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是“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成功申遗,如何向世界展示春节文化新气象?作为春节文化习俗重要标识之一的春晚,无疑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为文化大省,山东以“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2025山东春晚以“山河锦绣涌春潮”为主题,落户山东临沂,采用“1+N”多元舞台创新节目呈现形式,并首次在海外设置分会场,首次“走出去”,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设置分会场,以一首《万里音缘》为纽带,将中国春节文化与山东特色文化元素成功推向海外,意义非凡。
讲好中国发展新故事,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山东春晚此次“走出去”,是对春节文化的有力传播与弘扬。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申遗成功后,它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山东春晚以春节为主题,通过海外分会场的形式,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春节习俗以及曹县马面裙、汉服等文化符号展现给海外观众,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国春节的浓郁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春节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使这一古老的节日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出新的生机。
奔赴山河远阔的世界,春节是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时代语言。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现代的生活方式链接,让世界观众在“文化盛宴”中感悟中华文化。《万里音缘》中唢呐、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的碰撞,是文化融合创新的生动实践。唢呐的高亢激昂、琵琶的婉转悠扬,与西方乐器的独特音色相互交织,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效果。这种跨文化的音乐交流,不仅打破了文化隔阂,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之间并非相互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这不仅丰富了山东春晚的节目内容,也为全球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展示了文化包容与创新的魅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山东广电的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肩负着传播本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使命。山东广电通过在海外设置分会场,积极推进国际传播,将中国文化的声音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了解山东的窗口。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也为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力量。
山东春晚的文化出海,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分会场,当地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到春晚的节目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有助于消除文化误解,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以文化为纽带,让各国人民在欣赏春晚节目的过程中,发现彼此文化的闪光点,共同探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世界美好是相通的,山东广电用一台精心烹饪的“文化盛宴”,把春节蕴含的团圆、祈福、迎新等内涵,把历经几千年创造与传承的词语,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被世界人民所看见、所欣赏,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更多中国色彩,做出山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