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人性论
我们现在人经常讨论人性,经常有人说,要成功就必须要了解人性,而儒家的人性论就相当精彩,因为它是从经验出发的。
现实社会中,有人做好事,有人做坏事,而做好事的人会比较快乐,做坏事的人会内心不安。
或许有人会说:“不会啊,我觉得做好事的人很痛苦,做坏事的人很快乐!”
那么,他恐怕只是从表面来看这个事情而已。
虽然一个人做坏事也是他的自由,但是做完之后心里会不安的,因此,总要想办法去弥补,这是他的本能反应;
而一个人做好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辛苦,但事实上内心却很快乐很满足,也很自豪的,要不然他为什么愿意坚持下去?
当然了,如果整个社会风气不好,做好事的人总是没好报,大家做好事儿的时候也会警惕起来的。
毕竟,有谁愿意一直做一件痛苦的事情呢?
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虽然生活穷困,却能安于平淡,乐天知命;而另一些人虽然生活富足,但有时候却会内心不安或者于心不忍。
虽然大家都崇尚富贵,但是上面的例子还是有很多的。儒家对人性的看法值得我们参考,其中最要的是“真诚”。
身为一个人,无论别人怎么看待你,都不必太在意,只有在自己面对自己时,才是一个真正的出发点。
一个人必须面对自己,夜深人静时,觉得天地之间好像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这时候会觉得需要与自己对话。
这种对话如果不真诚,连对自己也伪装起来、无法说真话,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分裂了;
而言行设法合一,内外尽量一致,他就能够保持真诚,也就是一个毕竟完整的生命。
要做到这个是很难的,前文现代人的生活困境,来自史无前例的“五大”革命提到过,经过各种思想革命,现代人已经觉醒了,但也更善于伪装了。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林志玲的采访,她说自己一支训练自己的娃娃音,是自己的一个标签,慢慢自己就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想过是不是可以让自己听一下自己过去真实的声音,但是她始终没有这个勇气去做。
那么,什么是真诚?
真诚的这个词儒家用的最多,也最看重,直接下定义不是很好说明,不妨参照一下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张三工作时,无论老板是否在旁边,他做的都是一个标准,这就是真诚。他不会因为老板在或不在,而调整态度。
并且,他对老板与对属下的态度是一样的,绝对不会欺上瞒下。现代社会做到这个太难了,真诚是非常稀缺的。
当然,正是因为稀缺,才更显得可贵。当我们越了解真诚的道理,就越懂得他人有没有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且,真诚的人,会发现内心有一股力量,要求自己去做一些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的事情。
比如,你坐在地铁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这时候你会要求自己让座。一旦你让座了,内心立刻涌现一股自我肯定,觉得这种行为符合自我的期许,然后由衷地快乐起来。
站着虽然比较辛苦,需要的能量也较多,但是年轻人消耗一点身体的能量,来增加内心的能量(对自己的肯定与欣赏)是很值得的。
儒家的人性论让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苦与乐,不会只看表面,而可以设法从内在去判断。
也就是说,我的苦与乐不会被别人左右,而是由我自己决定的。
这种力量永无止境,只要活在世界上一天,就有一种由内而发的自我要求,要求自己遵守法律、遵守礼仪、与别人和睦相处、做自己该做的事。
这种对人性的看法,使得个人在追求自我实现时,能够与整个社会良性互动,并且符合群体的整体福祉。
当然,有人会反驳:“可是,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罪恶啊!”有罪恶代表人性有弱点,所以没必要说人性本善,但重要的是,人性向善的。
“向”这个字是关键,它是一种力量,一种趋势。就像物理上说的,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直接原因。
一个人如果永远由力量和趋势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日新又新。
儒家的人性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甚至对全人类来说,都是重要的资源。
把生命看作一种力量,进而自我要求,从这一点出发,再由个人所信仰的宗教或者价值观提供教义、仪式、戒律、自律。
这样的话,儒家和宗教之间不但没有冲突,反而可以携手并进。
道家的自然观
如果人类只关注自己的人类社会,总会觉得狭隘及压迫,因为要改善这个有各种复杂的利益交换的深层结构的现代社会,的确困难重重。
许多时候批评别人很容易,但是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顿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软弱的,希望拥有一点弹性或通融,此时道家的自然观就提供一个这样的调节空间。
大自然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人而改变。一个人如果多接触大自然,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顺其自然”。
比如,该下雨的时候一定会下雨,它不会因为人不希望下雨而有所改变。有时候无为反而会让一切自然实现,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而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可以有所表现(有),可能就必须以其他方面作为代价,生命也会因此而受到扭曲。
道家的自然观,是要人透过欣赏自然,体验什么是“道”。道是“究竟的真实”(最后的真实)。
人活在世界上的时间非常短暂,几十年以前没有我,几十年以后也将没有我,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也都有人离开。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生?不就是昙花一现而已嘛?
这么说的话,人生岂不是虚幻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活下去?
道家思想认为,这全是因为我们与道有所接触。
道家思想与儒家不同。儒家强调修行,认为每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都可以学习儒家,努力保持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
道家则认为,只有少数成熟的人,可以在智慧上得到启迪,并从道来看待万物。
这就是所谓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样的⼼态叫做“—往平等”。即任何东西,只要存在,都分享着道的资源,因此它的存在也就值得欣赏。
这是一种审美的态度,既不功利也不实用,不谈道德也不讲知识,纯粹就一物的存在来肯定它的价值,因为有道,一切才能存在。
东郭子请教庄子:“道何所在?”
庄子回答他说:“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这些东西在大家看来是非常卑微的,然而,从动物到植物到矿物,甚至到废物,道都在其中,因为这些东西只要存在,即有道的力量在支撑。
道家的这种思想,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的。
但是若把这种思想当作文化的理念,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方面人要在社会上尽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可以跳开一步,设法与大自然的规律配合。
那么,这种思想如何在人间实践呢?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得已”。
不得已不是被迫或者无奈,而是指当各种条件成熟的时候,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尽量避免主观意愿的操作。
凡是勉强或有所为的,必然招致后遗症;而当各种情况与条件成熟之后,该往哪里走必定往哪里走。
虽然在别人眼中你好像是有所为,事实上是无所为,这就是于心于为。通俗来说,就是不刻意。
比如,工作时工作,却不计较成果,是放得开;如果工作时一直想着成果,就是执著。
完成一件事之后要放开,不必念念不忘。人只能活在当下,过去种种如何评断,全看你今天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比如,我过去觉得这件事情很好,但是今天发现了真相,因而觉得它并不好。
就好像国家历史可以翻案,每个人过去的历史也可以随时翻案,至于翻成什么面貌,全由你现在的观念而定的。
再比如,你现在觉得某个人是你的贵人,但是几年之后你看到他的日记,发现他其实是利用你。那么这个人对你到底是善是恶?
其实,人非常复杂,有时候好与坏很难截然划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而所谓的好坏也都是掺杂在一起的。
道家思想可以帮助一个人超越人间各种相对的束缚与压力,其自然观也能让人摆脱世间的执著,找到另外一条出路,引发智慧,接近究竟真实的领域。
儒道都有超越界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属于人文主义,即尊重和肯定人性的潜能,并且把人性当作价值的基础,而不是手段或者工具,这是法家的思想。
人文主义可以分为开放与封闭两种,而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都属于开放的人文主义。
(一)封闭的人文主义
封闭的人文主义认为人就是一切,是最伟大的,但是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所谓的“人”究竟指谁?
我们不能说是人类,因为人类是一个集合名词,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是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那么,如果“人”指的是个人,则变成了每个人都是价值的唯一基础,是最后的、最高的目的。
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很多时候,人的目的是互相冲突的,有人成功必定有人失败。
选举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当领导,一定会有人落选,这时候该怎么办?
因此,封闭的人文主义找不到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可能最后变成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
(二)开放的人文主义
开放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是向超越界开放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比如,人会犯错、人有生有死等。
知道了这些局限以后,我们接着要问:“限制的另外一边是什么?”
另外一边就是超越界。
如果没有超越界,那么,痛苦、罪恶、死亡这些难题,不可能得到理解。
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得了不治之症?为什么有些婴儿不幸夭折?
这些问题不能统统归之于命运,因为命运就是需要被解释,如果只是把它当作无法解释的笼统说法,那只是一种逃避。
罪恶也是一样。为什么有些人会犯罪,而有些人会成为受害者?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坐飞机就赶上空难,而有些人经常飞却平安无事?
死亡是最公平的,因为每一个人迟早都必须要面临这个一关,但它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
因此,如果没有超越界,人生的很多东西都无法被理解,也没有意义可言。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在提供理念时,当然知道人生有所限制,也知道必须有超越界。
所以孔子就曾谈到“天”,当他两次面临杀身之祸时,毫不犹豫地诉诸于“天”。
同样的,老子与庄子谈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时,也以“道”为终极答案,并且指出,这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这种对超越界的信念可以配合宗教,也可以完全由每个人如何在生命中去体悟,去启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