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融智库丨抗战时期八路军对军工技术人才的招募和培养

学术   2024-11-13 17:55   北京  
抗战时期八路军对军工技术人才的招募和培养
左杰婷




摘要】八路军军事工业创建于抗战时期,历经战争的洗礼,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路军军工部通过招募和引进高层次军工人才、培养和选拔军工技术人才、教育和改造技术工人的方式,汇聚了一大批军工技术人才,为根据地军民抵抗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结和借鉴八路军军工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启示,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军工技术人才|八路军|招募|培养


八路军军事工业是在根据地中央局、军区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构建了一支具备深厚政治素养和扎实科技能力的军工专业人才队伍,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可靠的军火补给。


一、八路军军事工业的开创与发展


1937年七七事变后,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及一一五师,一二O师、一二九师开赴山西,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10月22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自己造枪”,“用一切方法在山西弄到一部造枪机器及若干造枪工人”,“设立兵工厂”。此后,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了小型修械所。至1938年9月,八路军决定将所有的修械所统一迁移到榆社县韩庄村,成立了八路军总部修械所。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八路军总部坚决贯彻中央精神,自力更生创办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枪枝弹药,解决军火供应问题。1939年3 月,八路军总部成立军事工业科;6月,八路军总部在军事工业科的基础上成立军事工业部(以下简称“军工部”)。

1939年夏,八路军将总部修械所搬往水窑山黄崖洞。黄崖洞兵工厂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规模较大的机械化兵工厂。1940年10月至1941年11月,日军多次对黄崖洞兵工厂进行毁灭性扫荡。八路军军工部一边坚持“反扫荡”,一边领导军工生产。1942年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集中领导”“分散设厂”“精兵简政”方针的指导下,军工部以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的方法,对所属连队工厂进行了调整,扩编了新的连队和兵工厂,使兵工队伍更加精干,在技术上突破难关。

1944年,军工部在整风运动中错误地开展“抢救失足者”运动,整个军事工业停产半年,使生产受到重大损失。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全线反攻阶段,各厂急速整顿恢复生产,调整工厂布局,军工生产飞速发展。


二、八路军对军工技术人才的招募和培养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军工部招募和引进了一批拥有科学知识、精通军工技术的的专家、学者,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具备高度政治觉悟、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他们怀揣着抗日救国的共同愿望,好学上进,艰苦奋斗,努力生产,创造了军工生产的奇迹。

(一)招募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党中央、中央军委非常重视和支持八路军军工建设和生产工作,从各地招募和引进专家技术干部和高层次军工科技人才。1939年2月17日,朱德、彭德怀、左权致电毛泽东《请调人员来前方支援军工建设》,“望抽调工程师及工业管理人员及熟练工人。” 

1939年春,中央军委派后勤部副部长兼兵站部部长杨立三前往山西筹建八路军总部后勤部。杨立三利用在苏区管过兵工、长征中照管过科技人员,熟悉这方面人才的条件,经多方努力,从各地调进多位专家。对于这支高层次军工科技队伍,1941年 4月23日,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军队中吸收和对待专门家的政策指示》。八路军总部迅速响应这一指示精神。

首先在政治层面给予他们深切关怀与重视。如对于非党员的技术干部,不仅邀请他们参与党内重要会议,还在每年的7月1日,由军工部及下辖各厂组织非党员技术干部与其他非党员干部的座谈会,听取并采纳他们对领导工作的宝贵意见。部领导更是亲自前往各厂主持这类会议,以开放和诚恳的态度,认真倾听并接纳他们的批评与建议。对于那些有入党意愿但暂时未能实现的科技干部,则鼓励他们加入“同情小组”,在政治上给予引导与培养,同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群众,与工人紧密合作,共同攻克生产中的难题。

其次,在工作方面,八路军充分信任并依靠这些专家的专业能力,赋予他们重要职责,如担任厂长、所长等关键职务,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领导和组织军工生产。这一政策体现了《中央军委关于兵工建设的指示》中的精神,即重视技术专家的作用,并借鉴延安的成功经验,以精通技术的技术人才担任领导职务。例如,德国柏林大学毕业的刘鼎担任了八路军军工部部长,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的郭栋才则担任了军工部某所某厂的厂长。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八路军也对这些科技人员及其家属给予了必要的照顾与支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并在反“扫荡”等战斗中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例如,张华清博士一家在敌人“扫荡”时,被优先安排转移至安全地点,并配备了保卫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与生活便利。这些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技术人员对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加深了他们对抗战事业的忠诚与责任感。

(二)培养和选拔技术干部

八路军军工不仅为抗日战争生产出高质量的武器装备,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工人才。在军工部成立之初,朱德、彭德怀就提出:“我们的工厂不仅要为今天抗战生产枪支弹药,而且要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造就人才,培养干部。”随着八路军军事工业的发展壮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十分匮乏,军工部决定大力培养大批干部。

1939年9月,军工部创立了工人训练队,举办支部书记和政治干部培训班,培养技术人才和政工干部。1941年5月,军工部在在干训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太行工业学校,这是一所八路军总司令部军工部工业学校,军工部部长刘鼎兼任校长,刘致中为副校长。太行工业学校设机械、化工、爆破、轻兵器制造、重兵器制造、火药制造、火工品制造等课目。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尤为重视从各所、厂抽调和挑选有特长和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任教,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在培养干部时,太行工业学校不仅重视理论教学,还特别强调干部的实用技能培养,要求学员们在工厂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能够在军事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创办时期正值抗战最艰难的阶段,面对日伪军的频繁“扫荡”,全校师生不得不在烽火连天的环境中屡次迁徙,他们一边坚持学习,一边英勇战斗,展现出无惧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据1943年的统计,在八路军兵工厂51名厂级领导干部中,工人出身的就有41名,他们大都是通过工训队、太行工业学校培养的科技干部。从1940年9月到1943年9月,太行工业学校培养了400多名各种专业干部,为八路军军工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成为推动国家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教育和改造技术工人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山西各抗日根据地开办修械所、修造工厂及炸弹制造厂,招募了兵工厂的职工、煤矿工人、造枪工人、铁路工人、民间匠人等技术工人,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军工生产力量。八路军对工人开展文化技术教育和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大都和生产技术学习相结合,如识字课学写工具、机器名称、技术名词术语、工厂规则、劳动纪律条款等。

技术教育是围绕当时生产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展,如产品规格统一,新产品试制,生产技术上的关键问题,教材由军工部工程处和各厂自编。政治教育不仅讲授中国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爱护抗日根据地,还讲授革命工厂与革命工作,新的劳动与新的劳动态度,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等,使工人明确认识工人阶级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工人阶级的前途、工人阶级与共产党的关系、军火职工与军事工厂的关系。工友们对于战争局势、国家大事非常关心,苏德战争爆发后,工人自订报纸的数量达到每4人平均一份。对职工进行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进行文化技术教育时,除了讲授之外,还采取看图识字、识字站、识字牌、发字条、技术研究会、技术游戏等方式,此外建立宿舍教育和小先生制度,充分利用俱乐部组织寓教于乐。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除了作报告和述评外,采取开时事座谈会、质疑会、问答栏、演时事活报剧等。通过对技术工人进行教育和改造,使工人们的技术不断提高,在对敌斗争与生产斗争的实际锻炼中,逐渐成长为一支有觉悟,有技术,有纪律,拖不跨,打不散的坚强军工队伍。它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工建设乃至开国以后的国防建设做了很好的人才准备。


三、技术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

抗战期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军工克服困难、坚持生产,把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在兵工厂建设初期,党中央、中央军委给予了极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不仅抽调技术干部和熟练工人帮助八路军兵工建设,还从延安等地运来先进的机器、器材进行生产建设,拨给并提高八路军军工建设专用经费。

1942年9月,八路军军工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在各厂设立党总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支部按生产连队(后改为工部)建立,继承了军队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始每星期开支部大会和小组会各一次,党员三天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后改为每星期开会一次,汇报一次。在组织生活中要检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党员是否在群众中起了模范作用,强调干部党员不能搞特殊化,因事不能如期过组织生活的,必须事先请假。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军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工生产的生命线,推动了八路军军事工业的顺利发展。随着军工生产的迅速发展,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于行业、地域、经历、习惯、觉悟乃至宗教信仰的不同,存在旧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严重地妨碍着彼此之间的团结。

如何使他们抛弃这些旧的东西,在民族的、阶级的战斗旗帜下团结起来,是一个迫切而又困难的任务。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讲清工人阶级的远大目标和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与责任,使原先不团结的工人懂得“工人阶级不团结,还能解放全人类吗”、“还能团结各民族各阶层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吗?”军工部还采取了座谈会、联欢会、个别谈心等具体方法,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团结。

(三)提高职工待遇,丰富文化活动

由于兵工厂建在偏僻的山区,生活很艰苦,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亟需改善和提高。1941年军工部部长刘鼎在《军工部一九四一工作总结》中提出,要把津贴制改为工资制,开设合作社,改善和提高职工生活,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1945年5月12日,八路军总部颁布了《八路军总部关于军工工人待遇规定的命令》,决定“重工业(枪炮弹药)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增贴163元,轻工业(如被服、皮革、制 药、印刷)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增贴133元。”

为提高生产积极性,军工部规定所有军事系统工人都是八路军工人,享受八路军军人待遇,家属享受地方政府抗日军人家属之待遇。在那段残酷的战争年代,军工部下设文工团、俱乐部,组织篮球队、田径队、歌咏队、戏剧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1940年,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的工人创作了《军工之歌》,“机器马达蹄蹄哒哒、稀里哗啦。我们有力气,我们有办法……”,抒发着职工们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豪情壮志。

(四)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在敌人的扫荡中,枪弹厂先后四次,化学厂先后五次迁移和重建。从1940年秋到1942年5月,水窑一所连续三次遭受敌人的严重破坏,但每次都只用了很短时间,就重建起来。职工的口号是:“敌人搞垮了,我们再搞起来!”环境越艰苦,职工的斗志越高昂,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发展军火生产。在武器生产方面,先后设计制造了步枪、短枪、五〇小炮、迫击炮等。在制造技术方面,解决了将白口生铁经过焖火处理,便于切削加工的技术;解决了硫酸、硝酸、无烟发射药和硝铵炸药的生产技术。在枪弹生产方面,解决了炼制纯铜和铜合金黄铜片的生产技术,进入了自制全新枪弹的阶段。为了战争的胜利,广大职工积极开荒种地,生产自救,并且踊跃捐献工资,在十小时工作之外,加做义务工,以救济灾民。

(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八路军军工各厂创立之初,所有职工均按照严格的军事化管理。1940年4月6日,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听取军工部生产汇报后指示:“工厂不是军队,工人不是战士,要建立生产管理制度,颁布劳动法。”按照这一指示,军工部对工厂及其职工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重新调整。

1940年6月,军工部制定了工厂规则,在作息方面改变了点名、出操、吃饭站队等做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星期日及例假休息;工作时间以汽笛、打钟或以鸣号为标准。在劳动纪律方面,要求职工工作不得迟到或早退,在工作时间内不许嬉笑喧哗及会客,非经许可不许外出,不得擅自移动工具原料,禁止制造私人器物。1940年12月,军工部颁发了由行政和工会共同签署的集体劳动合同。1943年,工厂为迎接战略反攻阶段,生产更多武器装备,重新制定了工厂集体合同,将八小时工作制改为十小时工作制,有力推动了军工生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八路军克服重重困难,招募和引进一批学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干部,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武器弹药,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6.
[2]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8.
[3]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9.
[4]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11.
[5]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12.
[6]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06.
[7]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28.
[8]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86.
[9]王照骞.兵工摇篮武乡[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387.
[10]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05.
[11]吴东才.晋冀豫根据地[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376.

进入小程序,为您喜欢的论文点赞!

来源:中国军融智库
本期编辑:王迪

合作邮箱:hezuo@chnmil.cn
投稿邮箱:tougao@chnmil.cn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国防科工局主管的国家一级期刊,主要覆盖相关政府部门、各军兵种装备机关、各大军工集团、各省市工办、各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民口、民营企业单位。宣传和开展军转民的各项工作,是军地技术、人才、产品互相转化的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