起,有房东大娘,有青年,有孩子们,还有饲养院的大爷。我还梦见了金黄的麦秸垛、新房,好像是我又去了他们那里——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队(村),我欣喜极了……
醒来后我真希望这样的美梦变成美好的现实。
1965年9月17日 晴
上午收到村里贫协主席贵德的来信,他那朴实的语言,使我又感觉到这个淳朴的贫下中农青年在和我谈心,他们的心是多么火热啊!
1965年9月25日 晴
上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内蒙古展览馆看呼市和乌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看完展览后,我心情很激动,有很多想法。首先想到我自己在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和展览中介绍的这些人比起来是大大落后了。田风林、张瑾、吴贵、杨波、旭仁花等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动人事迹使我感动,使我惭愧,同时也给我鞭策的力量。我猛然醒悟到:自己的文化程度远远比他们高,为什么
学得不及人家呢?从今天开始,可得奋起直追了,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向这些榜样学习、看齐。
他们之所以学得那样好,成绩、收效那么大,其共同的经验是:学忆结合,即想想过去,带阶级感情去学;学行结合,即学习和实践相联系;学查结合,即通过学习,检查自己的思想。因而他们从毛主席著作中得到了无穷的力量,推动了他们的工作和思想进步,这是非常可贵的。而我们“知识分子”这点做得很不够,尤其是“学行结合”差,具体到我更是如此。今后一定要扭转,要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作必须的工作来完成,天天学、年年学,正如一位同志所说:“干一辈子革
命,学一辈子毛主席著作。”
看完展览回来,我结合自身,写下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打算解决的几个问题:1、觉悟性问题;2、自我批评问题;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果这些问题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解决了,那我的思想将会提高很大一步。我打算这样做,一定要这样做!
1965年9月26日 晴
中午刘同学来我们宿舍,他是我班去巴盟临河搞“四清”运动长期留在农村工作的七名男同学之一。很长时间不见了,见了颇感亲切。他们七人回来是准备去大寨参观,他们已经是农村干部了, 继续和贫下中农生活在一起,实行“三同”,继续工作、劳动在美丽的河套农村,我真羡慕他们。
他谈了那里许多的情况,又一次传来了那里丰收的喜讯。社员们干劲十足,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我作为曾在那里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工作队员,时时盼着村里传来的好消息。现在虽然离开了,但和贫下中农共同生活水乳交融建立起的感情永不磨灭。
听了刘同学的讲述,我心里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幸福和愉快。
1965年9月28日 晴
收到兰英的信,谈到她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又想升学,又想参加农村工作的矛盾)后,她终于选择了安心在农村劳动工作这条路。
上次她给我来信谈到这个思想问题,要求我给予她帮助,我及时给她写了回信,谈了上学和劳动的关系。从当前农村,具体到队(村)的情况,迫切需要有文化的贫下中农青年,我的意见是支持她安心在农村劳动工作。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应先以党的需要为重,农村需要她,她如果升学去,队(村)里的青年工作、团的工作、妇女工作、民校都会受到影响。我从这方面分析后,她来信说我的意见很对。她听取了我的意见,思想问题也解决了,仍旧干得很好。现在她被评为大队的“五好社员”,出席了公社社员代表会。我看了信非常高兴,为我们有这样的贫下中农青年、农村红色接班人而高兴。
这几天似乎养成个习惯,每天晚自习抽点时间读读毛主席著作,不忘毛主席的教导。我要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我想,日久一定会有收获。
1965年10月1日 晴
国庆节,我们在教学楼前听首都庆祝国庆十六周年实况广播。
当听到毛主席登上天安门时,我们的心情无比兴奋…
晚上看电影《年轻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1965年10月7日晴
今天收到队(村)里副队长的来信,感到欣慰。因为信中谈到他们丰收的情况,还说自从我们工作队离村后,社员们对我们的反映很好。他们特别想念我,说我在村里时真正和他们融在了一起。
给队里贫协主席贵德、妇女队长兰英、队委会及全体社员都写了信寄去了。每当给他们写信时就觉得仿佛是和这些热情的同志们面对面话家常一样,心中充满激动亲切之感。确实那些朴实无华的贫下中农同志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是我永生难忘的,他们将永远是我的同志和朋友。
1965年10月24日晴
天气特别好,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昭君墓游览。这个地方很远,我们在平坦的公路上一直前行,赏看着田野的晚秋风光,别有一番情趣。到了目的地,有树林,有小松,有石碑,有凉亭,昭君墓静静地伫立在中央。我们登上墓顶,习习凉风从身旁掠过,放眼远望,呼市的朦胧景象尽收眼底,使人胸怀开阔,不禁引吭高歌,也引起对古往今来的万千遐想……
我们在董必武题词的碑前照了相留作纪念。
今天我们在游玩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许多东西:20元人民币、30多斤粮票、40多个购货券、布票、介绍信等等。我们没找到失主,回来把钱包交到学院保卫科了。失主不知该如何着急呢!愿他放心吧,现在这个时代,拾金不昧已成了良好的风尚。
1965年11月4日晴
上午收到兰英的信,我非常高兴。因为我每当收到河套农村贫下中农社员的一封信后,就如同看见了他们那一颗火热的心。贫下中农信中的话语对我来说是金石玉言,贫下中农赤诚的心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和鞭策,他们将和我一生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1965年12月3日晴
去年的今天是我们开赴临河“四清”运动第一线的日子,当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整整一年过去了,此刻,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许多往事。我在农村参加“四清”运动经受了锻炼,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尽了一份力量:在和贫下中农相处的日子里我和他们建立了难以分割的感情;在可爱的河套平原留下了我的脚印和汗水。这些都使我难以忘怀,并时时激动着我的心。我日夜想念着可爱的贫下中农同志、美丽的河套、热情的河套人。今天想到这些,仿佛又像当年乘车奔向他们一样激动。现在虽然离开他们了,离开我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了,但我们怎能忘记面临着的新的斗争?此时此刻,我不由地检查自己“四清”运动中的优良传统保持发扬了没有?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忘记了没有?我要把革命运动中的优良传统永远保持发扬下去,永远牢记贫下中农的希望,以此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永远革命,水远向前!
1965年12月11日晴
今天收到兰英的信非常高兴。这几天以迫切的心情盼着河套农村的来信,盼啊盼,终于盼到了。她在信中提到这个阶段农闲了,社员也松劲了,俱乐部活动搞不起来,工作有困难。我心里很难受,也很着急,真恨不得立即飞到那里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献出我微薄的力量,帮他们搞起来。真思念他们,牵挂他们的工作。“四清”到现在一年多了,胜利果实他们巩固下来多少呢?有些社员不抓就松劲
了,工作组走了就松懈了,这是不对的。尤其是队(村)干部,更应当保持革命的朝气,永远走到革命队伍最前列。唉,他们为什么不能齐心协力搞好队(村)里的工作呢?真叫人挂念。自从离开他们,我无时不在想念着。每当夜深人静没有入睡时,我就像又回到河套——我工作战斗过的地方。队(村)里的一切在我脑海中闪现:每个人、每幢房子、每片树林、每条路……多么清晰,多么亲切,多么熟稔!贫下中农同志们,美丽的河套第二故乡,我是多么热爱你们啊!
1965年12月23日 晴
晚上召开全班同学座谈会,座谈内容是“互助互勉,携手前进,誓做红色接班人”。在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都谈出自己的心里话,达到思想见面。郭老师谈的“鼓足进步信心,争当优秀毕业生”给同学们指明方向,很令人激动。
会上同学们发言很多,延长了些时间,座谈会开到十一点多,回到宿舍后还毫无睡意,我想了许多……
下午给兰英寄了一封信,给小青年们寄去些贺年片。一并给他们买了些毛主席著作,准备尽快地寄去,作为送给社员们的新年礼物。
1965年12月26日晴
昨晚看电影《分水岭》,非常好!影片是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
银幕上出现的农村景色令我感觉到格外亲切。影片讲述的故事和我们参加“四清”运动亲历的农村阶级斗争情况很相似, 所以看了后感到很真实很生动。影片中转业回乡军人李云虎,作为一名普通社员,为贫下中农办了很多实事,带领他们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演变分子,暗藏的阶级敌人作无情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他虽然经受了许多委屈却从没有想着自己,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贫下中农终究是要顶大梁的。
1965年12月30日 晴
上午我和张同学给我们队(村)社员和党小组写了封信,祝他们新年好,祝他们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愿村里的党小组成员带领社员们朝着胜利的方向永远走下去。
1966年1月1日 晴
天气很好,今天元旦放假,我觉得应该去市里看看曾在一起搞“四清”的老同志。
先去水利厅,老张同志不在,又到五原县搞“四清”去了。又到财政厅,小包、小田也不在。出来就去疗养院看贺大夫,没想到走到半路竟遇上了,真凑巧!贺大夫热情地和我谈起村里的事,我们站在路边聊了半个多小时。接着我又往党委走,准备去看老郝,没想到又遇上啦,今天尽遇巧事!见到老郝,同样非常高兴。他跟我谈起我们队(村)干部工作很出色,农业产量也增加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搞得很好。我听了心里十分高兴。到了报社,没见到老朱同志,他采访去了。回来又遇到国栋,省得我去找他。今天真奇怪,想见谁就能遇见谁。
教室桌上放着我的信,是副队长寄来的。我把遇到老郝和贺大夫的事和张同学说了,又把河套来信念给他听。
1966年1月7日 晴
上午收到兰英的信,她在信中“强调”,要我一定去他们那里过春节,并说代表社员们邀请我去。又谈到队里的情况,她参加了临河县的先进耕读教师(民办教师)表彰会,真为她高兴!社员们希望我一定再去看看他们,可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我怎能去得了呢?我也特别想念他们,想念贫下中农同志们,想念青年社员们,想念我的第二故乡——河套。真想去看看,和他们促膝谈心。
1966年1月11日晴
给队(村)里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寄去五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参考书,指导他们学习。队(村)里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搞得不错,但愿他们好上加好。读了《人民文学》上的一篇散文《毛泽东之歌》,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使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摘录几段一并给青年社员们寄去。摘录如下:
我亲爱的同志,当你和千万个生死与共的战友们踏着硝烟弥漫的鸭绿江桥的时候,在暴风雨里抗洪修江堤的时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唱起《国际歌》的时候,你也许觉得忘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苦乐,而化为革命躯体的一个细胞,变做无产阶级吼声的一个音符。
我亲爱的同志,当你打开毛主席著作,在那生动鲜明的阶级斗争图画里,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候,当你遇到生活中的岔路而看到熊熊窑火前张思德不朽的形象的时候,当你向天向地斗争中被浓雾密雨的现象迷乱而豁然看到了毛主席那巨大脚印的时候,你心中不也闪烁着那中南海不灭的灯吗?红旗属于用斧头镰刀开创世界的劳动人民,毛泽东思想属于自觉的革命者!对于一个自觉的毛泽东的战士来说,岂止在攻取科学技术高峰的原子弹实验场上,一万二千吨水压机旁有那样壮丽的战斗!就是那狭窄的售货台,污泥的稻田,小小的驾驶室,五尺宽的乒乓球台,都有个风光无限的高峰、崇高的精神世界、非常广阔的田地。
1966年1月13日晴
收到青年社员张全子的来信,我非常高兴,把信看了三、四遍。他在队里干得很好,威信也高,起到了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要我给他的工作方法提出意见。他还告诉我他报名参加义务兵,还没有批下来。这样的棒小伙儿,我希望他成为一名保卫祖国的坚强战士,在革命的大熔炉中更快地成长起来。
1966年1月20日 晴
今天是年三十。
快到黎明时我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惊醒。
听,这是迎春的炮声,这是庆丰年的炮声。这清脆的爆竹声给人们带来了喜讯,带来了幸福,带来了新的一年第一个黎明,第一道曙光,让我们尽情欢乐吧!我面向祖国的西北,面向河套平原心里默默祝福:亲爱的河套母
亲,亲爱的乡亲们,我在远方给你们拜年,愿你们在新的一年思想进步,粮食丰收!
1966年1月21日晴
新春。锣鼓爆竹。今年是个移风易俗的年,家乡的人没有像往年那样接神送灶,也没有拜年压岁,只看到年初一的清晨积肥的人们络绎不绝。看到这样的景象真使人感到鼓舞,多么美好啊,又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1966年2月2日晴
收到兰英的拜年信,欢喜异常。这几天分外思念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是千真万确。该写信问问社员同志们、贫下中农同志们春节好。看,他们的形象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马上提笔,迫不及待向他们倾诉……
1966年2月6日晴
上邮局给兰英、张全子寄了信,给贵德的孩子寄了双小球鞋,想不到从我家乡往临河邮寄,邮费是很贵的。“何必呢?差不多又可以买一双了。”这是邮电局同志说的话。然而他不知道这不是平常的一双鞋,这是我和贫下中农同志在难忘的“四清”运动中阶级感情的体现啊!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永远热爱他们,永远感谢他们。
1966年3月9日晴
收到弟弟的来信,他说学校上劳动课要雨鞋,我把我的旧雨鞋给他寄去了。
晚饭后,政教系一位同学来告诉我,我们队(村)的贫协主席水旺来呼市参观了,让我们去他住的招待所。啊,河套来人了,我听了高兴得差点蹦起来,什么也没顾上说就去找张同学。他正在宿舍,我们就一起往车站招待所去,到了那里就找到了,那高兴劲儿简直不用说了。
水旺和我们谈了队(村)里许多事情,谈到队(村)委领导班子还不错,谈到青年社员的劲头十足,大种试验田,大学毛主席著作,谈到队里的远景规划等等。我的心里热乎乎的,真像又回到队(村)里一样。最后他谈到自己的情况,过去给地主赶牛放马,风里雨里,晚上盖麻袋片。现在当兵复了员,娶上媳妇有了家,过上幸福的生活,都是党和毛主席给的,能不为党为人民好好工作吗?能不革命到底吗?当然革命是艰苦的,但和过去的苦比起来又算什么呢?不会工作就学嘛,只要不忘记“革命”二字,只要在党的政策路线上不犯错误,紧紧跟着党走,只要不自私自利,这样做肯定永远错不了。听了他的一番话,我很受启发,真不愧为一个共产党员,在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今天虽然走了很远的路,但看到了我队(村)的贫下中农同志,喜悦的心情使我忘掉了疲劳。
我想,“四清”运动结束快一年了,但河套农村的社员和队(村)干部生产工作的劲头还是那样足,运动的成果巩固得那样好,队(村)里的乡亲们和我的感情还是那样深。我们之间一直书来信往,尽管路途相隔很远,但这些书信互通的好消息像一条感情的纽带,紧紧联结着我们,永远联结着我们……
(连载完,谢谢关注)
作者简介:
李敏,女,中共党员,1942年生。大学本科毕业,任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集宁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出版文集《河套情故乡情》,诗集《拾花集》。创作歌曲《医疗队赞歌》,获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最受欢迎抗疫歌曲优秀奖”。诗集《拾花集》获乌兰察布市文学艺术创作发展基金资助奖。在教育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中,被誉为“2020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这套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一共是1-34本,是全国政协编辑出版的100册文史资料选辑的合订本,内容全部是一样的,只是把每三本的内容合订为一本。全套34本价格800元包邮。
有意收藏者请和山羊平台编辑刘女士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5047788277
(您想阅读山羊平台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吗?那么就请您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鄂尔多斯山羊”,再点击“关注”,就可以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