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引导人,感染人,践行“以人为本”教育观丨学部优秀班主任罗恒老师专访

教育   2024-12-01 10:16   湖北  


编者按:

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毫无疑问,“人”,是教育的中心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在专业教学之外,更着眼于“人”的培养,身份特殊,责任至重。在学部,有一位深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的班主任,请他与我们分享,“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1

罗恒老师简介


罗恒,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系主任。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获教学设计开发评估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数字化教育中心副研究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曾获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荣誉称号。先后担任2016级、2020级教育技术系班主任工作,曾获2018年科创园丁、2022年“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2

访谈正文


Q1:

您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有研究者、导师、班主任等多重身份。您觉得这些身份有哪些互相影响和关联的部分,班主任的工作相比之下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罗恒老师:

作为导师或者研究者的话,整个团队相对来讲更加稳定一些,并且它和我自己的工作方向也是息息相关的。我和我自己带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大家更像一种同事的关系。研究生同学们相对而言更成熟一点,我们在交流探讨的时候会有更加平等的氛围

但是做班主任的时候则不太一样。本科生同学们从高中来到大学校园,这对他们来说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环境转变。这个时候,我可能就需要更加“家长化”一些,管的会更多一些。一些同学的心态可能还比较像中学生,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引路人”去给他们带路。比如一些成绩欠佳的同学,就需要去督促他们的学习,不要“挂科”;又比如有一些比较迷茫的同学,有的是在专业发展上迷茫,有的可能是在人际关系上迷茫,这个时候就需要去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干预。

但是不管做班主任,还是导师,或者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肯定还是要去关注学生的情况,去观察、了解你面对的学生,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适合不同的方法。并且,这几个身份是不冲突的,虽然具体的侧重点、关注点和工作方法不同,不过在原理上和实践上都有互相关联和促进的部分,有时候还会互相转化。


  罗恒老师授课图


Q2:

您平时是如何与同学们相处的呢,您倾向于构建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罗恒老师:

就像我刚才谈到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没有一份“标准答案”;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说直白一些,就是“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人,把他们的利益放在心上。”

其实,许多学生是愿意和老师交流的,也很希望老师能抽出时间和他们去聊一聊;不过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之前在中学阶段会比较怕老师,不敢和老师沟通交流,这里我认为是老师们应该去努力的。

而且,学生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比如很多同学在大一的时候会比较像“小孩子”,等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习惯了大学生活,经历了各种事情,那么也会变得成熟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在相处模式上也相应的做出改变。


  罗恒老师与2003班同学毕业合照


Q3:

您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有哪些经验或者建议,可以分享一下您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吗?


罗恒老师:

在当班主任的时候,我觉得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分为对学业上的关注引导和对心态上的关注引导。

在学业上,我一向是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我这几年上课,我会特别强调“实践”。通过实践来形成这个知识体系。你一定要用通过一些项目,一些案例,把这些“我们好似都知道”的知识,去做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我现在上课,除了单纯的讲解之外,我更看重一些案例和项目,通过一些协作项目,让大家先去做,先去感受,最后再规范、诊断、讨论,这种效果会比较好。

而在心态上,首先可以定期的召开班会,讨论一些比较重要的,或者大家关注的事项或者话题,这是最普遍和一般性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了解。有时间的话,也应当对学生给出针对性的引导。例如我之前有一个学生,属于心气比较高的类型,但又有点浮躁、有点迷茫。我后来和她一起分析了未来几种不同学业和职业发展路径的利弊,以及要达成她最心仪目标所需的种种条件和时间节点。这之后她的状态大有改观,现在也有了非常好的发展。


罗恒老师带领本科生参加国际会议


Q4:

您可以谈一谈贯穿您教学工作的教学理念吗,您为什么会持有这个观点呢?


罗恒老师:

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其一,对学生要公平;其二,要能够换位思考。

具体来说,不同的学生总会有能力或者其它各方面的差异,但这些具体的差异并不是人格的差异。作为教师,你的一言一行、和学生的沟通,都会反映到学生的成长上;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能力的差异,并促成人格的平等,不能厚此薄彼。又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件事情,我自己可能做不到的话,我就不会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比如说,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坐班的人,虽然我每天的工作时间确实非常长,但我不一定会“在某个时间段,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所以我也不会要求我的学生去坐班。两点,其实本质上还是“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人”,尊重人,不强人所难。

这个其实和我的求学生涯关系很大。因为我自己就是做教育方向的研究,我也曾经是一名大学生、博士生,在我求学期间,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我回想其我的求学生涯的时候,会觉得那个时候我是非常享受学习、享受大学生活的,对我有非常正面的影响;那么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有同样的感受,也能受到正面的影响,进而做出一番气候来。这在我作为一个老师的感受,是非常自豪、非常有成就感的。


罗恒老师课题组大合照


Q5:

最后,可以请您结合您的这些工作,以及研究方向,谈一谈您的教育愿景吗?或者说,您希望作为一个师德师风的榜样,能对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哪些有价值的影响呢?


罗恒老师:

不敢说影响,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面对的学生、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只是说向大家展示一种可能性吧。

而我的愿景,也就是我做教育的初心,其实就是希望,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依然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保持敬重。因为,作为一个教育者,能够把学生培养成才,能够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满足和骄傲,也是我发自内心的追求。这就自然而然会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认为,作为老师,可以稍微朴实一点,把学生放在心上,考虑学生的利益,关注学生的问题,那就最好不过了;我们追求的“师德师风”,也就是要有一种“立德树人”的自觉与自驱。只要能够践行这一点,每一位老师都会具备受学生尊敬、值得其他老师学习、效仿的这种师德师风,尤其是咱们这些教育学的同学,未来的老师们。这也是我做职前教师研究的时候觉得最有意义的一点。


3

采访手记(结语)


在我们开始本次采访时,罗恒老师刚刚进行完一场和学生的小规模线上研讨。他谦虚地说:“其实我的大部分工作还是以导师身份进行的,对于做班主任,我谈不上特别有经验。”在教育领域,罗恒老师的确有着多重身份: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以及教育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但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我们清晰的感觉到,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工作,罗恒老师都践行着一种“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大先生”精神,始终对学生保持关注,始终鼓励、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发展,始终持中守正,以自身言行和渗透进教学活动的愿景与理念感染学生。我们衷心祝愿,罗恒老师为师的风范,能随着他的一届届学生们一同开枝散叶、桃李芬芳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融媒体中心

审读 | 李娜 罗恒 亢立

图片 | 罗恒

文字 | 张天奇 杨博睿

排版 | 吴则玲

封面 | 孟子豪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全面提供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最新资讯,服务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研究和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