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是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相互兼容的新时期,圣卓实验学校为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落地方式,拉长战线,组织了“基于新课标的大单元整体学习创新展示课”,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人人通过课例展示汇报自己对新课标、对学科育人、对课堂育人的理解。各年级、学科呈现出不一样的亮点。
小学部: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能结合年级学生特点设计课堂活动,灵活使用希沃工具,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或游戏,将核心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和训练学科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一年级:注重起始年级的学情研究,目标引领性强,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贴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注重课堂“展示小明星”素养的培养和学科学习思维的训练;采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课堂生动有趣,例如:生物学科利用模型、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使所学知识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历史学科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VR手段带领同学们走入线上博物馆,全方位观察三星堆文物,非常直观,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
初二年级:通过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教师深入研究课标、课程,挖掘文本,大单元的设计体现较高的引领性与育人立意,教师善用结构化的板书引领学生建构体系,生成单元理解。通过自制教具展示、学生主体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等,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潜能,锻炼实践能力,聚焦学科素养和技能。
初三年级:各学科学习活动设计逻辑性强、思维含量高,课堂实施过程直指学习目标的落地,学生活动有具体的指导和评价量化;巧用学习资源,将学生的典型问题投屏探讨,对比修改,学生一目了然。实验课学生动手实验,真实记录数据和比对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总结分析规律结论的能力。
音乐学科:通过设计真实情境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辨识能力、对音乐结构的划分能力,比如在小学《森林狂想曲》中,设计三个主题:A、B、C。主题A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来辨别,在律动中感知音乐的旋律、创作手法。主题B是通过击打节奏,在节奏的击打中记忆主题音乐。主题C是通过演唱、小乐器的方式记忆主题音乐。整节课让学生在律动、演奏乐器、歌唱中体验乐曲的主题音乐,通过贴主题图形谱让学生分辨乐曲主题音乐的顺序,借助自制简易乐器,师生共同演奏乐曲,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回旋曲式这一曲式结构。
体育学科:所有教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新课标“学、练、赛”的要求以及大单元的模式进行设计。体育课堂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课堂情境设置新颖,器材使用合理,学生参与度高;课堂运动强度足够,比赛贯穿课堂,评价引领整个过程。
美术学科:所有的课堂都指向解决真实问题,比如《服装设计》围绕参加服装秀的真实情境去设计,任务驱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非常高。有的老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数字艺术软件,如AR(增强现实)技术展示色彩在三维空间中的效果,以及使用色彩分析工具解析名作中的色彩搭配,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让学生接触到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前沿趋势。
信息学科:充分运用机房设备优势,营造有学科特点的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社会责任。像《猜数字游戏——编程猫实现》这节课,将只存在于脑海中的计算思路用程序积木排列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孩子们真正的体验计算思维不同带来的计算效率差异。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会帮助孩子们将理论落实到生活实际,像《物物相连有价值》这节课,我们不但让孩子们理解物联网的理论,更让孩子们发现物联网的实用价值,开启“创业”新思路。
整理: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胡凯
初审:赵建伟 终审:尹德新
咨询电话:0536-5129955 5129968
18866760618
圣心授业 卓拔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