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静康日记陪伴你的第221天
当跨年钟声在凛冬深夜响起,当第一片雪花率先飘落在大地,总有一些时刻,它的到来与众不同。有时像给心上抹了蜜,有时又过于锋利。
“血压在家量的140/110,用那个(水银血压计)量的。”患者落座后,用标志性的东北口音讲述着自己就诊的原因,最近他的血压突然不正常地升高了,“不是那种电子的,电子的量都一样。”他怀疑问题出在了测量工具上。
他说的都一样,指的是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血压一直正常。所以,对于刚刚接诊大夫高凤平主任说他血压偏高,他打心眼里不信服。
“高压174mmHg,低压105mmHg”。安静的诊室里,电子血压计播报血压的声音显得异常尖锐,仿佛撕裂了空气中的结界,也撕裂了患者对于“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一直正常”这个牢不可破的执念。
患者的第一反应:“比刚才还高?!”
“你紧张吗?”为他测量血压的门诊单珊主任立即询问,分析排查患者血压突然升高的影响因素。
“不紧张啊。”说完患者干笑了两声:“这么可怕吗?!”
“高压162mmHg,低压97mmHg”。当电子血压计第二次播报血压结果,患者没言语,他静静等待着第三次测量的结果。
“高压164mmHg,低压97mmHg。”当电子血压计第三次播报测量结果,患者不再纠结接诊大夫给出的“高血压”。
“我原先血压低,一直都低。”他连说了两遍。可见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有多不可思议。他不理解一直以来让他不得不防备的低血压怎么突然变高了呢?
“在家多少啊?”
“在家最高的时候,没超过120mmHg。”
“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
“睡得不好,这两天睡得都不好。”
“睡不好觉,它就高啊。”
“哦哦哦,但是我就感觉有点晕。现在洗脸弯腰的时候一闭眼,我感觉都站不稳。原先是血压低,感觉眼前都发黑。还有救?”当问题脱口而出的时候,患者又赶紧干笑了两声,以掩饰刚刚不小心流落出来的忧惧和消极。
听到专家王铁民院长告诉他病情可控,没有他想的那么严重,患者又接着摆出另一幅姿态试探,以排查医生口中的答复是否含有安慰的成分:“没事,我心里很强大。无所谓,我连糖尿病都没在意,也就是这两三年出现症状,不管不行了。”
其实,他的慌张肉眼可见。作为医生虽然能够理解患者那句“没事、无所谓”背后的良苦用心,但总是把对慢病的不在意和内心强大混为一谈却是另外一回事。
患者糖尿病史20年,目前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随着病程的延长,人体衰老所带来的各项功能的自然退化和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损伤好像两头燃烧的引线,等到两者相遇的那一刻,发出“砰”的巨响。糖尿病足、眼底病变或肾损伤,这三大糖尿病并发症,不知哪一个或哪些就会凭空出现,迫在眉睫。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的肾损伤已经出现,就在门诊大夫刚刚从检验科取回的检查单里。
“ACR158,胱抑素C都高了。”专家王铁民院长一边仔细查看检查结果,一边向患者讲述指标所代表的诊断意义,“胱抑素C高了,说明你的肾损伤不是一两天了,至少得3到5年了。”
ACR和胱抑素C都是临床上发现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特别是ACR,它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金标准。患者此时的ACR已经高达正常范围高限的5倍。而肾损伤就会引起高血压,即便以前血压偏低。
根据脉诊舌诊,专家王铁民院长发现并提醒患者已经出现全身动脉硬化的趋势。
“血脂高啊,我吃着降脂药呢。”患者立刻补充说,“我就是没在意。”
“要重视慢病,不是只放在心里重视,要定期就医,监测慢病进展,及早筛查并发症。”专家王铁民院长提醒患者,对于疾病,早一点行动起来,能解决80%的事后焦虑。
- END -
编辑 | 宣传科
声明 | 疾病,和健康一样,也是生命的自然状态。每个人躲不开,也避不掉。审视疾病,也是审视生命本身。从莽莽生活里抽身,来《静康日记》和自己的生命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