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引领未来产业布局

文摘   2024-12-21 08:02   山东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山东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为山东省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山东省将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技能作业机器人、深海深地深空、低空经济等八大未来产业,并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重点企业和领军人才。

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展现了山东省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到2027年,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形成50个以上重大标志性创新产品,全链条创新生态将更加优化。

在八大未来产业中,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山东省将强化知识计算、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能源、物流等领域的应用。这不仅将提升相关产业的智能化水平,更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此外,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领域的突破,也将为山东省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还提出将6G、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可见光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作为未来产业的“X”领域,适时跟进部署。这种前瞻性的布局,不仅有助于山东省在关键细分领域抢占制高点,更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从未来产业的技术源头供给、创新载体建设、产业主体引育、中试孵化加速、应用场景创设、创新要素集聚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6条“硬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保障。

其中,创新载体“聚能”行动尤为引人注目。山东省将新布局2家以上省实验室、5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20家左右省技术创新中心,并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建设一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区。这些创新载体的建设,将有效提升山东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


此外,《实施方案》还强调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今年,山东省将实施100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其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低于90%。这种让企业唱主角的做法,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总的来说,《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山东省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山东省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不仅将推动山东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将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九级风浪
网络舆情分析,微评社情民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