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老年志愿服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乐活   2024-11-16 09:16   湖南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新兴力量。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全国老龄委也于近期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推动以“银龄行动”为牵引的老年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广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观,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挖掘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老年志愿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内在要求

志愿服务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方式。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一项权利,也是老年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主要方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支持老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老年人的时间、兴趣、意愿、能力与多样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可以实现最广泛的老年人社会参与。

志愿服务是传播积极老龄观的有效路径。积极老龄观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理念引领。过时的陈旧观念、刻板的生命历程划分、没有任何生理基础的社会建构,掩盖了老年人保持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愿望。由于志愿服务受到社会的重视、公众的认可,可以比老年人继续工作有更强的社会影响。大力推动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年轻心态和健康体魄,有助于改变根深蒂固的年龄歧视,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老年人群体,改变传统的“老而无用”的旧观念,树立“老年人是宝贵财富”的新理念,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知心奶奶”志愿者与青少年交流谈心。

志愿服务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载体。《“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引导老年人将“维护机体功能,保持自主生活能力”作为健康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指出,志愿服务会使老年人变得更健康、更快乐。研究证实,志愿服务可以减少老年人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体力和步行速度,减少抑郁症状,也能够使老年人获得自我控制感、感到被赏识,从而增强主观幸福感、获得感。从被动的“养老”到主动的“享老”的转变,志愿服务大有可为。另一方面,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也是养老事业的重要补充,通过低龄健康老年人照顾高龄失能老年人,可以有效弥补老年人照护力量的不足。

大力发展老年志愿服务,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老年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我国最早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者协会,就是源于1989年13位热心服务邻里的老人成立的义务包户志愿服务小组。2003年全国老龄委启动实施“银龄行动”,倡导并组织大中城市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智力援助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20多年来,“银龄行动”形式不断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影响不断扩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意见》对以“银龄行动”为牵引的老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新时代深入开展“银龄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扩大参与的老年人群和服务内容。

老年人正在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组建全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数据显示,北京注册志愿者人数的近五分之一是老年人,同时也占北京全市老年人口的近五分之一。但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市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只是因为程序烦琐,以及没有积分入户、学分评奖、升学就业等客观现实的压力需求,许多老年人不愿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注册或者记录服务时长。作为最活跃的志愿者群体,许多老年人已将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内化为一种有意思且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成为志愿服务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陕西省渭南市陕西路社区“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老人读报纸。
老年人可以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纠纷调解等活动。老年人受教育多年,绝大部分爱党爱国、遵规守矩,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及较高的时间优势、素养优势、威望优势,在教育下一代、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化解社区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加强“银龄行动”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老年志愿服务体系

大力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老年志愿服务是一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宝库。当前,老年人较多以个人身份加入各种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项目,较少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难以凝聚起老年志愿服务的强大力量。应发挥有威望、有热情、有能力的老年人骨干作用,将分散的老年志愿者集聚起来,组建“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建立针对老年志愿者的课程开展培训,提高“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服务水平,增强老年人的成就感,促进老年人常态化参加志愿服务。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专门的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做好老年志愿服务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招募培训、项目设计实施、激励标准、交流研讨等工作,为新时代“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奠定组织基础。

大力加强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建设。项目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是志愿服务活跃的重要依托。当前对于老年志愿者,特别是年龄稍大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组织者往往担心“年龄太大了,怕出事情”,出现了“不敢用又不好不用”的尴尬局面,打击了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老年人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通过对现有志愿服务项目的“老龄化改造”,培育和发展一批适合老年人的志愿服务项目,使得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身体特点与人生经历等,提供与自身水平和性格特质相符合的志愿服务,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搭建更加适合、便利、多元的参与载体。

切实做好老年志愿者权益保障。当前对于老年志愿者的权益保障还存在一些制度和认知障碍。应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志愿服务条件,避免在服务中身体受到伤害。大力宣传“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者先进事迹,展现老骥伏枥、向上向善精神面貌,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避免老年人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受到心理伤害。建立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激励回馈机制,增强老年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加强理论研究,为修订制约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破解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制度性障碍。


本文来源:《中国志愿》2024年第10期
编辑丨马子卜     校对丨张书凝     审核丨原  茵  张棋宣

东安慈孝文化
慈孝我先行,慈孝一家人的理念。宣传表扬言最美孝顺儿女、少年、婆媳的优秀典范。推动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每日分享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民俗文化、修身养性、子女教育等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