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社交为“零”,她是一个“透明人”……

教育   2024-08-23 16:30   上海  

本文字数1930,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案 例

小苓同学正在读中职一年级,近来为人际交往问题苦恼不已。在学校里,她是一个“透明人”,很少与同学说话,从教室去上实训课、去食堂吃饭,她几乎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放学后与同学也没什么联系。看着好多同学相约双休日一起外出参加活动或游玩,她很羡慕,但又不知如何加入其中。


小苓知道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曾尝试与同学交流,但觉得没有合适的话题可聊,甚至因紧张而说不出话来。她也曾加入几个社团,但发现社员们有各自的“小圈子”,自己很难融入进去。


最近,小苓听说有些同学在背后议论她,说她性格孤僻、不好相处。这让她非常伤心。她希望更好地融入集体,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具体该怎么做呢?

 分 析

小苓自称“透明人”,可见她内心孤独,又渴望拥有友谊。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这是小苓的性格特点,但不是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而内向和外向只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不分优劣。外向的人一般喜欢人际交往、爱说话,在他人面前精力充沛,在独处时容易感到平淡和无聊;内向的人倾向于安静低调地生活,不喜欢或不擅长社交,更愿意独自思考,而不是与别人交谈。通常而言,外向的人从社交中获得快乐,内向的人在独处时获得满足。因此,小苓首先要明白——不必为自己的内向性格感到不安或羞愧。


尽管性格内向,小苓仍可以尝试做出一些改变,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告别“透明人”的苦恼。


对 策
小苓可尝试以下4个方法:

1.以兴趣为桥梁 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般而言,共同的兴趣会让人容易与他人有共同话题,并快速建立联系。在学校里,社团类似兴趣小组,是容易建立新朋友关系的地方。小苓参加了几个社团,但发现大家有“小圈子”,自己一时难以融入。其实,她在社团中不用急着交朋友,不妨认真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欣赏他人的表现。专注做事,能让一个人心神凝聚,散发独特的魅力;而欣赏别人,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与赞美,会让他人获得鼓励,忍不住想靠近你。

2.以勇气为力量 主动与同学交流

在学校里,内向的同学有不少。如果每个内向者都等待别人主动,就容易在等待中错过相识相知的机会。小苓曾尝试与同学交流,这表示她能迈出第一步,勇气可嘉。但她因不知聊什么而紧张得说不出话来,那么不妨循序渐进,比如,先从打招呼开始练习。“早上好”“明天见”等,是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可以与周围同学打招呼的内容。随着相互之间熟悉起来,在合适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同学聊“你需要我帮忙吗”“你看近期××的新闻了吗”等内容。如果一开始感到难以开口,那么在周围同学闲聊时,侧身当积极的倾听者,也是一个融入其中的好方法。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不一定需要口若悬河,但主动向前一步,是建立友谊的重要前提。

3.消除误会 寻找支持

小苓提到,听说同学们在背后议论她,说她性格孤僻、不好相处。“听说”的内容,可能并不准确。因为他人在转述时经常会添加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性格孤僻、不好相处”,通常指一个人对他人怀有厌烦或戒备心理,漠不关心,不愿与人交往,但小苓本身并非如此。她真诚地渴望友谊,只是比较被动、胆怯。因此,这个“听说”很有可能是误会。小苓可以把自己的苦恼告诉班主任,请班主任协助澄清误会,或给她出谋划策。相信班主任会很乐意帮忙,也会成为小苓的坚强后盾。

4.专注成长 提升自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苓在与同学相处上存在困难,还可能是因为不够自信。一个内向而自信的人,可以安然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一个内向但不够自信的人,则有可能难以从容淡定地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在集体中,个体往往目光向外,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可。当他人的目光聚集到自己身上时,个体会感到既惊慌又开心,也会感到自己的透明状态似乎被目光填满。可当他人的目光移开时,个体又容易觉得自己是“透明人”。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人际交往的问题往往是自我价值的问题,与“自己是否认可自己”有关。所谓“你若精彩,蝴蝶自来”,对小苓而言,求学阶段应专注于学业,认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体会什么是全力以赴;设立一个个小目标,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如此,专注于自身成长,不仅有助于提升自信,也能让自己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心理辅导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学生朋友如果不想在学校里当“透明人”,那么可以参照上述4个方法,实现成长与蜕变。

作者系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本文原载于《成才与就业》杂志)



责任编辑/孟优悠


推荐阅读




【解忧】易怒、叛逆、顶撞师长……青春期孩子情绪失控,怎么办?
【解忧】你的努力并不东流
【解忧】世界这么大 我能去看看吗
【解忧】易怒、叛逆、顶撞师长……青春期孩子情绪失控,怎么办?


成才与就业
《成才与就业》的主要读者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少年。《成才与就业》\x0a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青少年学生读者对职业指导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求学、求职、求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