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附中 | 滋兰杯特辑】点亮科学思维与实践之光,筑牢理论根基与应用之墙一一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第十三届“滋兰杯”之生物教学活动

教育   2024-11-14 20:18   吉林  

生物教学活动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第十三届“滋兰杯

点亮科学思维与实践之光

筑牢理论根基与应用之墙
滋兰杯

我校“滋兰杯”教学展示活动始于200611月,“滋兰”取自屈原《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滋”有培育、栽种之意,“兰”指兰草,常用来喻为君子。所以“滋兰”的字面意思是栽种春兰,寓意培养美好品质的人才。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人以“滋兰”自勉,孜孜以求、广育英才。
木铎金声育桃李,滋兰树蕙写华章。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示“双新”理念引领下,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发挥学校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阵地的先锋作用,带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我校于20241111日举办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第十三届“滋兰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让科学思维在观察中生长,让实践探究在课堂中落实。本次滋兰杯活动,我校生物组教师王茜、孙庆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教学示范课。

王茜-《真菌》

首先由王茜老师为大家带来《真菌》一课,本节课隶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同时也是新课标中学习主题二中的“生物的多样性”中的一课。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以启发式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贯穿整节课。王老师认为初中的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最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了香菇、毛豆腐、酵母菌培养液等实验材料,充分培养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王老师在准备实验材料时,以毛霉这种更安全的材料替代了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威胁的青霉,以“润物无声”的姿态传递一种人文关怀。在授课过程中贯彻了发展逻辑思维、形成相关概念、兼顾人文思维的教学理念。







孙庆-《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

紧接着孙庆老师为大家带来《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一课,本节课隶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项目,同时也是新课标学习主题七中的“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中的一课。孙老师根据研究问题和活动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其他学习主题的重要概念和学习活动有机整合。通过项目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建构模型科学方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意识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孙老师在设计时注重体现小组合作和项目式的学习方式,活动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选择材料和方法设计可行的项目方案,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如3D打印技术等,同时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滋兰杯


本次滋兰杯生物组的教学示范课,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王茜老师和孙庆老师的课程,犹如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学生们探索生物奥秘的道路,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些课程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优秀的教学典范,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将更多有趣又有深度的生物课带给学生,让生物学科的魅力在课堂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助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策划  欧   炜

审   核  胡延明

初   审  刘慧荣

主   编  刘   浩

供   稿  郑若絮

文   编  李   敏

图   片  生物组

平台美编  金德志

宣传统筹  吉大附中宣传中心


吉大附中
权威发布学校信息,宣传学校教育成果,传播先进教育理念,致力学生终身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