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会成为下一个支柱产业吗?全国各地政府为何如此重视

文摘   2024-11-01 17:31   北京  

活动通知:【河南站】2024年11月13-11月15号|文商旅标杆项目实地考察(文章尾部查看)

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以上数据是文旅部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

 

在旅游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政府对旅游的关注度和投入度也越来越高。在今年5月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和安徽考察时也强调,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安徽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更多文化精品。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和省长王清宪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庆、合肥等地,深入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创新园区等考察调研。


新华社厦门10月1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16日下午,习近平在厦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福建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
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据《重庆日报》2024年7月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数字经济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传统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上的重大作用。

2024年5月,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据《经济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文旅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蓬勃发展的文旅业既能丰富群众生活,又可广泛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并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联动,发挥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体现出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就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8935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681美元,连续3年超1.2万美元,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我国文旅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有目共睹。去年以来,我国文旅业率先实现快速恢复发展,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新亮点。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红红火火的假日文旅市场再次展现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
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同渔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进一步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要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

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各地打开文旅融合新思路,开展了许多创新实践。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唐风”演艺和“唐潮”文创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在无锡,拈花湾景区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将表演者、观众、音乐、光影、动态雕塑等与唐风宋韵的建筑风格和水乡园林景观融为一体,让游客耳目一新;为数众多的非遗项目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国潮”“新中式”等兼顾中华美学与现代设计的文创纪念品圈粉无数……一系列文旅融合新实践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密码。各地各部门应继续探索,破解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低水平重复项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等问题。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还要总结提炼实践层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促进深度融合的制度设计,从系统规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等方面突破,促进理念、机制、业态、模式等方面创新;要尊重文旅融合的市场规律,找准文化和旅游的契合处、连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推出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要持续做好“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的大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好融入乡村振兴、城市发展,让文旅业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政策上,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宣传上,近年来,像湖南、海南、新疆等多个省市首次举办省旅发大会,展示自己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成果,吸引投资和游客。在线上营销上更是不遗余力,为了在众多的宣传中脱颖而出,各地文旅部门纷纷采用新奇的宣传手段,如利用网络热梗、谐音梗、角色扮演、才艺表演等方式进行宣传。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更是引发了全国各地文旅宣传热潮。

自中央到地方,为何各级政府对旅游愈发重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在多重因素之下,其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各地政府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支撑和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文旅产业因体量大,兼具多重优势进入了各地政府的视野,‌2023年全国旅游综合收入为4.91万亿元‌‌。

 

文旅能显著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得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从而提高该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和推广方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和资源。像淄博、天水等城市,凭借旅游热点让城市短期内被大众所熟知和关注。

 

文旅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一业兴”可带动“百业旺”。文旅产业的经济效益除了地方的景区景点直接带来的经济收入之外,还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既能促进交通、餐饮、住宿、零售、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还可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联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以上多个方面,能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刺激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而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文旅产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报告,今年8月份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青年劳动力失业率高达18.8%,这一数字反映了青年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而文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导游、酒店服务、餐饮服务、景区管理等多个岗位。这对于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文旅产业存在诸多优势,但是政府想要做好文旅产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资源整合难度大。要将文旅涉及的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比如,一个地区可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但周边的交通设施不完善,或者餐饮住宿配套跟不上,就会影响游客的整体体验。而且不同资源所属的管理部门往往不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优化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综合性和多元性使得文旅产业的运营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运营比投资更重要。文旅产业与传统的依靠赚差价、低买高卖模式运作的商业类型有着本质区别,其难点在于不是说政府拉来多少投资、建多少项目就行,看看全国各地烂尾的古城、特色小镇、游乐园项目就知道了,其核心在于持续且精细化的运营,但是运营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检验。


传统思维已过时。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文旅发展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把重心全部放在建设景区、景点上,这种观念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因为景区、景点等单一环节的发展并不能带动一座城市整体文旅产业的发展,文旅产业的发展是由点串线、连线成面的系统性发展,要深入游客去一座城市旅行的全过程,他们是因什么而去的?他们去一座城市是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要将这些吸引游客关注并消费的“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特色的旅游场景和旅游线路。

 

当前各地政府在重视文旅发展的同时也要清楚,文旅产业发展并非短期之功,不是说建了几个景点、造了几个热点就能了事,它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投入,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品牌建设、旅游产品的创新等。同时,文旅产业的收益也往往呈现出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需要持续的运营和维护来保持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综合:中旅联 文旅通讯

关于河南文商旅项目考察活动通知 · 简讯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13日—15日
【活动地点】:河南 · 郑州&开封&许昌&商丘
【参会人员】:开发商、建设单位、运营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产业联盟
【活动特色】:实操专家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产业资源链接
【咨询电话】:17600655161 魏老师(获取正式邀请函资料)

聚焦文商旅融合、夜经济打造

学习国内最新最顶流案例

探究项目成功本质及核心价值

3天时间8位操盘手全方位解读

9大标杆案例深度解析

7大爆火项目实地考察

洞察时代机遇,与专业人士一同探索!

   

议 程 安 排:



第一天 11月12日(星期二)


【下午】抵达郑州、签到

郑州建业-华谊电影小镇观看沉浸式演出《穿越德化街》 电影小镇参观

【晚上】欢迎晚宴 观看沉浸式演出《一路有戏》



第二天 11月13日(星期三)


【上午】只有河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分享嘉宾:项目负责人

主题分享:如何活化老商业街区,打造城市新地标

考察亮点:

1、由河南建业携手王潮歌共同打造的的全国最大、时长最长的新型沉浸式演绎主题公园:

2、项目总占地面积622亩,投资金额60亿,包括3个大剧场、18个小剧场,单日演出可达125场;

3、2021年6月6日开业,开业10天7次登录央视,截至目前游客量达到200万,实现5个亿 营收,3月受到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考察调研;


【下午】忆江南旅游度假区--全天候一站式度假目的地


享嘉宾:李孜敏 中汇文旅集团董事长


主题分享:传统度假项目转型升级之路

考察亮点:

1、以自然美学、自然康养,自然教育为核心

2、先后在美团、携程住宿榜排名前三名

3、依托黄河生态文化打造“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的郑州“后花园”,将水、滩、林、文化、产业等作为时代,具有北方城市气派和文化代表的度假区。


【晚上】夜游清明上河园--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考察亮点:

1、旅游演艺,创新“视听文旅”新产品

2、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文旅”新空间

3、国风游乐,激发“沉浸旅游”新潜力

4、夜游经济,丰富“消费场景”新体验


第三天 11月14日(星期四)


【上午】万岁山武侠城--开封文化的璀璨明珠


分享嘉宾:宋 涛 开封文投景区营销板块副总经理、万岁山武侠城董事长助理

考察亮点:

1、如何巧妙运用在地文化,打造项目亮点IP;

2、做产品迭代的同时,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

3、2024年清明节假期万岁山武侠城接待游客20.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6%;

4、不断成长为“传统文化新表达”的佼佼者,已是新晋顶流文旅打卡地。


【下午】胖东来--创新商业模式的践行者

分享嘉宾:段进畅 八点健康汇胖东来商学院院长

考察亮点:

1、街区商业操盘逻辑与引流技巧;

2、街区商业业态定位与招商技巧;

3、街区商业运营特点与旺场技巧;

4、行业内卷,如何让企业成为行业内的“胖东来”,实现高收益幸福企业;

5、如何让企业人人成为经营者,人人价值最大化,员工绽放、老板解放,共建高收益幸福企业?



第四天 11月15日(星期五)


【全天】

分享主题:如何使旅游产品更具核心竞争力(本项目为线上分享)

分享嘉宾:周向毅 河南省老君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


考察金沙集团--地产界的顶流网红

分享嘉宾:项目负责人

考察亮点:

1、学习区域型深耕房企的经营顶层逻辑与与独特的企业文化;

2、深度了解从"卖房子"转变为"引领美好生活方式“的服务商模式实现溢价;

3学习区域型深耕房企产品力研发与升级打造;

4、学习掌握提供适配当地的“极致产品”下的成本管控思路;学习掌握金沙独特利好的口碑营销逻辑。


结束后返程

#中原考察 #

报名方式

1、电话报名:魏老师 17600655161

2、微信报名:扫一扫备注“河南考察+企业全称+联系方式”

  备注本次考察属于高端商务活动,会收取费用 请知悉,非诚勿扰,谢谢!

城与乡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最新文章