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二零二三行香港记
财富
2025-01-07 16:07
江苏
2023年,我在香港访学了三个月。
去报到那天的座谈会上,我向一位同学介绍自己说:
我叫徐凯,内地执业律师,我是来凑数的。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当时想要更多的个人时间和空间,理清自己来时的路。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座谈的主要缘由,就是欢迎我过去。
这三个月过得非常充实。在港岛的街市中,在海边的小径上,在朋友家的餐桌旁,我回想起许多意义重大而暧昧不明的往事,那些害怕面对而刻意回避的事实,每一件都深埋在心底,每一件记得清清楚楚。
2004年来北京读书时,我不会想到要在这个城市住到今天。我从安徽农村来,想要学习法律,在
法学院上的第一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专政工具。
出乎意料,和我的想象相反。
然而,接下来这二十年,我每天都体会更多一点,这个定义的现实感。
因为不知道怎么和人说话,大学期间,我大多数时间都躲在宿舍和图书馆,以免和人发生接触。我在农村是没有看过报刊杂志的,因此最喜欢期刊阅览室,我经常看《经济观察报》的评论和专栏,还看了《财经》杂志的一些新闻稿件,尤其是和股市和国企有关的调查报道。复读那年,我在高中书店读过一本书,《中国农民调查》,是报告文学,也很接近新闻题材,这本书主要写安徽农民,记录了当年农业税和计划生育引发的许多事件,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记忆。
也许新闻行业的工作,更接近我最初的想法,而且我可以工作的名义,强迫自己和别人交流。一举两得。
大三的一天,我看到有一个讲座,《财经》编辑段老师来法学院做了分享,我等散场时去问他,我能去《财经》实习吗?就这样,2007年11月,我来到朝外大街泛利大厦,成了媒体行业的实习生。
我那时连个完整的句子都写不好。第一篇网稿写完,编辑编发后,我发现除了署名,其他句子都不是我写的。
第一次出差,是去山西太钢集团的事故现场,他们的矿渣山坍塌,吞没了半个村子,地址在娄烦县,也就是古楼烦国。我在剩下的半个村子里,看到电视机里正盛放着北京奥运会的烟花。当地政府封锁了新闻现场,我爬后山进去,拍了照片,又从后山出去,走到马路上,被当地警察发现,拖到乡政府里问话。副主编张老师打电话给乡党委书记:
要保障我们记者的安全。
书记说,你说什么呢,我们是党领导的政府!
当天深夜,政府驱车送我回太原。走盘山公路到山顶的位置,突然停车,叫我下车,在黑压压的山色中,高声问我有没有录音笔和相机。当然有,但到山顶也不能给你啊。
这就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娄烦矿渣山不能承受之重》,张老师改的标题。
但我仍然是个很差劲的记者,和同期实习记者相比,无论是采访能力还是写作水平,我都差得很远。我当时的主管编辑不认可我。她给张老师写了一封邮件说我说谎了,我说给某部委打了电话,但她查阅了我工作上的座机,发现没有通话记录。以及我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
能力差我认,但我没说谎,那个座机它只能显示最后一次打出的号码啊。为什么要趁我不在查阅我工位座机通话记录。我回复邮件说明了情况,同时主动辞掉了工作。
就这样,入职才两个月,我就丢了第一份工作。
我太希望成为一个记者了,我给能找到号码的每个新闻刊物主编打电话,即便每一个我都不认识。
《中国新闻周刊》的主编靳老师,我给她打电话,介绍自己,她说,真抱歉,她已经换工作到上海去了,在读者文摘工作。
《中国周刊》当时创刊,主编是朱老师,我给他打电话,介绍自己,他给了我一份记者工作,我在中国周刊待了两个月,没过试用期,被辞退了。
人生前两份工作,都没有过试用期。但我仍然想要做记者。
《中国企业家》的金老师,《瞭望东方周刊》的黄老师,《中国新闻周刊》的陈老师,《中国投资》杂志的一位老师(抱歉我忘记了她的姓氏),我找到每一个能找到的记者编辑,问她(他),你能给我一份记者工作吗?每一个都帮助了我,给了我工作机会。但就如同此前一样,每一份工作我都做不长、做不好,最后我在上面这些杂志社,每个只待了几个月时间,就都离职了。
2009年底,我不知道第几次失业后,身无分文,借了一大把信用卡要还,也没有朋友,常常漫无目的地走在北京街头,走累了就坐在地坛公园的长椅上,心里想起史铁生。
此时,新闻媒体界发生了一起大事,舒立团队集体出走《财经》,创办了财新传媒。这件事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财经》杂志大量采编职位出现了空缺。
就这样,我又回到了泛利大厦,在这里跌跌撞撞,又马马虎虎做了五年记者。
这五年期间,我努力工作,向着自己想象的方向不断尝试。渐渐地,我有一些报道得到了一些新闻奖项,但都不是我自己满意的作品。2013年,我在重庆积累了足够多的信源,去监狱中采访了正在服刑的重庆广电集团原董事长,采访了时任重庆市长,前任市委宣传部部长,以及许多环节的参与者,最终完成了一篇稿件叫做《红潮》,讲述了在重庆唱红打黑时期,当地媒体在意识形态工具化和商业化之间的冲突。到这篇报道为止,我对这份职业想象中的自我期待被实现了。
在这几年里,我不断练习提问、练习倾听,部分克制了孤僻的天性,学习和别人说话。
在香港,我常常去文欣和冬冬家做客。原来他做记者的动机,有一部分和我是一样的:正因为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所以才选择一份外向的工作。不是因为擅长,而是因为不会。
这份职业确实训练并改变了我。慢慢学会交朋友。我渐渐认识到,与新闻热点相比,具体的个人要重要得多。我开始交到一些朋友,也在工作中伤害过别人。
2010年,财政部有一位要员落马,案涉北京的一名开发商。这位开发商的楼盘位于东二环上,叫富华大厦。我直接去富华大厦找人采访,挨个房间敲门,就这样见到了代替父亲管理公司的小王。小王当时大学刚毕业,比我还小一岁,我自报家门,他却一见如故,给我说了很多事。我后来结合其他采访素材,写了篇关于该要员的独家报道,发在了《财经》杂志上。小王看到以后,发短信痛斥我。我看到短信,心里非常难过,不知道怎么回复他。至今没有回复过他。
那时我对自己说,我的工作是提供关涉公共利益的事实,虽然辜负了他个人,但合乎职业伦理。即便如此,此后十多年,每次路过富华大厦,我心中都隐隐作痛。
在香港,和朋友们聊起这件事,我终于意识到那个被回避的问题是什么,这么多年来追索我的是什么:被公共利益掩盖的个人利益。
我之所以要写那篇稿件,是因为我想要写一篇独家稿件,向我的同事和同行证明自己,这才是我最主要的动机。这篇稿件有关公共利益,也有关我的个人利益,二者并存。然而探究我行为的实际动力,我的个人利益是更加直接和主要的。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很奇怪,当我面对质疑的时候,就想不起来我有个人利益了,我用来安慰自己,在内心深处反驳小王的,全部是公共利益,似乎我一点都没有个人利益在其中。
在具体的记者工作中,时常难以忍住越界的冲动。
2012年,陕西镇坪发生了一起七个月婴儿被强制引产的事件,婴儿的父母是冯建梅和邓吉元。镇坪是一个袖珍的县城,在这起事件中,我终于不再甘于只是一个中立的记录者,试着帮助当事人从县城逃往北京。在当年发表过的记者手记中,我记录了当时的过程:
采访结束后,邓吉元决定再次离开。这是6月22日下午两点多,他带着女儿,邓家大姐开车,载着邓家老父亲和我。由于是三省交界处,我们本来有三个方向可以走:安康方向,重庆方向和湖北方向。我提议走重庆方向,但安康市是他们最常走的,而且邓吉元还想回家拿换件衣服。
我知道这条路线的风险。既然第一次没走掉,现在盯着邓吉元的眼睛遍布整个县城。何况这条经由安康市前往西安的道路,每一步都可能被拦下来。那时,我能做的只是陪着他。我悄悄联系了张凯律师和腾讯微博的朋友,告诉他们,一旦有事,会请求他们帮助。我的想法是,就算走不掉,也要保证邓吉元不被镇政府的人带走。
车行半个小时,一辆大型卡车就停在路中间。大姐下车,换了车技很好、曾经开过大车的邓吉元,才堪堪过去。但随后,大姐就发现,一辆镇派出所的车不紧不慢跟着我们。我让大姐靠边,结果这辆车也跟着我们停下了。
往前几公里,已是下午三点多,又看到一辆横着“抛锚”的车,政府的人迅速包围了我们的车辆,声称邓吉元有问题,要带他回去。邓吉元不肯,但说不过对方。
随后,那名采访过邓家的德国记者也出现在现场。场面愈发紧张起来,几个所谓喝醉了的“村民”冲过来打邓吉元,骂他是“汉奸”“卖国贼”。
我正在和赶来劝解的曾家镇陈姓政协主席“叙旧”,突然看见离我们五六十米远处的邓吉元被人冲上去踹了一脚,我立即冲上去喊了一声:“这么多政府的人在场,怎么有人打人!你们都不管?”
随后有警察赶来。但令我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动手打邓吉元的所谓“醉鬼”,竟然指着我跟警察说,刚才是和我打架!于是才有了警察认为我是当事人,要带我回去调查的事。在我的坚持下,他们又改口说带我回去“作证”。
当我被诬蔑打架时,我找到事发时和我说话的政协主席,问他:你能不能说句良心话?对方嗫嗫嚅嚅说不清楚。当情绪与焦点引向在场的外国人之时,参与围堵的另一人反反复复骂我是汉奸,他说,钓鱼岛你怎么不去关注?这么大点事,你们就要来我们镇坪弄?
以上过程,通过现场的多个信息源已在微博上直播了。经过这一场风波,走是走不掉了,当晚7点多,邓吉元被带回镇坪县公安局,而我被公安跟着,最终还耗时一个多小时做了份证人笔录。
当晚10点半,在警察与宣传人员的“护送”下连夜送赶到安康。等住下,已是次日凌晨三点。
(《镇坪七日》,2012年发布于财经网,链接已不可见)
那时我开始意识到,我内心最大的渴望,是守护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写出某篇独家报道,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我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媒体前辈和同行们,看见他们非常有意识地利用社会事件转化个人影响力并牟利,我心中的疑惑不断滋长。
2021年,为练习打坐,我去一家寺院住了两周。这是禅宗丛林,每日要在禅堂打坐几次。在寺院里,我见到很多怪事。
比如说,有一些信徒喜欢放生,因此寺院的池塘沟渠有大量死去的鱼鳖。
比如说,见方丈是要磕头的,是要给红包的。只有方丈有权为居士皈依,当我去找方丈皈依时,没有给他红包,也没有给他磕头。于是他将在我晾在一旁,置之不理,我因此在丈室待了一上午,现场观摩了这位方丈如何接待客人。
第一批客人是一家四口,一进门就五体投地,向方丈跪拜,每人手里都拿着几张百元纸钞,献给方丈。方丈接过来,直接扔到手边的抽屉里,然后面露慈悲地接受恭维。
第二批客人是一位僧人,也曾在这家寺院挂单,后来自己要出去闯一番天地,去到另外一个县城,盘了一家寺院,但诸事不利,回来向这位方丈请教。同样给了钱,同样跪拜。二者寒暄,方丈开始为这位僧人支招,应该找某某领导,佛协有一位秘书长与这位领导相熟,我现在就可以给你打电话找他,找到这位领导送点礼,他开口打招呼,事情就好办。
直到午饭时间,他仍然没有为我皈依。年轻侍僧小心翼翼提醒他,方丈才不情愿地叫我过去,草草为我执行了皈依仪式,全程没有看我。
我刚到时,大殿中仍有来自金陵刻经处的一些佛经和读物,供信徒自取。但随后有关部门整顿这类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这些佛经就从大殿中消失了。早粥时方丈训话,依据领导指示和会议精神,大殿不能再出现这些佛经,要求巡视僧务必检查落实。
当然,和任何行业的成功人士一样,这位方丈的法号前,有一堆头衔:佛协会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即便如此,在这家寺院中的暂居,给我留下了无法忘怀的体验。寺院的钟鼓、气息和禅茶,来往劳作的修行者,默默无闻的学僧,集体打坐的禅堂,样样都镌刻在我心中。
在这位宗教官僚身后,仍然活着的,是佛法的古老实践:打坐,观想,向内寻问。
不管外层有多少腐化,佛法常住。
当我回头来看那个新闻行业时,恰如我对于寺院的感受。行业的复杂性在于,最虚伪背后,也有最真实之物。即便有那么多腐化的现象,那么多虚伪的人物,事实和思想的自由市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必需公共产品,仍然值得最大的努力和奉献。
法律行业,亦复如是。
在座谈会上,一位老师问我为什么要转行,我说:
为了赚钱。
虽然有很多因素促使我转换职业,但收入是第一优先级的考虑。到2014年,我仍然身无长物。我希望有养家糊口的能力。而记者这份职业,在财务上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我那时居无定所,经常搬家。有一次搬家,为了减少负担,把自己所有的纸质书都在朋友圈送人了,其中有许老师的随笔《坐待天明》,送给了湖北一位朋友。后来记起是许老师签了名送我的,内心后悔不已。我知道,这位朋友会比我更珍惜这本书,稍作安慰。
2014年,我刚转行不到一个月,浦律师的案子就发生了。
当时,他和屈律师、步律师担任杂志社的法律顾问,我们有一些稿件,涉及工商档案的,就会请杂志社委托律师查档。浦律师曾经办理过重庆劳教系列案件、浙江於其一案件时,这些是我做过的选题,为此采访过他多次。
2014年5月浦律师被捕后,公安机关找过我很多次,严重干扰了我的实习律师生涯。当时发生的情况,我如实记录了下来,并且在2015年浦案开庭前,全文公开发布在微博上,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又写了一些很中二的话:
“今天我发表这篇记录,心里不是没有犹豫、怀疑和恐惧,最担心会影响到父母的生活,心里真的很害怕,我没有能力保护他们,难道还要给他们带来麻烦么?我对于包括李某在内的警察也没有任何情绪了,也许他们只是在做不得不做的工作而已。但我不能坐视浦受刑而一言不发,因为我仍然记得自己最初为何退学重考了法学院,仍然记得为何毕业去做了新闻记者,仍然记得自己对于所在国家和社会的幻想:在我想要生活的地方,我的家人朋友都有尊严,每个路人都有他的基本权利;在这样的地方,任何人都不会因为这样的微博而失去人身自由。如今浦案开庭在即,以此文为献,致意二中院的法官:我仍然相信你们有作为裁判者的良心和自重。”(《在浦案中作证》,2015年发布于新浪微博,链接已不可见)
浦律师被判缓刑走出看守所之后,我曾问他,再也不能以律师身份出庭,会不会遗憾?他反问我:
你怎么知道我的律师证永远拿不回来了呢?
是啊,我也相信,他终有一日会拿回来。
我律师执业以来,每天在想办法赚钱。我觉得,一份工作在商业层面成立,才有可持续性。在这样的商业工作里,每个具体的业务里,我喜欢那些技术层面的细节,战术层面的策略,经常沉浸其中,得到深深的满足感。
但我还想要更多。我还想要有超越性的意义。我还想要探索人之为人的真实面目,我还有很多困惑,没有被回答。
我想要提问,想要质疑,想要探索,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表达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围绕着这个主题,我开始做法律援助,即便很多时候,我也不喜欢乃至厌恶很多言论。但我经常会想起,霍姆斯法官的话:
那些我所痛恨的思想,同样自由。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的心中也不断回响起这句话。
就是在这种探索中,我遇到了弦子麦烧案。2018年,当弦子和麦烧被起诉时,我主动联系了前同事麦烧。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是一起表达自由的案件,麦烧把弦子的自述文章转发到了微博上,成了名誉权纠纷的被告。
之所以引发关注,只是因为涉及明星八卦。后来我慢慢认识到,
这起表达自由案件格外不同的是,它正好回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思潮的真正重心:
性别平权。
在代理过程中,我重新理解了我的成长经历。
我有两个表妹。
表妹小燕和我一起在奶奶家长大,她比我小一岁,但农活却比我干得多。
所有人都视为理所当然,包括我自己。
另外一个表妹,小静比我小五岁。我读大学时,她读初中。那年,她和弟弟来北京看望父母,也就是我的姑姑姑父。有一天,我过去找她们玩,遇见一家人要吃肯德基,因为我的表弟过生日。那是2004年,对安徽农村的小孩来说,去吃肯德基是件很盛大的事。于是,我看到那天上午一家人都很高兴。但在出发前,我姑父和小静说:
你就不用去了。我们会带一些回来给你吃。
我仍然记得二十年前,我的表妹当时的眼睛。
我更多回想起来的,是我的妈妈。我想起了妈妈童年的生活,她是女孩中的老三,不受宠。嫁给我父亲以后,她因为个性要强,在农村的生活网络中很孤独。
我以前写过我的妈妈:
妈妈小的时候,被外婆扔进水沟差点淹死。在家里吃饭,作为独子的舅舅吃掉了大部分米饭,她和姐妹们只能吃红薯配腌菜作为主食,这造成了她对咸菜至今抱有宗教狂热般的喜爱,每顿都得有。
(
《妈妈回北京扫地了》,2018年发布于简书平台,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b7d396f21f8a。
)
这个案件一开始我只是麦烧的代理律师,后来开始代理弦子。弦子在法庭上的发言,本身就在反对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弱势的、被规训的、充满羞耻感的女性受害者。我想象过她报警那天发生的事:
长夜将尽未尽,长日将临未临,21岁的女孩在大学宿舍里省思。几个小时前,夜幕降临,她走进过一间化妆室。几个小时后,太阳升起,她走进了一间派出所。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故事的开端。
我看到彼时彼地,她冉冉升起的自我。那么骄傲。写满了不服。
(2022年《
当事人走窄门
》
)
正是弦子和麦烧的持续勇敢战斗,最终换来了对方不得不撤诉的案件结果。
在权利倡导型司法个案中,当事人权益和公共利益可以兼顾,前提是有效公众参与。所以在这起案件中,我们申请公开审理,申请人民陪审员参加,申请双方当事人到庭,既为查明事实,也为公众参与。但法院始终坚持不公开审理,导致重要的司法议题,比如当事人出庭、证据采信和证明标准,没有得到足够讨论。
没有充分地将社会关注转化为司法建设,是我觉得遗憾之处。
2018年几乎同一时间,我遇到了邹思聪何谦案,这起案件迫使我重塑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邹思聪是个年轻记者,我们通过网络认识,在该案案发之时尚未见过面。2018年,他在公众号上发表的署名C的文章时,涉及指称一位公众人物性骚扰的内容,我看到了,虽然有一些吃惊,但并没有过多关注。邹思聪问我,对方是否会起诉他,我说,大概率是不会的。事后证明,我错得离谱。
就我当时和如今的观念来说,这种事是司法不应介入的场域。有证据证明是虚构的,发布者承担侵权责任;有证据证明发生了性骚扰行为的,性骚扰者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两者皆不足证实,真伪不明,则法院不应当支持任何一方的诉请。这个中间地带,留给公民社会自行生长。
父权式的司法机关不是这样处理案件的。没有中间地带。
2018年11月,邹思聪接到起诉状,发给我,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并不认识化名C的何谦,我也没有见过邹思聪。我认识对方当事人,他是媒体界前辈,某个圈子的核心人物,那个圈子也曾帮助过我。在那个时刻,我认为我的道德准则在受到考验:是对邹思聪置之不理,还是在某个帮助过我的圈子的对立面?两种选择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可以把这个案子介绍给同事,避免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冲突之中。
我那时就很清楚,在我过去工作认识的圈子里,这起案子会引发纷争,卷入这种圈子纷争,就我一心只为赚钱的律师事业而言,只有损害,没有帮助。
就在我和当时的律所同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接到了来自这个圈子的好几通电话,这些电话让我内心生出了反感,也在内心确信了某些事实,产生了帮助邹思聪和何谦的想法。
何谦回国来应诉,我第一次见她,就对她说:
如果我发现你说谎,就立刻退出这个案件。
可惜的是,在诉讼过程中,何谦从来没有给我这个机会。我看到的她,始终是诚实和准确的。
在代理这个案件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收到侮辱信息,来自过去媒体工作中认识的一些人,他们说我:
为了出名不择手段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苍蝇
对方当事人两次向律协投诉我。
在开庭前,我在这个公号上发了一篇文章,请求公开审理
,他投诉我炒作
。
开庭后,北青报发了一篇快讯,既没有写案件实体内容,也没有采访我,他依然向律协投诉我炒作。
即便我代理被告应诉,对方才是发起诉讼的那个人;即便当时已有五位女性在微博上公开指控他;
即便对方律师团队没少“炒作”(我不认可这个词,也欢迎对方律师公开发声,这里为了上下文对比使用),
起诉前发文宣称
“米兔运动必须回归法治轨道”,诉讼后写手记说“有人想要你社死你该怎么办”。
我在这个案件,始终面对着沉重的伦理抉择。
就我作为被告代理律师的立场,当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重合的。何谦和邹思聪的公开表达,旨在公开讨论,因此我们会努力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何谦实名回应,申请公开审理,欢迎媒体关注。对方的网络发言,无论本人还是律师,我们也只做公开回应,不会像对方那样各种投诉。
我认为,在公众参与的个案中,诉讼
策略和诉讼
目标应当保持一致
,这是邀请
公众参与的道德
基础
。
就我作为个人的立场,不能辜负她和他的诚实和勇敢,无法回避这样深刻的信赖和托付。
因为“朋友圈”的重叠,我时刻审查自己的言行,以免伤害到我自己的一些朋友。
但真正创伤我的,正是来自“朋友圈”的辱骂和拉黑,我不由自主地怀疑,是不是被他们说中了?也许他们看出来了我的本性,我就是那样糟糕的人。我内心深处本来就有无限的羞耻感和自我怀疑,现在得到了他人的证实。
在香港,我问一位朋友,这些年来的工作,你觉得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她说:
社会运动创伤。
她解释说,这创伤并非来自权力,而是来自想象中的共同体。她的经验和我是一致的。给我留下创伤的,不是浦律师的案子,不是弦子的案子,也不是亮马河的案子,只有这个案子。
然而,就我个人成长来说,这个案件带给我的自由,迄今为止是无与伦比的:
我彻底成为没有圈子的人。
三十多年来,在学校、单位或圈子这样的集体里,我总感觉格格不入。即便如此,我仍然渴望被接纳,嫉妒那些受欢迎的人,自卑到迎合那些有意贬低我的人。在这个案件以后,我慢慢接受自己,不能成为圈子的成员,正是我之为我的本来面目。
承认了这一点之后,我更清楚地和他人建立连接,不是基于想象中的圈层,而是基于个体达成的共识,反而拥有了更多朋友和伙伴。
后来,我更加有意识地通过这份职业来认识社会。在马金瑜离婚案中,
我和同事
往返于在青海的雪山和黄河之间,看到那里的女工,改变命运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张本人名下的银行卡。受王飞律师邀请参加了刘建伟桂立苹案,我才知道,中国的职业病,居然高达90%都是尘肺病。
有同事做多元性别群体的个案,我偶尔参与其中。和这个群体的接触,打破了我的一些预设。我的日常生活,隐含很多虚假的前提,是不许提问的,不被说明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天生是男性,喜欢女生,这件事并不是必然的。我更没有想过,我天生是男性,接受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份,这件事也不是必然的。我所预设的前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要打破的障碍,而她(他)将为此付出代价。
小胡的案子就是这样。小胡零零后,在北京郊区一所职高读书,学校有一个真人图书馆活动,鼓励同学们上台演讲,他就上去了,说了句,希望大家不要歧视同性恋。就这句话,老师们放在心上了,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是不是同性恋。这孩子说是。结果,学校就要把他劝退,不让他读书了,他妈妈在系主任办公室下跪求情,也没有用。学校说,之所以劝退他,是因为:
该生就读幼教专业,将来要进入幼儿园工作,会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影响。
我的同事们给他提供法律援助,两年多没有立上案,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法院说什么就不能给小胡立案,连个民事侵权案件的案号,都不能给他。去检察院申请了民事监督,也没回音。我说我来加入帮忙要求法院立案。我就给法院院长写了封信,我说,立案登记制,你们不让立案是违法的,这是一起严重侵害未成年人人格权、受教育权和诉讼权利的案件。我说,三年了,再不立案,我就去找人大代表。
院长很重视,指示立案庭庭长副庭长见我们,记录了我们的意见。第二天,主管部门就打电话过来,问我是不是:
和法院有冲突,扬言要找人大代表?
到今天,我们这案子还没立上。我们再次向检察院申请监督,还是无果。在香港访学时,我认识了一位很可敬的老师,她听到小胡的案子,问我,你明知道没有结果还要撞墙吗?我对她说,因为我觉得我能提供程序价值;因为我觉得有些事,在更远的未来,会开花结果。
而且我仍然相信,我们是能立上这个案子的,迟早!小胡因公开表达而遭受的歧视,我们一定会为他实现司法救济,这是他生而为人就享有的权利。
我从当事人们身上,学习如何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2022年11月底那天晚上,我也去了亮马河,现场看到许许多多年轻人,深受感染。那晚我看到很多警察在维持秩序,事后我向朋友表扬了警方,我说,他们还挺克制的,现场很平和。我没有预料到后续发生的事。
三个星期后,那晚现场的参与者陆续被拘捕,包括记者小杨和她男友小林。小杨的编辑菜老师是我的朋友,她和同事们坚决地帮助小杨小林,问到我,我当然愿意帮助她们。我在当时的律所邀请了好几位同事,和我一起来为小杨小林辩护。
我们陆续知道,被抓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到这年一月底,春节前夕,小杨小林取保出来,另外有八九个人被批捕,绝大多数都是女性。我看到,她们的自我表达,那么鲜明,那么准确,那么有力。
又过了一年,她们的案子被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小杨们的表达准确而敏锐,她们让我知道,只要把真实感受说出来,就有可能获得共鸣,即使这感受不被体制肯定,不被圈子认可。
我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觉得羞耻。
在香港,我参加了一次替代性创伤心理工作坊。就是在那里,我想起了我一生中的决定性时刻。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家打工,我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我弟弟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
在2018年关于妈妈的文章里,我写过我那时候的梦:
虽然有过嫉妒心,但其实弟弟和我在一起长大的时间很短。我7岁以后,父母去北京,我留在爷爷奶奶家,弟弟则去了外婆家。后来我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我在大江的岸边,弟弟在一条小船上渐行渐远,我在这边哭喊着他直到什么都看不见。然后我就把自己哭醒了,枕头上全湿了。这个梦奇怪的点有两个:虽然我老家就在长江北岸、巢湖以南,但我小时候只见过村里的池塘,根本没见过江河;我平时也不想念我的弟弟。
这篇文章的第一稿给我弟弟看了以后,他说:“话说我也做过梦,是送你离开的,我初中的时候吧,总是送你上去庐江(注:我老家县城)的车,之后就做这样的梦。我还会做飞翔的梦,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梦里也是短暂艰难,但感觉很好,我期待这样的梦。(2018年《妈妈回北京扫地了》)
但我没有写的,当时也没有记起来的,是白天的眼泪。我走到村口,我家屋门口,就开始哭,思念父母,一直到日落。我奶奶就会从村子另外一头过来找我,她责备我说:
你太不懂事了。
奶奶说,父母打工,是为了给我赚钱。而我动不动就哭,是不懂父母的辛苦,也给她添麻烦。
几个月后,我停止了哭泣。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表达出对任何他者的期望。因为那期望,会被贬低、否定,不会被回应。如果发生了类似的期望,我内心就会生起羞耻感。我的身体里,从此住进了一个严厉的内在批判者,他时时刻刻要求我做一个懂事的人。
在香港,我遇到了小樊。小樊读大三,学音乐。他看不见,先天的视力只能分清楚屋内开没开灯。他学音乐之余,钢琴弹得不错,辅修了法律,对律师职业抱有激情,他说他想要:
关注边缘群体如何运用法律,以及法律在边缘群体中的运行。
从香港回来以后,他联系我,想来律所实习,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面对视力的缺失,他用其他感官替代,比如他用听觉和触觉使用电脑和手机,用温度来理解颜色。我让他做案例检索,写文章,让他去法院旁听我们案件的开庭。然而律师这份工作,是以视觉材料为核心的,对视力障碍者来说,他要付出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完成一项基础任务。
实习结束之际,我让他把真实感受写下来,他写了一篇《
成为律师,还是视障律师
》,提出了他在身份上的困惑。我想,在社会身份和职业选择上,他和我一样,将有很长的路要行走。
我也要把自己的这些真实感受写下来,给朋友们看看。我想说,
在各种可能性之下
,个体的身份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在社会和时间中流动,
我将继续在这种流动中重塑自我。
我想说,这是个人的生活,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过去的人物和事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身在其中、正在创造、正在体验的这段历史。
我还想说,我来世间一趟,到底不是凑数的啊。
南丫岛日落
景来律师
一朝相知,长久朋友。欢迎关注景来律师,请您多提意见建议。 交流热线:0516--86251625
最新文章
二零二三行香港记
“康乾盛世”的残酷真相:妇女没裤子穿
“要素式诉状”为何又被骂?
柳州这件事,何止是吃相的问题
假的,假的,全是假的!
科级干部在北京的4套豪宅,让人看到的只有讽刺
程虹:不负岁月不负卿
与韩旭教授的“拾遗补缺论”商榷
痛惜!同济大学博士杜梅去世,年仅30岁,生前写下遗书,死因曝光
2024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刑事案件
我也是一条狗,叫了二十多年,所幸......
爱骑进口马的杨卫泽!
韩旭∣曾经犹豫彷徨:2025年我是否继续写下去?
五年整,越来越多人来到微博怀念他!
在执行程序中,债权人如何申请参与分配?
律师尤其要摆脱“大专辩论赛”的表达模式
洛阳中院屏蔽器事件,围观洛龙公安答辩状
太无耻,抓鬼是他扮鬼也是他
高层住宅,未来将是大麻烦
人民法院案例库:28件执行案件裁判要旨
没有任何一种苦难值得歌颂
最高法:行政诉讼撤诉后重新起诉,法院对重新起诉是否具有正当理由如何把握
“律师会见被监听案”开庭:看守所人员及一民企高管被控滥用职权罪
“邓小平先生问,能否派5000名中国留学生来美国?”卡特:“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我亲历的东航MU583空难,迫降被俄罗斯拒绝,美国空军基地伸出援手
贵州高院发布劳动争议参考性案例
因为没有满足女商人的愿望,他被市委书记骂了40分钟!
爱看人“泡澡”的龚书记倒在了跨年夜
法律人新年献词:2025,站着活下去!
辽宁本溪一学校给学生吃垃圾桶剩菜,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约谈
维权难,人大代表维权亦难
人民法院案例库: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裁判规则
律师被法警喷辣椒水,法院倒成了被害人…
杀人犯主犯为何不判死刑?最高检连发多条解读!
2000年的一场大火,烧断了汕头城市发展
邯郸初中生遭3名同学杀害埋尸案宣判
中南海往事:中纪委调查中央主席
万一被公安人员带走,你应该知道的12个法律常识
他们“收拾律师”也曾经会惹大麻烦,现在何以如此肆无忌惮?
当律师费被当成赃款
大跃进时期的报纸
法院内,法警喷向律师的“辣椒水”
毛泽东时代票证大全,一代人的记忆!
离婚后又同居,前夫给前妻转账88万余元,同居结束后能否要求返还?
“李四强抢劫案”再审宣判无罪,五大理由+1
外地客户眼中,北京律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在祖国被鉴定为精神病,出国获诺贝尔文学奖
夫妻为对方做担保,是担保还是共债?
今年春节,多地明确可燃放烟花爆竹
江苏盐城一农民卖羊肉获利180元,市监局开出10万元罚单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