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的门诊看得太累了,心累是真的累。回到家要躺好一会才能恢复一些力气。
回想今天看过的病例,匆匆忙忙的有,从从容容的也有,有几个值得记录和分享。
第一例是进食障碍的大一女生:疯狂进食、催吐、体象障碍、焦虑、强迫。高一的时候仅仅是焦虑和抑郁,药物治疗一直疗效不错,稳得很,虽然有休学,但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考完大学,家长就要她停药了。也许是认为药物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或者是父母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种情况临床见了太多,初中、高中时候很重要,父母急得很,求医服药。一旦考上大学,很多都是父母要求孩子停药,也不去复诊,一把子就给停了,理由都是“担心药吃多了不好”。内心的OS是:都已经考上大学了,没压力了,怎么还能生病。父母一直没有搞清楚疾病的性质,也没有了解过疾病的全程治疗方式。到了大学,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面临更多的挑战,要单打独斗,逼着自己成熟,没有了药物的维持治疗,也没有父母的陪伴,各种因素导致疾病复发了,病情往往会更严重。我给女学生做了很久的健康宣教,并一再希望她能坚持治疗。
第二例是个18岁女生,上个月从上级医院看过后来我这里复诊买药的。我看了病例资料,诊断明确用药很好,疗效也有,她说停药一周了,感觉不好又来买药,我问她为什么停药,她说,上面的医生说吃个把月会好起来,我感觉好起来了,就认为应该停了。这也是在临床很典型常见的例子。因为医生或者忙或者忘记等等各种原因,没有跟首诊的患者宣教精神心理疾病的服药方式、起效时间、三段式(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疗程、药物会有哪些副作用。所以很多患者以为就如感冒一样,发病了就吃药,感觉好些了就停药,吃了不舒服也擅自停药,病例脱落,导致病情反反复复。的确,门诊病人多,时间有限,医生每一次说完这些都觉得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有时候医生也真的会烦啊。然而事实是因为认知的不对等,医生认为的理所当然,患者其实一概不知。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大公众健康科普的力度,让患者们也要好好学习和了解自己疾病的知识。
第三例是个重度抑郁、一心寻死且肢体残疾的年轻人。家里父亲病重,年轻人自小脑瘫,体弱多病,家里为了给他看病花光所有钱财,自己恨自己无能、残疾、样样不如别人,且无法独立赚钱。跟母亲聊到过自己的情绪问题,母亲只给他一句话:“如果你活不下去你就去死吧,只要别死在我前头就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母亲也许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来维持这个家,母亲也许也病了。他说我只是来诊断一下,我没有钱治疗,他在我的诊室不停诉说,哭泣。我有那么一瞬间是愤怒的,但我不知道我为何愤怒,或许是因为这一次心理治疗对他现在所遇见的问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法给予其“治愈”的无力感。当医生,看尽人间百态,借用一句话:我读得了圣贤书,却管不了这窗外事,心生怜悯是我,袖手旁观也是我,共情是我,无能为力也是我,这情绪像尖刀一样,不停刺痛我的心。
晚上收到好消息,我的一个远在上海的广泛性焦虑的患者一天天在好转,上海医疗资源貌似丰富,但对于这些“轻症”患者却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在医生眼里,你这个病诊断治疗毫无困难,不需要我多费口舌。然而对于病人,痛苦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且难以描述的。“从来没有一个医生跟我说过,‘你真的很痛苦,我能理解’,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他们都是说,你这个很轻,没什么的”,她跟我说,她在各个三甲医院大专家那里往返诊疗,从来没有真正的好过,治疗也没有规范和坚持过。所以一个很轻的疾病花了很多钱很多时间。
这个病例给我提了一个醒,再简单的病例,患者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医生要做到感同身受,要做到不厌其烦反复宣教,要做到让患者真正信任你,要做到患者能很容易的在门诊或者线上找到你(比如加号),因为治疗忠诚度决定依从性,更决定疗效。
人生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你一份阴影,也会在不远地方撒下阳光......下次再聊。
文 王凤
编 潘子洋
审 易曜琼 周继前 刘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