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融智库丨巴以冲突中以色列预备役力量运用的启示

学术   2024-11-12 17:55   北京  
巴以冲突中以色列预备役力量运用的启示
刘鹏宇




摘要】以色列由于地缘政治长期处于紧张局势,故十分重视预备役力量的建设和运用。2023年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快速部署,再次震惊世界。当前,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体系建设、军官队伍、军事训练、装备保障四个方面切入,借鉴以色列预备役部队的有益经验,针对我军预备役部队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巴以冲突|预备役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针对以色列的“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新一轮巴以冲突随即爆发,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发布征召令。冲突爆发后的第二天,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乔纳森·康里库斯就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以色列已在加沙附近集结10万预备役部队,应对与哈马斯进行的“战争”。截至10月30日,以色列已经动员了36万预备役军人。


此次巴以冲突中,以色列预备役部队的快速集结、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又一次震撼了世界。以色列之所以在历次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中克敌制胜,是因为拥有一支强大的预备役部队。本文就结合以色列预备役部队运用的鲜明特点,为我军预备役力量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强化“常备常用、有效补充”理念,加快体系重塑


以色列国土狭长、缺乏战略纵深,其综合国力难以保持较大规模常备军数量,故以色列构建了以常备军为骨干、以预备役为主体,同建同用的国防力量体系。

一是秉持全民皆兵,预备役力量规模庞大。目前,以色列预备役部队达46万人,规模是常备军的2.7倍。以色列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男女必须服兵役,服完兵役后必须转入预备役,且预备役时间较长,一般男子到54岁,女子到38岁。

二是坚持立法先行,预备役运用有法可依。为使预备役部队动员、组建、训练、保障高效顺畅,以色列制定了包括《国防法》《兵役法》《预备役动员法》等20多项具有本国特色的预备役法规制度。

三是重视国防教育,预备役建设基础稳固。以色列规定国防教育是每名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侦察、射击、救护、野营等军事技能训练都包含在内,还会定期组织观摩部队训练、演习。

2020年7月1日,我军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这是预备役部队转型重塑、换羽新生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吸收借鉴以军的有益做法,加快推进整体重塑。

一要树立常备常用理念。不只是把预备役部队作为在战时才使用的一支力量,预备役部队平时就要保持规定的战备状态,并且能够成建制遂行相应任务,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来、顶得上去。

二要加快完善法规制度。军地双方应在新颁布的《国防法》《兵役法》《预备役人员法》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涉及预备役选拔补充、教育培训、晋升任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保障预备役部队建设沿着正规化、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三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打赢未来战争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战略战术、战场建设、战争动员等知识为重点。在教育主体上,要成立由军地双方负责人共同参加的统一的全民国防教育协调机构,以确保军地所属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在教育对象上,应贯穿所有年龄段的公民,并区分层次、各有侧重地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二、按照“集聚英才、注重质量”要求,打造过硬军官队伍


以色列高度重视预备役军官选配,规定了相应的晋升制度和服役期限。一是以退役军官为主体,确保队伍质量。以军要求现役军官退役后直接转服预备役,目的是为了增大预备役部队退役军人比例,保证预备役部队的整体质量。二是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激发队伍活力。选派能力出众的预备役军官进入军事院校深造学习。军衔晋升方面,最高可提升到中校,担任营长职务。同时待遇方面他们领取的薪资高达担任民职时薪资的80%以上。三是延长服役期限,维持队伍稳定。以色列《预备役法》要求预备役军官服预备役至45岁,飞行员、医生等特殊岗位人员要服役至49岁,以确保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在预备役部队得到较长时间保留。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预备役军官不仅是预备役部队的骨干,更是战时现役军官的补充来源,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预备役部队整体作战效能发挥。

一要着眼“编为用、编为战”,注重选优配强队伍。按照瞄准实战、专业对口、严控质量的原则,切实把思想好、学历高、专业精的人员选配进来,建成一支人才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预备役军官队伍。

二要着眼“能打仗、打胜仗”,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利用军队院校、训练基地、任务部队等单位教育培训资源,开设短期培训班、集中轮训班、专题研讨班,提高预备役军官队伍打现代化战争素养。

三要着眼“起作用、有作为”,完善奖惩晋升机制。细化制定预备役军官考核评定、表彰奖励、晋升任用的具体办法。重点考察军政能力素质和重大任务表现,建立“预备役军官纪实评价档案”,定期将考核结果通报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将其作为提升使用、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引导预备役军官认真履职尽责。


三、着眼“为战务战、能力生成”标准,抓实军事训练


以色列预备役人员在征召后能迅速投入战场、执行任务,这主要得益于其扎实的训练。

一是训练时间强制。按战备等级,以军预备役人员被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预备役人员除每月训练一天或每季度集训3天外,每年集训30天,总计42天,军官和士官还要到军校集训7天。二类预备役人员除每月训练1天或每季度集训3天外,每年集训14天,总计26天,军官和士兵同样需到军校集训7天。

二是训练内容充实。预备役人员以3年为一个周期,完成个人技能、基本战术、联合演训等多种训练内容,预备役部队每年都要与现役部队共同进行较大规模的实战化训练和演习。此外,以色列各军区每年轮流组织5至6次预备役动员演习,敦促预备役人员随时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

三是训练保障到位。以军在全国开设步兵、装甲兵、炮兵、卫勤等多处训练中心。

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战争预实践,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必由之路。一要现预一体合训。预备役部队作为军兵种力量体系的构成要素,要真正融入全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应共同参加实兵实弹演习,把预备役部队放到一线加钢淬火。二要区分层级精训。按照先训现役人员、后训预备役人员,先训军官军士、后训普通兵员的原则,根据各类对象、不同层次的训练特点,实施分类组训、挂钩带训、逐级联巡,以达到熟习岗位职责、熟习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性能、熟习作战指挥基本程序的要求。三要作战牵引实训。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安排预备役人员按实际战位参加现役部队的任务执行,甚至遂行作战任务和海外任务,彻底破除“预而不备”的错误思想,让他们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生成作战能力。


四、遵循“军民融合、一体规划”原则,健全装备保障


以色列把武器装备保障放到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高度进行统一部署,基本实现了预备役部队与常备军同水平发展。

一是数量质量对标现役。目前,以军的一级预备役部队平时武器装备配备率就达到了编制数的90%以上,与常备军基本一致,预备役部队不仅装备现役部队的武器,而且有的数量上比常备军还多。

二是军民一体快速补给。以色列平时就对给养物资、运输车辆和医疗卫生器材等进行登记、编号,战时一律纳入军事后勤保障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保障效率。

三是就地储备就地武装。以色列各军区设置了若干个动员征召集结点和应急军用仓库,动员征召集结点通常设置在各军区人员集中的地方,应急军用仓库中则储存着大到坦克、火炮,小到被装、药品等军用物资,建立起一套完整地就地征召、就地储备、就地武装的机制。在接到动员令后,预备役人员可按照规定迅速赶往集结点,直接领取武器装备。

器械不精,不可言兵。我军预备役部队装备长期存在缺编多、不配套、较落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生成。解决好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保障问题,日益成为推进预备役部队转型建设的关键。

一要理顺武器装备保障体制。全军武器装备保障体系必须把预备役部队纳入其中,遵循一体规划、统一调配、同步更新的原则,重点解决预备役部队保障不顺、装备落后的突出问题。

二要加大武器装备配备力度。结合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有计划、分批次地从现役部队调剂部分武器装备到预备役部队,确保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水平与现役部队基本持平。

三要完善通用装备保障渠道。充分发掘地方资源优势,借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依托地方政府、高科技企业,搞好装备器材供应潜力调查统计,构建精准供储、物流畅通的军民通用装备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新华社.“5000枚火箭弹”!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N].新华网,2023-10-07.
[2]李律杉.以色列已集结10万预备役部队[N].环球网,2023-10-09.
[3]刘学.新一轮巴以冲突七大关键词[N].新华网,2023-10-30.
[4]杨胜利,张振宇.全民皆兵的以色列战争动员模式[N].中国国防报,2020-07-24.
[5]卢伟,赵虎.特色鲜明的以色列国防教育[N].中国国防报,2020-07-10.
[6]范文.以色列军官退役制度概览[J].中国退役军人,2019(9):42-43.
[7]路秀儒.以色列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五点启示[J].国防,2017(01):37-39.
[8]董文韬.以色列的战争动员——以动员之力弥补先天劣势[J].中国民兵,2022(6):50-53.
[9]路秀儒.以色列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五点启示[J].国防,2017(01):37-39.
[10]张友库.探究以色列预备役快速动员[J].时代报告,2014(08):261-262.

进入小程序,为您喜欢的论文点赞!

来源:中国军融智库

本期编辑:王迪

合作邮箱:hezuo@chnmil.cn

投稿邮箱:tougao@chnmil.cn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国防科工局主管的国家一级期刊,主要覆盖相关政府部门、各军兵种装备机关、各大军工集团、各省市工办、各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民口、民营企业单位。宣传和开展军转民的各项工作,是军地技术、人才、产品互相转化的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