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山东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摘   2024-12-16 15:13   山东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局明年重点任务上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山东在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上,因地制宜、系统布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切实担负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

(一)

从人类点燃第一堆篝火到内燃机的轰鸣,再到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崛起,科技始终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核心力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上,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它涉及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山东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关乎经济增长速度,更关乎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在电气时代,山东曾引领风骚;互联网时代,浙江迅速崛起;新能源时代,安徽成功逆袭。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山东必须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卡位,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二)

山东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工业经济体系健全,传统产业占比接近七成,为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山东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腾笼换鸟”,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切实筑牢传统产业这一深厚家底。


《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明确构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鼓励大型企业将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以卡奥斯COSMOPlat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山东数字经济发展的亮点,是唯一受邀在中国意大利商会能源及环境保护圆桌会上进行经验分享的中国企业。

像卡奥斯这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仅“国字号”的山东就有46家,它们通过“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的模式,推动各类数字技术规模化应用,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能力共享、业务协同。

这种跨行业的赋能能力,不仅加速了传统工业企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也催生了一批数字企业的成长进化。前三季度,山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2%。

2024年,山东围绕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领域,实施前沿技术攻关,推动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施124项重大科技项目、98项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突出抓好3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在商业航天领域,山东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已累计发射卫星48颗,形成了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山东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前三季度,山东“新三样”产品出口大幅增长23.1%,达到80.3亿元,锂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三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虚拟现实设备、服务器、集成电路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实现20%以上增长。

山东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上展现出强劲势头。前三季度,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增长8.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8.4%;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56.9%,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形成规模效应。

(三)

“好钢用在刀刃上”,山东坚持系统观念,以前瞻眼光、前沿标准做好谋篇布局,将各类资金、要素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项目倾斜,坚持围绕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开展项目招引,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初冬时节的齐鲁大地,各地施工现场如火如荼,项目建设正紧张有序推进。山东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进一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从临朐到昌邑,再到聊城,山东重点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走在前,挑大梁。站在2025的新起点,山东将继续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驱动迎接未来挑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九级风浪
网络舆情分析,微评社情民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