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工程科普能力,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智能科教工作坊暨 “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一期于2024年12月5日晚在南湖综合楼7001研讨室顺利举办。本次沙龙活动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金属副系主任朱晓萌老师主讲,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罗恒教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龙陶陶老师出席。
活动伊始,罗恒老师对朱晓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在座的学生能够在本次活动中总结出科普过程中培养工程思维的经验,为未来的科学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接着,龙陶陶老师向台下的学生精简地介绍了朱晓萌老师的各项成就,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好好利用本次机会解决有关专业方面的疑惑。
接下来,朱老师以3D打印为主题系统地梳理了其目前的种类,并通过图文、视频与动画的形式分别细致而通俗地为学生讲解各类3D打印的工作原理。在科普过程中,朱老师以3D打印的发展史为时间轴,一步步讲述各类3D打印技术的历史由来、发展过程与优缺点,辅以通俗易懂的常见比喻与专业立体的可视动画,并结合亲身经历叙述自己与这些技术间发生的趣事,使得在场的学生对3D打印技术产生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理解。
同时,朱老师在科普过程中还特地为学生指出每一种3D打印技术中可以用于校本课程中的科普要点、其对应的科普学生学段,以及其中蕴含的工程思维——综合成本、时间、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以人为本。朱晓萌老师的精彩宣讲带给现场听众很多关于工程思维科普方式的思考与启发,有同学表示作为科学家科普时,如何平衡科学知识传播中的真实性与通俗性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朱晓萌老师的宣讲无疑为我们为我们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活动结束时,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学生徐邈向朱晓萌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他对朱老师关于3D打印技术的专业性与进行科普活动的熟练度表示由衷的佩服。他总结道,向各年龄段、各种教育程度的群众进行科普时都需要对该科学技术领域拥有足够深厚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在真正的科普活动中厚积薄发,为群众提供新奇而深刻的认知洞见。并且,进行科普活动的经验永远都不嫌多,这样才能每次对自己的科普环节迭代更新,在熟能生巧的同时有所进步,无论是从科普的专业性上还是通俗性上。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融媒体中心
审读 | 李娜 龙陶陶 亢立
图文 | 姜高阳
排版 | 彭文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