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14小时时差,我们只能晚上18:00孩子放学回家后才能跟姥姥视频,而孩子们还要吃饭写作业洗漱,20:00上床休息,所以交流时间非常有限, 常有种我们搭乘不同的“宇宙空间列车”,只有在会车瞬间才能短暂打招呼的恍惚感。但很多跟姥姥的视频,都会有一个“经典”场景:孩子们兴奋地跟姥姥汇报当天有趣的事情,尤其是谈到自己课外活动更是神采飞扬,老扎克最爱讲高尔夫,大花三句不离她的马,三花一句一个“三步篮”...往往在这时,姥姥总会打断:“花了多少钱?篮球还有点用,能帮长个头,高尔夫和骑马有啥用?长大了能当高尔夫教练?驯马师?靠这些赚钱吗?有那功夫还不如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干这些有啥用啊?”孩子的表情总会瞬间僵硬下来:“姥姥,我,我饿了要去吃饭了,下次再聊,拜拜..." 然后在姥姥没反应过来就把手机塞到我手里,溜走了。聊天瞬间锁死,渐渐孩子们都不愿跟姥姥通话了,这种状况不仅让我思考:为什么很多家长“呕心沥血”,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究竟为了什么? 1, 兴趣应是孩子热情所在在国外几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家长对待孩子兴趣班的态度,跟孩子聊天几乎从没人问:“学习咋样,考了多少分?” 基本都是“有啥兴趣?参加什么运动?”而兴趣班基本都是孩子自己主动选择的,爸妈最多给些建议,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孩子自己手里,因为这些参与兴趣活动主要强调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精神,至于结果怎样,很多家长并不过分在意。比如8岁的三花花所在的篮球队,很多小球员连基本比赛规则都还不懂,跟谁在哪儿打没啥区别,没必要大动干戈跨省比赛,但是每次家长们都大力支持,甚至为孩子们的参赛提前安排住宿,我才意识到这不仅是比赛,更是对孩子们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主打一个“参与”。三花在外省参加比赛,其实跟平时训练没啥区别而在国内,很多家长让孩子选“兴趣”出发点是“有用”,希望能定期看到“回报”。我有个朋友儿子很小就主动提出学钢琴,她起初想着熏陶一下艺术素养就好了,可随着孩子琴技提升,她发现了孩子“有天赋”绝不能浪费,就开始不断加码,并全程紧盯,孩子从最初主动、享受练琴,变成了每次看到琴就叹气, 直到有一天,朋友在儿子练琴指指点点时,孩子把琴盖猛然合上夹住妈妈的手,声嘶力竭地喊:“我讨厌钢琴!我讨厌你!我再也不弹琴了,我再也不想看到你!”当兴趣被功利化扼杀后,孩子不但失去努力的热情,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有些孩子长大有独立能力,尤其是在国外发现人生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绝情离开,家长还不明白“好端端的孩子”怎么“突然”成了“白眼狼”? 2, 兴趣不是学业的敌人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兴趣活动占用学习时间,或者分散注意力,实际上孩子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后,反而会提升对学习热情和专注力。长时间专注于某一状态,大脑容易疲劳,生理出现困倦、头昏等症状,心理上也可能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交替学习、转移注意力就特别重要,换一件事情去做,从静态到动态再回到静态, 能够让大脑恢复兴奋,帮孩子尽快重新集中注意力。孩子学习一定时间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无论是运动、绘画、唱歌还是跳舞,不但能为“枯燥”课业注入新鲜感,还能让他有所期待:再学一个小时就可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老扎克花了大量时间在高尔夫训练上,甚至常常请假参加赛事。所以在学校他会更专注听讲、及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以便有更多业余时间放在练球上,而定期的户外运动,让他头脑更清晰,思考更灵活,很少疲倦或焦虑,成绩始终保持全A,并获得了免学费的待遇。"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 “只用功不玩耍,聪明也变傻”,兴趣爱好并不是学业的敌人,反而能有效帮孩子释放压力和焦虑,促进学业。 3, 兴趣特长与职业并无必然联系国外的家长们普遍认为,特长并不是孩子未来必须走的路,只是丰富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不是孩子们在某项运动上的表现,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因为兴趣和热情可以滋养孩子的内心,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具韧性,所以很少把孩子的兴趣与未来的职业挂钩。有一次大花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虽然没有受伤,但是也吓得不轻, 我以为她可能从此不敢再骑马了,但没想到,她稍微调整一下,立刻又回到马背上。 马背上的大花花真正的兴趣,能让孩子学会坚持和承担风险,能从失败中学习,明白了跌倒并不可,重要的是如何站起来,这种勇气和执着是传统教育中难以量化的能力,更不是有些家长刻意制造没必要的困境让孩子“没苦硬吃”能学到的。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远比任何一纸证书更加珍贵。 4, 未来时代更有价值的软技能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软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机器能够快速解决大部分问题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能力、同理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软技能便成为了孩子区别于机器、区别于他人的关键。无论是球场上的团队配合,还是在马术中的人与马的互动,这些经历都帮孩子们学习如何与他人、他物沟通,如何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各种人、事、物的关系。有一次高尔夫球赛老扎克以微弱分数胜出,比赛结束后对方不愿意跟他握手,扎克犹豫了一下,主动走过去安慰他:“今天你打得也很好,尤其是最后一个洞的推杆,太精彩了,希望我们下次比赛还能在一起切磋!”看到这一幕,我比他拿奖还开心:能胜不骄败不馁,能化敌为友,这不正是人际交往中最珍贵的品质吗?这种软技能,在AI时代可能会比某个精通的技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