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眼
●关爱女性健康不能停留在营销口号中
●解散粉丝群是一种“当局者清”
●马拉松赛场不是批发市场
●别让性格测试沦为“新型就业歧视”
●“情绪消费”有陷阱,理性消费勿上头
关爱女性健康
不能停留在营销口号中
一场由卫生巾长短引发的评测,席卷众多知名品牌。近日,“卫生巾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不一”引发热议,不少博主、媒体和机构纷纷实测,发现护舒宝、苏菲、乐而雅、七度空间、高洁丝、ABC等几乎所有品牌卫生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国标负差”,不少网友感叹“全是黑榜,没有红榜”。
微评
按照国家标准,卫生巾和卫生巾护垫的全长偏差指标规定均为“±4%”,也就是说,只要短得不是太过分,就在规则容许范围内。所以一开始,不少卫生巾品牌回应:产品严格按照国标生产,存在的误差也在合理范围内。然而,不少评测结果显示,有些品牌的“短”已经逾越了阈值,某知名品牌内吸收层与外包装标明长度之差竟然达到了66毫米。
不只是长短问题,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卫生巾”的投诉高达2890条,多集中在货不对板、纸品霉点、皮肤过敏、以次充好等层面,有品牌甚至被爆出现虫卵。前段时间,卫生巾价格高企,也曾引发热议。在价格普遍上涨的形势下,却出现了普遍偏短的问题,或许暴露了某种行业性现象。
需要认识到,消费者权益无小事,由千千万万消费者凝聚而成的网络舆论,可以成就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也可以很快淘汰掉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品牌。正如有消费者说:“卫生巾是用来吸水的,不是用来缩水的。”关爱女性健康,不能仅仅停留在营销口号中,而应体现在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上。一场大讨论之后,希望众多卫生巾品牌能够将“缩水”的部分补起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真正为女性提供最贴身的舒适体验。
(澎湃新闻)
解散粉丝群
是一种“当局者清”
有人无比渴望被外界关注,有人却主动向粉丝群告别。近日,“郑钦文已解散粉丝群”登上微博热搜。据了解,该粉丝群由郑钦文粉丝自发创建多年,并关联郑钦文微博超话和个人主页。对郑钦文此举,多数粉丝选择支持,有网友称赞这简直是“女王行为”。
微评
做“女王”背后,是郑钦文专心致志做自己。解散粉丝群,在不少粉丝看来显得突然,但郑钦文此前接受访谈时,早已为此举埋下伏笔:“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如果总是关注那些评论,很容易会产生自我质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人去评判。我只需要专注在赛场之上。”
“专注赛场”,年仅22岁的郑钦文彰显了实力之外的另一种可贵——保持清醒,保持独立。舆论场有时也是名利场,狂热的爱能给人带来巨大利益,但也容易让人迷失其中。无独有偶,早在8月,另一位奥运冠军潘展乐,就解散了自己唯一的粉丝群。他后来撰文表示:“破纪录的背后,是长时间的高要求训练和全力以赴的拼搏。”显然,两位年轻的运动员之所以解散粉丝群,不是傲慢,不是轻视粉丝,而是为了把一切精力都放到训练、拼搏上。
主动解散粉丝群的运动员,还举起了与“饭圈”划清界限的鲜明旗帜。一段时间以来,“饭圈”风气侵蚀体坛,给全红婵、孙颖莎等知名运动员造成过诸多困扰。此前,国家体育总局明确表示,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怎么抵制?郑钦文、潘展乐用自己的方式作出了回答——旁观者“迷”时,当局者自“清”。因为清醒,所以警惕;因为警惕,所以稳行。
(重庆日报)
马拉松赛场
不是批发市场
“拿一点儿,差不多就行了,别这样干呀。”11月17日,江苏苏州吴中举行马拉松比赛,两名参赛者疑似薅免费补给,将“能量胶”打包背在身上“负重”奔跑。11月18日,赛事主办方吴中区政府回应称,将根据号码牌寻找这两名选手进行教育。
微评
马拉松比赛对选手体能的考验极大,所以赛事主办方总会贴心地在补给点放些“能量胶”之类的免费食品,帮助选手及时补充能量。选手体能、状态不同,根据需要按量取用没有问题,但“进货”式地拿补给,显然超出了正常范围。据报道,“能量胶”一袋大概8元左右,并不算贵;让网友难以接受的,是这两名选手占小便宜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多占了公共财物。
体育比赛不是“打包”比赛。跑马拉松“进货”,跑出的是负能量。前面的选手多拿多占,后面的选手就得不到能量补充。据报道,有选手表示,在一些比赛区域没看到“能量胶”,还以为是主办方没安排。个别选手的任性与自私,不仅侵害了其他选手的利益,也连带抹黑了赛事主办方的形象。选手参加马拉松,本该传递健康正能量的价值观、磨炼自我意志,占“能量胶”的便宜,如何谈得上正能量,哪里能体现体育精神?
“能量胶”屡屡被“扫货”,表明单靠选手自律行不通。对那些肆无忌惮拿“能量胶”甚至不以为耻公然晒物资的人,必须加强他律,用严格细致的赛事管理加以约束。苏州吴中赛事主办方回应表示,将根据号码牌找到“打包”能量胶的两名选手。希望经此一事,两名参赛者能真正认识到错误,主办方也能有切实可行的手段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北京晚报)
别让性格测试
沦为“新型就业歧视”
“完全没想到,找工作会因为性格测试被刷掉。”除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性格测试结果也在求职中被列入考量范围。性格测试中的代表——MBTI测试火爆全网,成为“顶流”一般的全民谈资,近年来似乎还是头一回:哪怕你不知道什么是十六型人格,也总会听过i人(性格内向者)和e人(性格外向者)。然而,即便是作为个人了解自我的工具,它的科学性至今仍然争论不休,许多网友也是抱着娱乐大于当真的心态,更不必说把它当作招聘的“硬杠杠”了。
微评
将性格测试用于招聘,背后隐含着两个逻辑:一是“测试结果反映性格特质”。说它毫无心理学基础,可能不够公允,但即便是对一个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其片面性也是不难想见的。另一个逻辑:“某项工作需要某种性格”。换句话说,不具备这种性格特质的人,不太适合从事某项工作。这种观点可谓相当有市场,问题在于,它忽视了性格的流动性、低估了其适应性。
这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些用人单位想必不会不懂。归根结底,还是太追求效率,太相信“概率”——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应聘者和招聘单位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给了后者“挑剔”的底气。作为入职门槛的性格测试,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含糊不清的性格测试,会不会成为其他歧视的“马甲”?毕竟,相较于显失公平的壁垒、不便公开言明的要求,性格测试还能假科学之名,美其名曰“岗位需要”,更加隐蔽地侵犯劳动者权益。
就业公平是个庞大的课题,要靠每个细节去维护。就招聘条件而言,任何测试都有其局限性,只能“仅供参考”。一把客观、可靠的用人“标尺”,离不开多个角度的考察、多种手段的运用。若是一切由着性子来,换来的只怕是“双输”。
(南方日报)
“情绪消费”有陷阱
理性消费勿上头
不开心就在网上找个人哄,睡不着就连麦找人唱歌,起不了床就订个叫醒服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情绪消费”来缓解精神压力。电商平台上各类“情绪消费”服务琳琅满目,价格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有的店铺包月费用甚至高达3万元。与此同时,这一新业态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部分商家甚至存在“打擦边球”现象。
微评
“情绪消费”的定义相当广泛,主要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情绪消费”服务,包括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等。这些服务主要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为核心,帮助他们在忙碌和压力中找到一丝慰藉。“情绪消费”火爆的背后是年轻人对于情感需求的强烈渴望。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常常感到孤独和焦虑。他们需要一个倾听者、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一个能够给予安慰和鼓励的人。
“情绪消费”服务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消费者通过购买这些服务,可以在这里找到陪伴和安慰,暂时忘却烦恼和压力。“情绪消费”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忧。首先,个人隐私的泄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由于服务提供者多为陌生人,他们的身份和背景难以核实,这也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其次,“情绪消费”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从事“情绪消费”服务的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等信息不够齐全,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商家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通过提供低俗、不良甚至违法违规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这类服务打着提供情绪价值的幌子,夹杂非法交易、提供非法内容,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情绪消费”产品归根结底只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社会各方既要尊重年轻人的消费选择,也要警惕它背后隐藏的风险和问题,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消费者也不能过度依赖它来缓解精神压力,更要避免因“情绪消费”带来新的消费情绪。
(钱江晚报)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许向竞子(实习)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带您聚焦人民日报评论。扫码订阅手机报,获取每周人民日报评论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