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败、荣辱、祸福的关键何在?

乐活   2024-11-22 09:23   湖南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唱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弗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纶”,绶,有秩、啬夫所佩戴的绶带。“綍”,牵引棺柩所用的粗大绳索。“游言”,浮游无实、不可用之言,如空话、戏言等。
《礼记集解》:“可言不可行,谓过高之言,不可见之于行事者;可行不可言,谓过高之形,不可言之以率人者。”“可言不可行”,指言过其实,说到做不到。“可行不可言”,指高尚的行为不能说出来,用以引导普通人。为什么?因为要求太高,人们做不到,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还有一种解释,可以做却不能说与人听,这样的事情君子也是不做的。像司马光所言:“我平生所为之事,没有一件不可与人言。”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言不危行”的“危”是高的意思,言不高于行,不言过其实。“行不危言”,行不高于言,言行相应。

孔子说:“君王说的话像细丝,到百姓那里就成了绶带;君王说的话像绶带,到百姓那里就成了粗壮的绳索。所以,身居高位的人不带头随便说一些无益的空话、戏言等。可以说却做不到,君子是不会说的;可以做却不可说的,君子是不会做的。这样,百姓就不至于言过其实,也不会出现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的情况。”

这句话特别强调,为人君者每说一句话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特别谨慎。《群书治要》也记载“天子无戏言”的故事。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有一次成王跟叔虞开玩笑,把桐叶削成圭形,用这个封赏他。史官就请成王选择一个好日子,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史官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一旦说出口,史官就会记录下来,还要用礼仪来完成它,用乐章来歌唱。”于是周成王就把唐地封给叔虞,“君无戏言”典故就出自这里。

古代天子每说一句话,都有史官在旁边认真记录,所以不能随意说话,要谨言慎行。“君无戏言”,对于一般百姓而言,也要学习信守承诺。《周易》说:“言行,君子之枢机。”一个人成败、荣辱、祸福的关键就在于他的言行。孔子以四个科目来教导学生,首重德行,其次就是言语,然后才是政事和文学。

有一个成语叫“自暴自弃”,《孟子》解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这就是自暴自弃的标准。言语和礼义的精神不相应,这就叫自暴;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跟仁义相违背,这就叫自弃。

古人对言语有很多要求,比如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妄语”,就是不能随便欺骗别人,说话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一诺千金;“不恶口”,就是不能粗鲁骂人、出口伤人;“不绮语”,就是不能花言巧语,说一些勾引诱惑的话,引导人去做恶事。《弟子规》也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又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都是没有修养、没有教育所导致的。“不两舌”,就是不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这都是对言语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人们常常做不到。这确实是“人不学,不知道”,把错误的当成正常的去奉行,积非成是。

古人讲“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言语通常表达他的心声,一个人所思所想会从言语不自主地表现出来。“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君子爱人都是希望对方提升德行,所以表现在言语上总是说利益人的话;而小人爱人是姑息人的过失,顺从人的欲望,表现在言语上往往是取媚于人,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甚至飘飘然。人要懂得辨别什么样的言语是爱语,什么样的言语是正直之语,才是真正有利于自己。

——摘自《群书治要·礼记》讲记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东安慈孝文化
慈孝我先行,慈孝一家人的理念。宣传表扬言最美孝顺儿女、少年、婆媳的优秀典范。推动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每日分享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民俗文化、修身养性、子女教育等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