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曾经犹豫彷徨:2025年我是否继续写下去?

财富   2025-01-05 00:00   江苏  


来源丨刑者无疆

作者丨韩旭

(关注本号:法律人有益加强交流,共襄民主法治;

当事人可以后台留言,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2024年11月,当珠海驾车撞人事件发生后,我写了一篇小文《司法公正是社会“减压阀”》,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发表。结果被一篇题为《吃人血馒头的法学教授、博导》(下称“人血馒头文章”)文章所攻击。

 

该文作者完全曲解我的意思。我从未说“珠海事件”是因司法不公引起的,文章意在强调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而该文偏要说我文章含沙射影将“珠海事件”归咎于司法不公。也许我的文章发表得不是时候,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读。“人血馒头文章”发表后,我的老师发微信善意提醒我谨言慎行,单位宣传部门和学院领导高度关注,多次给我打电话了解此事。

 

对此,我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为自己说真话带来的麻烦倍感委屈;另一方面,为此事惹得单位领导费心深感不安,一时间感觉自己成了单位的“不安定因素”和“麻烦制造者”,甚至家人也劝我今后别再“发声”。气愤至极,我还就自己所遭受的“网暴”到派出所报案。然而,我在明处,那个攻击我的人躲在暗处,并用化名写文章,“维权”何其难也!

 

这件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默不作声,以至有前同事见面后问我为什么不写文章,不更新微信内容。前天,也就是2025年新年来临的前一天,我的一位并不熟识的圈友给我发了一段文字,让我倍感欣慰。内容是:

 

“韩旭老师您好,值此元旦佳节,衷心祝愿您元旦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这小半年时间时常看您的朋友圈,总是能被您为法治奔走呼号的声音所震撼。真的很感叹于您对于法治事业的热忱,也羞愧于自己未能坚守初心的冷漠。遥想自己作为法学生,一开始心中满怀对于法律的理想抱负。后面渐渐变为了眼前的前程、分数的功利。但是您的发声如一道火焰,照亮了我的赤子之心。我想,这个法不仅是为自己而读,更要为这个社会、人民和国家的未来而读。就像您在《2025苦着累着,毅然前行着》这一篇文章里所写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现在已经没有了自己为蜉蝣,只顾自己朝生暮死的顾影自怜。更多的是对投身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的跃跃欲试。这段时期深受您的鼓舞,真的十分幸运能认识您这样一位怀有赤子之心的学者。再次祝您元旦快乐,身体健康!”

 

可以说,这段话是送给我的最好的新年礼物,是寒夜中的一点星火。我为自己的小文能够照亮人、鼓舞人而感到欣慰。这些年来,不时有各地好友打电话或者当面关心我是否被约谈?是否被封号禁言?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既没有被约谈,也没有被封过号,我在四川过得挺好。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法学前辈所言“韩旭,你的‘度’拿捏得比较准,体制内的人也不讨厌你。”

 

因为,我是一名20多岁就在法院入党的老党员,且现在仍在“体制内”。我深切明白,如果能发挥更大作用,必须“保存实力”,必须能让自己“长久说话”,否则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

 

尽管我是一个较为感性的人,但反观这些年所写文章,还算较为客观理性。学者就应当是以理服人,而非咄咄逼人;意见应当是建设性的,而非纯粹批判性的。正由于此,我还被党委、政府和法院、检察院聘为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委员。

 

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应该是多元化的,我可能属于占比较少的“一元”。我比较喜欢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律人不是将追求民主、自由和法治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应当是学者的本分。

 

2024年我写的文章《司法,为今夜为你哭泣》,曾经令不少人感动得哭泣,似乎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但也有不少法官朋友误认为我对法院有意见,借助文章攻击法院;还有人认为我不了解法院和法官,应该到法院工作一段时间,亲自体悟一下法官的艰辛。我想说的是,我对法院满怀情感,对法官“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状态深有理解。

 

因为,我曾经是一位有十多年院龄的法官,办理了上百件的刑事案件,其中判处死刑的案件50余件。我知道法官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但这不是我们不认真负责甚至办错案的理由。我只是想通过我的笔,让司法更加公正、文明,让司法冤错可以较少发生,或者不发生。我对法官绝无一星半点个人成见,更谈不上“攻击”二字。

 

为了不给自己和单位“添麻烦”,为了让家人安心和舒心,我曾想放弃写这些小文章,也想放弃对法律热点事件的关注,写作和发表一些考核可以“挣工分”的长文章,过一份大多数人都过着的平静生活。但是,面对那些求助的眼神、无声的期盼、诸多的社会不公,我又忍不住我的初心,手还时不时痒痒的。

 

现在我才知道,战胜自己放弃感兴趣的东西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我很多时候在想,我的身体和灵魂已经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这个社会和时代。国家的辉煌成就固然需要讴歌,但社会的丑陋和不公也需要批判,这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而我所能做的是后者。

 

“休笔”几个月后,让自己也“休整”一下,思考2025年该怎么做?每当闲下来的时候,忍不住思考和琢磨一些问题。“年轻人不可一日无事”。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要活出年轻人的心态,具有他们不具有的社会阅历和生活感悟,所以也是“不可一日无事”。2025年,继续写下去,比以前更谨慎地写、更客观理性地写、少给别人以“借题发挥”的余地地写——因为,时代需要,大众需要,弱者更需要。

 

(文章作者:韩旭,法学博士、博士后;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司法制度改革研究基地主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更多推荐

高层住宅,未来将是大麻烦

人民法院案例库:28件执行案件裁判要旨

“律师会见被监听案”开庭:看守所人员及一民企高管被控滥用职权罪

律师被法警喷辣椒水,法院倒成了被害人…

景来律师
一朝相知,长久朋友。欢迎关注景来律师,请您多提意见建议。 交流热线:0516--862516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