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经济“成绩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作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山东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山东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挑起大梁的底气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经济大省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山东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一期望,挑起大梁走在前,山东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2024年,山东以力争第一,唯旗是夺的劲头,直面外部压力、内部困难,干字当头,在多个领域争当“首”字先锋,多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从增速到总量,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山东高铁通车里程突破 3000 公里、位居全国第一,沿海港口吞吐量超过 20 亿吨、保持全国首位,全年粮食总产量 1142 亿斤,连续 4 年稳定在 1100 亿斤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超过 49%,卡奥斯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关键软件产业规模跃居全国首位。山东的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49%,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沿海港口吞吐量超过20亿吨,保持全国首位。此外,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居全国首位。这些“首个”“首次”“首位”的成绩,彰显了山东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争“首”不仅是追求速度和规模,更是追求质量和效益。作为“头号工程”的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达到235个,稳居全国首位。从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到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山东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历史使命。山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城乡建设方式绿色转型,全面建设美丽山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先行区建设。
2024 年,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 1.15 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实现了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曾经“一煤独大”的山东,通过淘汰上万亿的落后产能,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 11 万家,成功实现了从“大象经济”到绿色低碳经济的华丽转身。同时,山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序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绿色转型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践行。山东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在扩“绿”的道路上,山东不仅注重自身的绿色发展,还积极承担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任。作为黄河流域的唯一出海口,山东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担当重任,通过加强流域内生态保护与治理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协同发展。
山东深知,只有不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因此,山东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引进高端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4 年,山东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占 GDP 比重超过 49%,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3.5 万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首位。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山东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2024年,山东紧盯产业需求强创新,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扎实抓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出科技创新10个行动计划。同时加快量子科学、虚拟现实、具身智能等全产业链布局。
向“新”不仅是追求技术创新,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山东通过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规划和政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首条百兆瓦钙钛矿电池中试线成功运行,12 英寸 N 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圆筒型 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等一批标志性产品成功交付,提升了山东产业的竞争力,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2024年,山东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0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数量跃居全国第一。
一件件民生实事,凝聚了民心民意,汇聚成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强大合力。
担当者事竟成。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工作千头万绪,山东扭住关键、突出重点,一子落带动满盘活,着力在全方位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现代海洋经济等十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为“十五五”开局筑牢根基。
向着10万亿的目标冲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以争先创优的精神,澎湃发展动力,奋力走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山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