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融智库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在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学术   2024-11-11 17:55   北京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在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刘学奇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在军事理论教育方面的应用及其产生的效果。通过探讨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和雷锋精神发祥地这六大红色文化遗产地的教育价值,评估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培养高校学生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国防观念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军事理论教育|应用效果


当今中国社会中,红色文化教育在我国军事理论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学生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及国防意识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辽宁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辽宁“六地”丰富的革命文化底蕴,为军事理论教育赋予了独特的教学优势。


一、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辽宁省,作为我国现代历史的重要地标,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铭记了曾经的战火时光,还是今天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和培养革命精神、爱国情怀的丰厚底蕴。

(一)抗日战争起始地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详细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东北的历史事实,是抗日战争的起始地。通过海量历史资料和珍贵影像,展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抵抗日军侵略,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场景。这段历史为爱国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提供了珍贵素材,有助于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担当。

(二)解放战争转折地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我国辽宁省,是纪念辽沈战役胜利的地方。辽沈战役被誉为我国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其胜利不仅扭转了我国战局的走向,还推动了历史变革,为实现党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纪念馆凭借其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展示方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敢于斗争、善于胜利”的信念内涵。

(三)新中国国歌素材地

本溪市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是一处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专题纪念馆。这里展示了东北义勇军和日本侵略者之间进行的艰苦斗争,是新中国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灵感来源。这种抗争精神仍然值得当代学生继承和发扬。

(四)抗美援朝出征地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在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是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专题纪念馆。这里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战场的出征地,还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的精神象征。参观这一地点,能够唤起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五)共和国工业奠基地

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曾经的铁西工业区,展现了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程。该博物馆可以回顾重温我国工业历史,深入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化进程。这一地点象征着共和国工业的起点,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六)雷锋精神发祥地

雷锋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可追朔至抚顺。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位于雷锋生前部队的驻地附近,通过展示雷锋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建设水平。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和利他,这为当代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典范。


二、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在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育内容与方法

实地教学是让学生直接前往辽宁“六地”实地考察学习,通过让学生到现场实际体验那段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厚重韵味,从而提高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实地教学突出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思考方法,采用导游解说与实地感受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理想信念。

案例分析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引入辽宁“六地”相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这些案例的探讨,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红色精神内涵及其在当代军事实践中的运用,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

互动讨论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于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探讨的方式。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辩论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与经验分享。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军事理论的认识和研究,并在讨论过程中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对象与实施范围

高校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对象。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和培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革命历史知识,还可以深入理解和学习那些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崇高道德。对于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各类社交团体和公益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参观学习、讲课和研讨会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拓宽教育范围,吸引更多年轻人热情参与。通过制作高质量的纪录片、微电影和网络课程等不同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深刻领会红色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教育效果评估指标

评估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在军事理论教育中所获得的实际效果,需要关注三个关键指标:一是理想信念强化,评估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以及他们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担当是否更加坚定。二是革命精神传承,利用教育活动弘扬革命风气,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继承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牺牲和奉献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出这些优良特性。三是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升,高校学生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应加深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增强作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在军事理论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一)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的提升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通过对雷锋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英雄事迹充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成长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还为他们塑造正向价值观及追求人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心灵支柱。

(二)国防观念的深化

通过对辽宁“六地”的学习和参观,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教育方法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人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上获得共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应该如何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了军事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手段的变革升级。传统授课方式逐渐被实地教学、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所替代,这些教育新方法不仅让教学内容更有趣且贴近实际,还明显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领悟和接受将更加轻松,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在教育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然而,我们仍需面对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更新,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等问题。对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探索更多样化和高效的应用方法;其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融合革命精神传承与现代军事理念,保持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最后,以现代教育科技为手段,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教育平台等,着力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成果。


四、结语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在军事理论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将红色文化资源和军事理论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国防观念。新时代背景下,军事理论教育应进一步探索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新路径、新方法,适应军事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另外,建议加强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研究,为军事理论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曲俊铮.传红色星火兴强国未来[N].沈阳日报,2023-11-09(004).
[2] 张志勇.辽宁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2(23):51-55.
[3] 马杰.军民融合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20(19):20-23.

进入小程序,为您喜欢的论文点赞!

来源:中国军融智库

本期编辑:王迪

合作邮箱:hezuo@chnmil.cn

投稿邮箱:tougao@chnmil.cn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国防科工局主管的国家一级期刊,主要覆盖相关政府部门、各军兵种装备机关、各大军工集团、各省市工办、各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民口、民营企业单位。宣传和开展军转民的各项工作,是军地技术、人才、产品互相转化的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