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阿姨,73岁,慢性肾衰竭,血肌酐从436.7umol/L降至212.4umol/L;
孙先生,59岁,慢性肾衰竭,入院时血肌酐516.7umol/L,出院时复查,血肌酐降至358.1umol/L;
朱女士,43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入院时血肌酐到了737.6umol/L,已经接近透析指标,出院时血肌酐降至497.7umol/L,近期复诊血肌酐再次降至439.2umol/L,病情稳定。
尹先生,30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血肌酐由707.7umol/L降至449.3umol/L,复诊检查血肌酐394.7umol/L,远离透析指标。
这些是近期接诊的部分患者,经过我院国家专利“循经护肾治疗仪”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血肌酐这一关键指标都有所下降,病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肾功能逐步恢复中。
我院肾病专家张新安院长总结到,这些患者朋友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做对了2点:
一、抑制免疫炎症
肾病免疫炎症主要是指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的肾脏炎症。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肾脏的免疫性疾病中,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在这类疾病中,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会导致肾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从而引起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及时控制免疫炎症,有助于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保护肾功能。因此,针对这类患者,需要采用有效的抗炎治疗措施。
二、控制继发性病因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都可能引起肾脏病变,成为肾病的继发性诱因。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病进展。
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好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同时,对于其他可能引起肾脏病变的疾病,如狼疮、紫癜、乙肝等,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管理。
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和改善继发性诱因等关键措施,为降低肌酐水平、恢复肾功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患者争取到了更多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