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山东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总结2024年全省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航定向。
即将落幕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山东目标明确、步履坚定,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全年答卷: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融资规模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万亿元大关。
成绩的背后,有着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保障支持。
首先,山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总书记的掌舵领航。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在山东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标注目标定位,指明前进方向。
2013年,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第一个省份就是山东,要求山东汇聚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2018年6月,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要求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
2021年10月,在我们刚刚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时,总书记再次来到齐鲁大地,勉励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枣庄市考察时指出,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在增长,石榴产业有发展潜力。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总书记提到的“特产”二字强调了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而“优质”则为“特产”指明了高质量发展方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火红的石榴给这座小城带来了红火的发展机遇,也给老百姓带来了红火的生活;
今年初夏时节,总书记第5次到山东考察,这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一次重要调研。考察第二天,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饱含着对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殷切期望,为山东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进一步坚定了全省上下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的信心决心。
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民族的复兴征程,更需要领路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以昂扬的姿态努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再者,山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党中央的政策支持。
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使命重大、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共同富裕,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
消费“马车”加速跑,释放政策“乘数效应”。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九大任务之首。山东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大省,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牵住扩内需的“牛鼻子”,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今年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其中大项目投资支撑明显,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8%;消费市场回升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
绿色先行,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山东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统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经济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谋划让民营企业敢闯的实招硬招,着力打造稳定的政策环境、透明的法治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优良的金融环境、暖心的人文环境,推动民营经济“百花齐放、万马奔腾”。
新征程上,山东将深刻领会党中央赋予的新的时代使命和战略定位,进一步彰显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